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龍成
摘要: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人們對資源的需求越來越多,但是我國的不可再生資源卻越來越少。在工業迅猛發展的時候,我們忽略了對生態環境的保護,給生態環境造成了傷害。所以,我們需要在人類發展生存和自人生態環境中找到一個平衡點。因此,我們可以借助生態建筑,來緩解我們的生態環境問題。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從而達到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目標。
關鍵詞:生態建筑觀;建筑設計;應用
引言
經濟快速發展對于人們來說是一個值得慶祝的事情,但是在經濟騰飛的同時,也產生了讓人無法忽略的生態環境問題。在生態環境受到破壞的背景下,讓人們越來越關注生態環境的保護。對于現如今的建筑設計來說,需要將生態建筑觀和建筑設計有機融合,才能夠實現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平衡發展,從而促進生態環境的保護。
生態建筑觀的內涵
首先,生態建筑觀的應用必須保證建筑的居住舒適性滿足人們的需要。在此基礎上,要保證建筑用材健康、無害,降低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我們不但要修建高質量的建筑物,更要修建對自然環境沒有傷害的建筑物。我們可以通過對建筑周圍的自然生態環境進行合理利用,使建筑物完工后能夠對各類資源進行高效利用,從而降低能源損耗,保護生態環境。在建筑物的修建過程中,我們要對將使用后的廢料進行回收再利用,通過這種方法提高建材的利用率,從而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護生態環境。
其次,我們要挑選一個朝向好的方向進行建筑物的修建,對建筑物內部要進行合理的空間布置,以此增加建筑物的宜居程度。在修建過程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周圍的綠地進行保護,甚至可以在建筑周圍增加綠地面積,借助這種方法來保持建筑物和生態環境之間的和諧共處。與此同時,也要重視修建的工作效率。
在建筑設計中對生態建筑觀的基本特征
在建筑設計中要尊重環境
生態環境的優劣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影響到人類的發展狀態,我國針對保護環境的現狀提出了適合國內發展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和科學發展觀。尊重自然、保護生態環境的設計觀念已經成了建筑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我們在建筑設計中要減少對生態環境的傷害,充分考慮建筑所處的自然環境,將可持續發展戰略和生態建筑落實到建筑設計中。
在建筑設計中要充分利用資源
我們要在建筑設計中充分利用自然字眼,在保證生態環境和建筑和諧共處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建筑物的空間資源,建立一個高效的生活空間,改善人們的居住環境。例如在地面上構建一個巨大的城市群,我們需要根據周邊的自然環境進行建筑設計。并且,我們還可以向地下空間發展,增加城市群的空間利用效率。從而建立一個空中、地面、地下相互協調的城市網絡。
要參考當地的地域特征進行建筑設計
建筑設計中應用生態建筑觀要考慮當地的地域特征,尤其是當地的日然環境和地方風俗。可以參照當地建筑的整體風格來進行個性化的建筑設計,根據當地生態環境的特征來進行建筑設計。需要考慮當地的氣候環境、地理條件、風俗文化等可以影響建筑設計的元素。
建筑設計要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在建筑進行施工的過程中,要節約資源,不要輕易浪費建筑用料,從而降低建筑施工過程中對環境的傷害。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科學家發現了很多可再生資源,例如沼氣、水循環系統、垃圾資源化等,我們可以在施工過程中使用這些資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建筑垃圾,從而真正踐行了生態建筑觀的內涵,達到保護生態環境的目的。
生態建筑觀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讓建筑和自然更加和諧
為了建筑物和自然更加和諧,我們需要將生態建筑觀有效融入建筑設計中,在此基礎上還要考慮建筑設計個性化的問題。其實,每個建筑物所處的生態環境都不一樣,完全可以借助建筑周圍的生態環境來對建筑物進行個性化設計,從而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使建筑物整體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進一步地促進整個建筑行業的生態化發展。
與此同時,我們在設計中還要考慮建筑物的民族性、地域性的特點,盡量做到和周圍的生態環境相協調。要增加資源的利用率,減少環境污染,多使用可再生的建筑材料進行建筑物的修建。并且,建筑物的設計應該符合當地的空間布局,尊重整體的城市建筑環境從建筑的各個方面與自然環境融合,要充分展現生態建筑特點。
協調建筑的美觀和經濟之間的關系
為了協調建筑的美觀需求和經濟投入之間的關系,往往在建筑設計中會引入生態建筑觀,從而在一定的經濟投入下,設計出更加美觀的建筑物。其實,就是增加建筑的經濟合理性,用相對比較少的投入,設計出功能性比較完善的建筑,從而增加建筑物本身的使用功能,提高建筑物整體的價值。但是,我們不能一味地降低工程投入,可能會導致建筑物無法滿足人們的日常生活需求,從而造成損失。
建筑設計的核心是以人為本
無論在建筑設計中是否運用生態建筑觀的理念,修建建筑的最終目的都是給人們提供一個良好的居住環境,所以,我們在建筑設計中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并且我們可以將生態建筑觀的理念和以人為本的理念相結合融入到建筑設計中,讓人們的居住環境能夠得到本質的提升。與此同時,還可以倡導人們重視生態環境的保護,創造出一個更適合居住的城市環境。
在建筑施工時使用節能新型材料
在生態建筑觀的內涵中,我們需要思考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在施工過程中對環境是否會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在保證建筑物質量的前提下,我們盡量使用對周圍環境沒有污染并且節能環保的建筑施工材料,從而達到保護生態環境的目的。除此之外,還可以利用自然中的可再生資源,不僅可以降低污染,還可以減少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為人類提供更舒適健康的生活、工作環境,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總結
如果在建筑設計當中引進生態建筑觀,可以減少對不可再生資源的消耗,還有利于生態環境的保護。總之,生態保護使人們的必然選擇,不單是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并且在建筑設計中融入生態建筑觀是為如今的建筑行業提供了一條新的發展途徑。除此之外,保護生態環境就是為未來創造一個更適合生存的地球。生態建筑觀會隨著人們的生態保護意識的樹立而不斷的進行優化和發展,希望能夠通過建設實際與生態建筑觀的有機結合,來促進整個建筑行業的不斷創新和發展。
參考文獻:
顧小梅, 梁允棟. 試論生態建筑觀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J]. 百科論壇電子雜志, 2019.
田慧. 生態建筑觀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J]. 門窗, 2019(11).
邊琦. 探討生態建筑觀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J].?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