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瑩瑩
摘要:物質基礎是推動上層建筑的重要動力,因此,對于黨校教育以及培訓對象的各級黨政領導干部來說,注重培訓教育過程中對于經濟管理理論知識的了解,不斷提升基層黨員干部的經濟管理能力以及建設水平是至關重要的。與此同時,加強基層黨校的經濟管理,專業教學水平也是基層黨校教育工作者肩負的責任和使命。尤其是在新的經濟常態下,基層黨校的發展必須要注重創新與變革,認清當前社會發展的形式,準確地把握黨校內部教育工作者的職能,發揮好黨校為社會主義建設提供重要思想人才的作用,在發展的過程中,敢于直面挑戰,解決經濟管理培訓中的各項薄弱問題,通過創新教育觀念為我國社會事業的建設,培養一批高質量的基層管理人員。本文主要是分析了經濟管理教學工作的重要價值,并且就完善基層黨校的經濟管理教學工作對策進行了探討,希望能夠為不斷提升基層黨校的經濟管理教育水平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基層黨校;經濟管理教育;創新發展策略
在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道路上,黨校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黨校能夠為社會主義的建設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建設工作者以及接班人,使這些人才樹立更加堅定的為人民服務的基本思想。因此,在市場經濟發展的新形勢下,我國必須要注重基層黨校的教育工作,并且對當前黨校教育過程中的問題進行調整。從當前的黨校教育來看,部分黨校結合當前我國經濟建設的發展現狀,開設了相關的經濟管理課程,并且加深了黨員干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經濟發展理念的理解以及認知,但是,當前黨校在經濟管理教育過程中還是存在師資力量薄弱、教學模式落后、課程設置不合理等多種問題,因此,必須要注重對基層黨校經濟管理教育模式的變革。確保基層黨校能夠積極地把握當前的國情,堅持為人民服務的方向,不斷推動基層黨校各項教育工作的穩步發展。
1 基層黨校經濟管理教學工作的重要價值
1.1 能夠有效地提升教學對象的工作能力
從基層黨校建設的性質以及自身肩負的職責來說,提升黨校教育過程中的經濟管理水平是基層黨校肩負的責任和使命。雖然基層黨校面對的教學對象較為單一,但是相應的教學任務卻并不簡單,由于當前我國基層領導干部的經濟管理理論知識以及現實生活中的工作能力參差不齊,雖然這些工作人員可能已經在實踐中累積了一定的經驗,但是,與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的形勢來說,整體的經濟管理水平不足,相應地,經濟管理能力與素質也有所欠缺。這類型基層黨干人員缺乏對于經濟管理理論知識的系統性學習,甚至還有個別基層黨干人員對于經濟管理在社會建設過程中的重要地位認知不正確。因此,加強基層黨校的經濟管理教育工作,提升基層黨干人員的經濟管理能力勢在必行[1]。
1.2 經濟管理學科地位鞏固的需求
根據相關人士組織對近年來黨政領導人員以及其他事業單位干部在黨校的教學經歷進行調查,我們發現超過一半以上的基層管理人員在黨校中接受過經濟管理專業的培訓,這一比例相比于其他專業來說明顯偏高。但是在多年的發展過程中,社會各界對于黨校學歷的教學文憑爭議較大。社會各界人員對于基層領導干部的黨校教學,文憑認可度偏低,這對于黨校的學歷教育,特別是對于經濟管理專業的學科教育地位帶來了巨大的沖擊。由于過去黨校教學過程中對于黨政領導干部的教育教學相對來說較為寬容,雖然很多基層領導干部能夠在黨校教育過程中取得專業的資格證書,但是,相比于當前興起發展的新形勢來說,各級黨政領導干部的能力還是無法滿足現代發展的需求,尤其是很多基層黨干人員,在實際工作中經濟管理水平確實偏低[2]。因此,為了避免黨校教學過程中經濟管理專業的教學水平出現下滑現象,必須要鞏固經濟管理專業的教育地位,確保經濟管理專業能夠適應新的社會形式下發展的新要求,切實的提升黨校教育過程中經濟管理教學的水平。
1.3 順應社會形式發展的需求
在改革開放發展的幾十年以來,中國的經濟建設道路飛速發展,尤其是黨和國家在發展的過程中,更加注重對經濟建設工作的投入。但是,當前全球總體經濟呈下行趨勢,面臨著經濟下行趨勢帶來的壓力,我國的gdp增長速度也放緩,在這樣的新經濟常態下,中國經濟想要實現持續發展,幫助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必須要不斷提升面對復雜國際經濟形式的能力,全面提升社會各界基層黨干人員的經濟管理水平[3]。當下,國內新經濟常態的發展趨勢決定了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為了實現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必須要為經濟建設培養一支懂得經營管理,具有高強度管理能力的基層黨干領導人員隊伍,因此,黨校作為培養各級基層黨干人員的主陣地,必須要切實地提升自身的經濟管理教學水平。
2 基層黨校經濟管理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教學模式方面的問題
基層黨校的教學相比于普通院校來說,本身就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如果在教學過程中,按照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學模式,就可能會背離基層黨校經濟管理教學的目標。當前,黨校教育過程中師資力量明顯不足,各類型教學資源也不夠完善,這也使得黨校的經濟管理教學面臨著諸多困難。目前,黨校的教育工作者還是沒有擺脫單一的教學模式,在經濟管理教學過程中,對于情景模擬以及現場培訓等現代化的新型教育方式運用不足[4]。當前,基層黨校在經濟管理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著重教學的現象,這也無法滿足當前部分基層黨員干部缺乏實踐經驗的學習需求。加之基層黨校在經濟管理教學過程中,對于當前的經濟形勢以及社會熱點問題,分析不透徹,無法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聯接,因此,達不到相應的經濟管理教學目的。
2.2 師資力量問題
目前,我國基層黨校的師資力量相對來說較為薄弱,很多年輕的講師都是在大學畢業后直接到黨校任教的,這些年輕的經濟管理專業教師,雖然具備相應的素質理論,但是在教學過程中,缺乏教學經驗,因此,在短短時間內,很難成長為黨校經濟管理教學的中堅力量。當前,基層黨校教育工作的教師薪資以及福利政策很難吸引到高質量的教職工作人員,這也導致基層黨校的很多骨干教師逐漸流失。雖然當前各級黨校都已經將經濟管理課程作為基層領導干部培訓的主要課程,但是由于師資力量較為薄弱,當前的教師教學水平較低,因此,基層黨校急需建立一支師資力量充足的教學管理隊伍[5]。
2.3 課程設置方面的問題
目前,很多基層黨校的經濟管理課程設置不夠科學合理,大多數經濟管理理論偏向于一般性理論,并沒有在教育的過程中突出當地經濟發展的特色,講課的形式過于單一。尤其是在經濟管理課程內容的設計方面,缺乏規范的課程設計標準以及體系,從而導致基層黨校的經濟管理教師在講授經濟管理課業內容的過程中,無法與當前經濟發展的新形式相匹配。很多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出現了“知道什么就教什么”,“熟悉哪塊就講哪塊”地現象,因此,導致黨校經濟管理教學過程中出現了教學內容缺失或教學內容重復交叉的問題,不能真正意義上的符合當前新形勢下社會發展對于基層黨干人員的實際需求[6]。
3 完善基層黨校經濟管理教學工作的相關對策
3.1 建設強大的師資力量
為了滿足當前社會經濟發展形勢下對基層黨干人員經濟管理能力的需求,必須切實的提升基層黨校經濟管理專業的教學能力,組建一批規模化,具有相關專業素質黨建經濟管理教師隊伍。在這一過程中,首先,必須要強化基層黨校的師資力量培養,通過定期評選的方式選擇經濟管理專業的學科領頭人員,并且給予這部分教育工作者相應的政策支持,聯系當地高等院校的資深教授,對這部分教師進行一對一培養以及指導,為黨校的經濟管理專業培養一批骨干型的教學人才。其次,還要加大對于專業性人才的引進力度。尤其是要注重引進一些高層次的教職人員,安排到經濟管理專業,并且給予相應的專項資金扶持,未引進的人才,在家屬安排以及子女入學方面,提供相關的優惠政策,構建黨校經濟管理教師資源庫。其次,還應該深化黨校經濟管理,教師的管理體制,尤其是要注重培養黨校教職人員職業道德觀念,不斷強化黨校教職工人員的德行修養以及黨性鍛煉。在招聘過程中,堅持公開公正的錄用原則,對于不適應黨校教育工作的教師人員,還應該分配到其他事業單位進行工作和鍛煉。
3.2 豐富教學模式
在落實傳統教學模式的基礎上,還應該加強對于現代化教學模式的創新和應用,不斷促進黨校經濟管理教學質量的提升。首先,在經濟管理,專業教學過程中,應該采用案例教學法,通過模擬現場或重現工作當中的某些情景,讓基層黨干人員將自己融入到現實工作場景中,并且員全體基層黨建人員參與進來,對教學情景進行分析和討論。這種教育方法,能夠有效地激發基層黨建工作人員的學習能動性與參與性,能夠讓學員通過自己對案例的研究,發現現實工作中經濟管理方面的相關問題,并且,在解決經濟管理問題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經濟管理能力,為學員實際工作決策提供了相關的參考,有助于學員對理論知識的深入理解,以及對理論知識的轉化和應用。其次,在基層黨校經濟管理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該加強與學員之間的互動,采用現場指導的方法,有效地培養學員在解決經濟管理問題方面的創新能力以及實踐能力,可以在教學基地設置經濟管理專業的教學課堂,通過這種教學方式的優化,讓學員感受到與現實工作問題的零距離接觸,從而實現對理論知識的融會貫通,真正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3.3 科學合理地設置課程內容
基層黨校在經濟管理專業的教學過程中,首先必須要考慮到所有學員的共性需求,從滿足學員在工作過程中的實際需求出發,需要講述一些經濟管理方面的通用原理以及公共課程,尤其是注重講述一些具有普遍規律性的內容,如經濟管理工作的一般原理以及方法手段等等。其次,基層黨校經濟管理教職人員在授課的過程中,還需要注重不同學員的個體差異性,考慮到不同學員從事的工作領域以及個人能力之間的差異,采用因材施教的原則進行課程設置。例如,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開設一些選修課以及專修,可有效地滿足不同需求的學員。最后,在教學過程中,還必須注重教學內容與現代經濟形勢相契合。結合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從國際以及國內的經濟形勢現狀出發,確保學員的思想能夠跟上現代經濟形勢發展的步伐,通過講解符合現代經濟形式的相關經濟專題,創設一些具有本地特色的經濟專題課程。
4 結語
綜上所述,經濟新常態下,基層黨校的經濟管理工作也應該實現變革與創新,通過加強師資力量建設、豐富教學形式、注重課程內容的設置等方式,為現代化社會建設提供一批高質量的黨建工作人員。
參考文獻
[1] 段蕾.探討物聯網技術在基層黨校日常管理中的應用[J].現代經濟信息,2017,22:94.
[2] 王琴琴.新常態下基層黨校經濟管理創新發展的思路探討[J].知識經濟,2018,03:9-10.
[3] 吳安營.新時代基層黨校如何發揮在意識形態工作中的重要作用[J].現代經濟信息,2018,15:111.
[4] 吳國松.基層黨校服務區域經濟建設探微[J].現代營銷(創富信息版),2018,11:186.
[5] 連惠.新常態下基層黨校經濟管理創新發展的思路探討[J].農家參謀,2020,17:185.
[6] 鄧國軍.新常態下基層黨校創新發展的思路探討[J].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2016,3901: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