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婷 丁靜
摘要:國土資源對于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非常關鍵。國土資源由自然資源和社會經濟資源構成,且人民的生活和國家的發展均離不開它。為了更好的實現國土資源的有效管理,提高對國土資源的掌控,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發展了以3S技術為基礎的國土資源測繪。因此,文章以自然資源測繪過程中的3S技術為核心,闡述了3S技術的組成以及其在自然資源測繪過程中的應用要點?效果,為持續優化我國自然資源的測繪工作提供支持。
關鍵詞:自然資源測繪;3S技術;遙感影像
1自然資源測繪過程中的3S技術組成
在自然資源測繪過程中,3S技術是RS技術?GIS技術?GPS技術的統稱,這些技術的應用是建立在計算機技術、大數據技術以及通信技術之上的,在采用數字化技術之后,我國在自然資源測繪上有了更加強大的信息處理能力。其中RS為遙感技術,強調利用基于航空攝影技術的非接觸?遠距離探測方式(遙感器/傳感器),對自然資源這一目標地物的電磁波反射特性?輻射特性進行勘探測量;該技術的應用建立在計算機設備以及其附屬系統上的,開展一體化搜集?存儲?管控?核算?剖析?外顯?概述作業;GPS是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從而更好的測繪地面資源。
2自然資源測繪過程中3S技術應用的有效策略
2.1遙感技術的有效應用策略
(1)地表水資源、綠植、耕田等自然資源需要進行“全要素?全覆蓋?全天候監測”這一目標的實現必然要使用到遙感技術。
(2)遙感技術的應用是為了獲得全方位的資源信息,而這就需要更加先進的遙感衛星支持,為此進一步提高衛星的分辨率就顯得尤為重要,梳理自然資源常態化遙感測繪流程,細化自然資源常態化測繪標準?結合季度?月度?即時遙感測繪技術的突破,進而完善自然資源遙測測繪數據庫以及相關系統,進而為全方位監控自然資源的變化而提供更多的可能。之后以年?季?月為單元,從影像保障?影像產品融合生產?變化自動發現?變化圖斑處理?成果建庫幾個方面入手,從而完善遙感測繪體系以及自然資源長時序變化測繪數據庫等產品的定制,最終為全面掌控自然資源,實現不同地區自然資源的共享提供有利的先決條件。
2.2全球衛星定位技術的有效應用策略
(1)全球衛星定位系統
自然資源測繪主要包括兩個工作內容:其一為數據采集,其二為數據處理。前者是要求技術人員結合自然資源測繪具體要求?實際情況,恰當規劃測繪范圍并選擇測繪用儀器?設備?在儀器設備選擇完畢后,技術人員需要進行測繪工作具體棱鏡高度及相關數值的恰當設置?輸入?但是自然資源測繪工作過程中非常容易出現各種意外情況,從而影響到工作的正常進行,為此應當提前做好應急預案,避免不良事件對工作進度造成影響。比如,自然資源測繪階段電源斷開事故,當發生這一事故后,相關人員應當盡快停止作業,等待設備可用后方可進行后續工作,避免數據異常導致數據不真實的情況發生。而針對觀測點被遮擋問題,技術人員可以恰當增設測點量,配合雙轉站測繪模式進行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測量角度的靈活調整,同時可用通過多次測量后,去掉不合理測量值后,采用平均值估算法來調整數據誤差。
(2)數據處理
數據處理是建立在數據收集之上的,在經過不同角度和方位的數據收集后,根據收集到的數據選擇更加適合的測繪點,然后將測到的數據進行綜合分析。為減少人工分析誤差,也可以額外應用遠程攝像技術等先進技術?比如,某測區位于北緯34°52至35°11,東經117°33至118°01,測區內交通非常不便,且已有國家級III等三角點若干個?此時,在內業數據分析過程中,技術人員就可以分別選擇其中幾個III等三角點開展聯測?約束平差,在確定已知點數據可靠后直接應用?為了保證分析結果的真實性和準確性,相關人員可用將測區按界樁和交通情況區分為兩個網。在結合國家關于《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測量規范》以及GPS接收機應用標準,在GP2Suevey軟件中開展內業處理?內業處理時,需要匯總兩個網的最長基線?最短基線?平均基線,并計算其標準差?并在此基礎上抽查同步環和異步環,最終得到相關閉合差是否符合相關標準。進而根據資料獲得的本網所采用平面系統?高程系統參考橢球面與大地水準面擬合情況,基于三維無約束平差將坐標系進行一維高程約束平差?二維平面約束平差,并選擇加權的方式促使平差結果收斂?
2.3地理信息系統的有效應用策略
(1)目前在實際的自然資源測繪工作開展過程中,我國的遙感影響自動解譯技術沒有發展成熟,人機交互法(目視解譯判讀提取變化圖斑)仍然是內業對比主要用方法,增加了自然資源測繪難度以及工作量?因此,為了保證遙感影像數據以及全球衛星定位坐標信息的有效應用,會在詳細分析測繪需求的前提下,構造地區的地理信息系統。自然資源測繪中關于地理信息系統的應用需求涉及了多源數據管理?輔助生產?統計分析多個模塊?其中多源數據管理涉及了規劃審批專題數據?遙感影像數據?外業測繪成果數據?無人機影像數據?基礎地理信息數據等數據的組織?瀏覽?檢索?推送?對接管理?在這一前提下,相關人員應當根據地方特色完成更加符合當地需求的地理信息系統,在保留軌道號?傳感器型號?列號等地理信息系統個性化屬性信息的基礎上,在將地理信息和自然資源信息提取完畢后,將信息資料輸入到數據庫中,從而為相關從業人員提供真實可靠的資料。
(2)輔助生產部分包括數據的歸納總結以及任務處理等,核心為從海量遙感影像數據?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外業測量數據中尋找區域前時相與后時相間差異,并開展面向作業單元的自動化解析,統計的原則在于多個角度出發來進行信息分析,根據專題地圖?統計圖的形式差異,利用任務完成情況統計?概況統計?監測批次統計等手段,獲得相關的自然資源信息。
3結語
總之,我國非常重視自然資源的管理工作,所以將3S技術應用在具體工作中不僅可用改善現有的自然資源管理局面,改變管理不夠集中導致的各種問題,比如:調查監測對象?內容重復以及范圍交叉?結果矛盾問題,為系統治理山-水-林-田-湖-草這一生命共同體提供依據?所以積極利用遙感技術,利用移動全球衛星定位技術和地理信息系統完成數據采集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也這也為我國掌握自然資源提供更多的支持?
參考文獻
[1]段雯雯.國土資源測繪過程中3S技術應用的有效策略[J].中國設備工程,2021(01):248-249.
[2]何穎博,陳文典.國土資源測繪過程中3S技術應用的有效策略淺述[J].信息記錄材料,2020,21(11):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