倪瑾
摘?要:小組合作模式在初中班級德育管理的應用實踐中,可以讓班級小組之間形成競爭與合作關系,小組成員之間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地展現自我,共同努力完成各類學習與班級任務,能夠更好培養學生集體主義精神、責任意識和競爭精神,有利于學生之間取長補短,互相學習與共同進步。本文主要從科學合理組建小組和進行任務分工,制定班級量化考核細則和小組公約,加強小組文化建設以及培養榮譽感,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和進行評價共四個方面進行研究,探究小組合作模式應用于初中班級德育管理的實踐策略。
關鍵詞:小組合作;德育;初中班級管理;評價
【中圖分類號】G63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8877(2020)03-0161-02
【Abstract】In the application of group cooperation mode in moral education management of junior high school classes,it can form a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classes and groups. Members of the group play their own advantages,actively show themselves,and work together to complete all kinds of learning and class tasks. It can better cultivate students' collective spirit,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nd competitive spirit,and help students learn from each other Learn from each other and make progress together. This paper mainly from th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formation of groups and task division,the development of class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rules and group conventions,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group culture and cultivate the sense of honor,cultivate students' self-management ability and evaluation,and explore the practical strategy of group cooperation model applied to junior high school class moral education management.
【Keywords】Group cooperation;Moral education;Junior high school class management;Evaluation
小組合作模式受到很多國家和地區教育領域的青睞,在初中班級德育管理的實踐中也可以應用小組合作模式。班級作為一個整體,主要由班主任負責整個班級的管理工作,由于班級事務繁多,僅僅依靠班主任管理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學生自身具有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而小組合作模式能夠更好地發揮學生自身的力量,啟發學生自主管理意識,更好進行班級管理。初中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可以結合德育管理的理念,將小組合作模式融入其中,根據所教班級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開展相關實踐,進而提升班級管理的效果。
1.科學合理組建小組和進行任務分工
新時期的初中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應該結合德育教育的理念與素質教育的要求,實行以德育為基礎的班級管理,以此提高班級管理的效果,促進學生健康成長與綜合素質的發展。班主任應該與學生建立亦師亦友的新一代師生關系,加強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拉近師生關系,以此為基礎建設良好的班風和完善班級管理的制度,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格、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同時還需要指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指導學生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完成以上班級管理指標,應該發揮小組合作的優勢,將小組合作模式應用于初中班級德育管理的實踐中,先科學合理組建小組,再進行任務分工,為提高班級管理效果打好基礎。例如,對于組建小組而言,一般可以將一個班級分為5-8個小組,每個小組可以由5-8人組成,小組中的學生可以相互督促學習,互幫互助,促進共同進步和集體的發展。教師應該根據班級德育管理的需要,結合班級中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態度、道德品格、行為習慣、興趣愛好、性格特征等進行分組,每個小組均勻地分配不同特質的學生,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共同參與日常學習探究、勞動與其他文體活動等。在分組之后,教師應該指導各個小組先選出組長,再進行其他的任務分工,可以由一人負責多項任務。比如,在一個小組內可以選出學習輔導員、活動組織員與對外聯絡員、值日監督生、小組紀檢員、自律督促員等,分別負責不同的工作,從而為深入開展班級德育管理打好基礎。
2.制定班級量化考核細則和小組公約
無規矩不成方圓,在初中班級德育管理的實踐中,要想讓小組合作模式更好地發揮作用,班主任應該根據《中小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德育教育的要求,制定班級量化考核細則和小組公約,在此過程中可以與小組一同商討制定,通過先起草、后投票、再確定的方式,更好地體現民主性與公開性,這樣更有利于各個小組與不同學生更好地遵守相關班級規章制度,更好地遵守小組公約,更有利于量化考核的推行與實施。對于班級德育管理背景下的小組公約,主要包括以下內容:熱愛祖國,形成奮發向上、積極進取的思想,具有集體主義意識,努力形成高尚的情操;小組內部互幫互助,團結向上,遵守班級規章制度,努力學習,努力形成良好的思想品格與行為習慣;小組之間應該形成一種良性的競爭與合作關系,在學習、思想建設、紀律、衛生與文體活動等各個方面互相競爭、共同努力。例如,在制定班級量化考核細則中,班主任應該要求小組之間互相監督,小組內部互相督促,根據量化考核細則的內容做好內部與外部的評價。對于考核細則,一般可以分為出勤狀況、儀容儀表狀況、學習態度與學習進步、紀律與語言文明、日常行為與相互評價、本組榮譽貢獻等項目,而每個項目又可以分成多個不同的標準。比如,出勤狀況可以分為遲到與曠課、請假、出操等;儀容儀表狀況分為頭發長短、著裝、指甲等;學習態度與學習進步分為課堂學習狀態、課上回答問題、課堂作業完成情況、近兩次考試成績對比等。教師可以根據不同項目的重要程度,分別賦予不同的分值,每隔一段時間算出總分與平均分,對比各個小組。
3.加強小組文化建設以及培養榮譽感
文化對于個人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力,不同的文化會塑造不同的個人,使得個人形成不同的思維方式、道德觀念與行為準則。因此,初中班級德育管理的實踐應用小組合作模式,班主任需要加強小組文化建設,以及培養學生集體榮譽感,形成一種積極向上、拼搏進取、團結互助的文化,更好地促進學生成長與發展,更好落實德育教育目標,更好提高初中班級管理效果。例如,我們班級在應用小組合作模式開展班級德育管理的過程中,會經常開展一些學習與文體活動,如開展“一幫一”和“多幫一”的學習幫扶活動,要求一個小組內的成績良好的學生幫助基礎較差的學生,一段時間后對比每個小組基礎較差的學生成績提高狀況,對對應小組或者學生給予獎勵,從而在小組中間形成一種互幫互助的氛圍,啟發與培養學生集體主義精神、樂于助人的思想觀念。我們班級還會利用后黑板和教室內外的宣傳櫥窗,讓各個小組完善自己臨近的櫥窗,在櫥窗內張貼名人名言、手抄報和書畫作品,最后進行評選,對優秀的小組進行獎勵,從而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在一些特殊的日子,比如,元旦、世界讀書日、母親節和父親節、教師節、國慶節等,我們班級會開展以這些節日為主題的德育教育活動,讓各個小組出節目、寫文章、主持主題班會等,這樣既可以進行德育教育,又可以充分發揮小組合作的優勢,提高了班級管理的效果。
4.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和進行評價
小組合作模式應用于初中班級德育管理的實踐中,班主任還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要求各個小組進行相互監督,要求小組內部進行互相督促,從而讓每一名學生都能夠更好地掌控自己的學習時間,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與行為習慣。在一段時間過后,班主任可以根據日常觀察與抽查調查等方式,總結各個小組學生的自我管理情況,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評價,對于進步較大、改變明顯的學生或者小組給予獎勵,對于進步較小或者退步、改變不明顯的學生或者小組進行批評,引導他們積極進取。例如,對于日常學習而言,主要是在自我管理的框架下培養學生時間管理能力,班主任可以指導各個小組成員根據自己的學習狀況制定每個學期、每個月、每個周和每天的學習計劃,并讓小組內的其他成員監督自己,督促自己完成每天的任務。對于語言文明,班主任可以讓小組內部之間互相監督,努力摒棄日常不文明用語和口頭語,從而讓語言更加文明,提高自身綜合素養。筆者在實際教學中,會通過開班會課、一對一交流、聯系家長、小組督促與監督等方式,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一段時間后會對一些小組和學生進行抽查與檢測,并根據結果進行評價,對于進步明顯的學生會進行口頭表揚和獎勵筆記本等物品,對于仍然沒有改善的學生會進行單獨批評,并將其表現記錄在小組總評中。
綜上所述,關于小組合作模式應用于初中班級德育管理的實踐,初中班主任可以根據初中班級管理的現狀,結合班級德育管理的目標要求,在明確小組合作模式的主要內容的基礎上,通過科學合理組建小組和進行任務分工,制定班級量化考核細則和小組公約,加強小組文化建設以及培養榮譽感,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和進行評價等,在循序漸進中提高初中班級德育管理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初禮環.探索中小德育銜接途徑之班級活動小組模式[J].基礎教育論壇,2019(32):16-18
[2]陳小燕.初中班級管理中的道德教育方法探微[J].新課程研究,2019(13):39-40
[3]鐘露.合作課堂在德育課教學中的運用感悟[J].經濟與社會發展,2013.11(02):12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