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 鄭丹鳳
摘要:近些年來社會發展速度逐步加快,現代化城市建設的步伐也在穩步邁進。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生態城市概念逐步深入人心,城市的規劃建設備受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因此本文從復合生態系統理論的角度出發,詳細的分析社會經濟自然三個方面的問題。并且結合生態城市建設過程中的優勢和矛盾點提出相關的優化措施,希望能夠為我國現代化的生態城市建設貢獻一份力量,推動生態導向的整體規劃設計優化與發展,從而實現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部署。
關鍵詞:生態城市建設,規劃體系優化,問題研發方向
一、生態城市建設的重要性
隨著我國公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建筑使用者在選擇建筑物的時候更加傾向于建筑物的功能性和舒適性,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這一思想已經成為了我國時代發展的主流趨勢,并且向這個領域逐步滲透城市,由單純的靜止美景向著自然環境不斷優化,逐步趨向于全面的生態環境,因此社會各界已經認識到城市發展的生態化途徑,可以將城市改造成為自然發展的環境,打造一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橋梁。因此構建一個新型的城市結構,邁入生態文明時代迫在眉睫。人類在建設城市的過程中,思想已經轉變先后經歷了生態發展,生態失落,生態覺醒和生態自覺多個階段,逐步的對自然的認知有了變化,認為從尊重順應到控制征服最后到保護乃至發展至今的協調共處。對城市認知的價值取向已經成為了城市發展的主要改革動力,由此可見建設一個新型生態城市已經成為了時代發展的新思想和新方向。
二、生態城市建設標準
建設生態城市并不是一項一蹴而就的工作,人類從來沒有停止對生態城市的想象和追求,目前傳城市已經成為人類傳統的聚集場所,其功能性和自然性存在著一定的滯后性,目前正在逐步向著生態自覺的方向穩步轉變。傳統的城市發展模式已經無法適應時代的發展潮流,也無法滿足人對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追求,在可持續發展的當代未來城市的概念,已經初見規模。生態城市是根據生態學原理,并且綜合經濟學原理,社會學原理,以及自然復合生態系統所構建的一項社會工程,通過融入大量的現代科學和技術手段,保證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同時,能夠滿足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協調,共進在這個生態環境之中,人類能夠實現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并且滿足時代的進步,無論是信息還是資源,都能夠得到高效率的利用。
三、生態學理念應用思想
3.1城市設計應用
首先在進行城市設計的時候,就應該從生態理念的角度出發,使城市的結構布局更加合理,各個政府部門,社會職能部門的結構更加協調所有的城市發展生產區域都具有著持久的發展力和創造力,這樣城市的整體可持續發展水平才能夠大幅度的提升,同時還要盡可能的完善社會設施和基礎設施,只有公民的物質生活水平提升,基礎生活得到保障,才能夠更加的安居樂業,將更高的熱情投入到發展與生產中使城市的現代化建設步伐穩步邁進,同時在進行設計的時候,還要注意人工環境和自然環境的和諧統一,高度相容。能夠追求生態環境的平衡,這也是為城市生態學理念實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2資源高效率利用
資源高效率利用不僅僅指的是在城市設計發展施工中所應用到的自然資源,還包括文化傳承以及精神文明資源。現代化城市建設的過程中,要高度重視當地的地區性和氣候性采取當地的建筑材料進行城市的建設,并且確保生態城市與當地的自然氣候和自然環境相切合,不會讓當地居民產生不適應的心理狀況,同時要保護和繼承文化財產,高度尊重居民的各種生活習性,確保民民族文化的多樣性和特異性。在這樣的城市中居住,居民會有自覺的生態意識,自覺的保護環境,促進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延伸,并且有著高度的環境道德觀。
四、生態城市規劃設計優化
4.1生態導向的整體設計
在進行整體設計規劃的時候,要注重以生態為導向,將城市看為一個有機的功能,整體確保社會經濟自然和諧統一,并且功能彼此獨立共存,相輔相成,而不是三者簡單的組合在一起,可以在進行設計的時候高度重視鏈式思維和產業化思維綜合性分析不同系統之間的要素和整體聯系,確保社會各職能的整體性和功能性,還可以以可持續發展理念為導向,廣泛的采用生態學原理和方法進行城市規劃設計,注重引導城市生態化發展。
4.2提高生態城市環境容量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對于城市的發展來說,環境容量和生態承載能力是限制城市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若是想真正的實現現代化城市的構建,就必須突破這些極限穩定良好的解決其產生的連鎖反應,避免整個城市的生態系統遭到破壞,首先以環境容量為探討點可以加大城市用地的高效率利用,確保空間利用合理化工業容量提升。并且綜合的利用生態理念,確保水大氣土壤等等,環境容量能夠得到合理性的開發和建設,為城市容量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
4.3公民廣泛參與
城市的發展離不開城市居民的建議,因為公民才是社會發展的主要個體,居民是城市的主人與城市的發展息息相關,所以政府在進行規劃建設的時候,也要遵守以人為本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一切以為了提高社會滿意程度而出發。所以公民應該能夠獲得整個城市發展的決策權和參與權,這樣才能夠促進新的規劃價值觀出現,讓公民認識到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于生態城市建設來說,前期規劃設計至關重要,只有真正的做到以人為本,并且高度重視可持續發展理念,確保社會經濟自然三個系統協調統一,才能夠為生態城市構建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趙輝,朱海江.生態城市概念在城市規劃設計中的融入[J].工程建設與設計,2021(19):79-81.
[2]杜海龍. 國際比較視野中我國綠色生態城區評價體系優化研究[D].山東建筑大學,2020(0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