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摘要:近年來,隨著經濟的良好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逐漸提升,城市化建設工程隨之完善,園林綠化工程應運而生。通過園林工程建設,可以極大的緩解由于工業發展及群眾生活對生態造成的破壞,還能夠從根源提升城市整體環境質量。基于此,本文對于園林綠化工程施工進行分析,闡述相應的綠化植物栽植技術,以供參考。
關鍵詞:綠化施工;植物栽植;園林綠化
引言:
現階段,無論是城市基礎設施還是園林景觀的布置,都離不開園林綠化工程。園林綠化工程不僅能夠為人們提供良好的生存環境,還能夠起到凈化城市環境的目的,作為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中之重。因此,施工單位應將其作為工程效果控制的核心內容,不斷對園林工程施工技術以及綠化植物栽植技術予以完善。
一、園林綠化施工核心
1、綠化土地整平
在開展園林綠化工程施工前,應對于土地進行整平以及調節。施工單位需運用人工整平與機械整平相結合的方式對原土地進行調整,對于被破壞部分土地進行修復以及調節,提升土壤內部肥料含量,確保土壤質量能夠達到預期,為后續栽植工作的良好開展奠定基礎。比如,在需要栽植花卉的綠化土地上,應先鋪設直徑130mm的鵝卵石,保障整體結構的滲水性能夠滿足要求后,用白色細沙進行修整,保障工程效果滿足業主要求的基礎上,提升花卉的成活率。
2、綠化植物選擇
在園林綠化工程施工階段,由于受到施工場地環境因素、自然因素等方面的影響,植物的成活率將難以把控,經濟利益也將受到嚴重影響。而為了能夠更好地保障植物成活率,應重視植物種類方面的選擇,根據當地的地質土壤及氣候等綜合特征,選擇與之相適應的植物品種。同時,應盡可能選擇當地樹苗,避免選擇外省份樹苗,保障苗木能夠適應當地環境,生長狀態達到預期。不僅如此,也需結合工程周圍環境開展苗木選擇工作,結合場地周圍高壓線等裝置高度,選擇高度適中的植物。
3、營造良好的場地環境
良好的場地環境作為保障城市園林景觀工程的基礎,不僅對于喬木、灌木成活率產生影響,還將影響到園林綠化工程的效果,應引起重視。場地環境主要包含地形方面以及土壤方面。首先,土壤結構以及狀態將直接影響植物的生長趨勢。在園林景觀工程施工階段,應先對于土壤結構進行優化,重視基礎土壤的處置,保障表層土壤廢料含量,確保土壤透氣程度良好。其次,施工單位應結合園林景觀工程內部喬木情況對土壤進行深整、細整,結合喬木埋置深度選擇合理的土壤清理程度,保障喬木栽植部位土壤能夠滿足喬木生長需求。在此階段中,還需對于土壤進行高溫消毒處置,降低土壤中病菌含量,為喬木生長提供良好的條件。必要時,可在土壤中添加一定量的石灰氮,以達到防蟲、抑制雜草的目的。最后,應在土壤處置后,對于地形進行控制,保障地形滿足業主要求。
4、地下施工
園林景觀綠化工程施工階段將涉及到大量的地下施工。因此,在開展施工前需提前與市政部門進行溝通,明確地下控制、消防、供水、供電管線的具體位置,避免施工階段對于市政工程產生負面作用。與此同時,地下施工必須嚴格按照圖紙,不能隨意施工,要保障灌溉工程、排水工程位置的合理性,為園林工程提供基礎設施保障。
二、園林綠化植物栽植技術
1、草坪類植物
草坪類植物栽植作為園林綠化工程的核心部分,在開展栽植時,需對以下方面引起重視:第一,應對于草坪所在位置的土壤進行深度清理,及時清除垃圾、雜草等,并深耕土壤,保障土壤蓬松度滿足草坪類植物生長需求。第二,施基肥,在肥料表面撒上消毒后的沙土,鋪置預先選好的草籽或草坪,并及時澆水,做好壓實處理,為植物生長提供良好的提哦啊見。第三,應定期澆水,并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防治病蟲害大面積出現,影響植物生長。
2、球類植物
球類植物作為城市綠化中常見的植物,施工技術較為簡單,能夠起到較好的美觀作用,成活率高,近年來得到了廣泛運用。但盡管如此,在栽植前也要做好檢查工作,如發現病害,應及時進行消毒處置,避免其他植物受到感染植物的影響。與此同時,與其他類別植物對比后發現,該類植物容易受到霉菌的影響,所以,應定期噴灑消毒劑,避免球類植物攜帶的霉菌傳染至其他植物。最后,在球類植物種植完成后,還應結合植物種類開展施肥工作,把控肥料的使用量。在球類植物開花時,也應盡可能提升施肥量,保障植物能夠吸收充足的養分開花。
3、喬木類植物
喬木類植物是園林工程中常見的一類植物,因此,相關人員應對喬木類植物栽植引起重視,并對以下方面進行重點控制:第一,應結合喬木的生長情況,合理設計植物間距,確保陽光能夠直接照射到每一株喬木上,保障喬木能夠正常生長。第二,在種植喬木過程中,應遵循種植規范,保障回填土夯實系數滿足植物栽植要求,保障喬木的穩定程度。第三,在喬木栽植后,需對枝葉開展修剪工作,降低喬木自身的蒸騰作用,從根源上保障喬木的正常生長。
4、灌木類植物
在城市園林綠化工程施工階段,灌木植物的栽植將對于整體工程的美觀程度產生直接影響。但灌木類植物的栽植技術相比于其他植物來說更復雜,要想保障灌木栽植質量,應對于灌木栽植部位以及挖掘部位進行控制,為后續植物良好生長奠定基礎。一旦栽植階段發現土壤質量不佳,應及時進行換填處理,運用質量好的土壤進行代替,保障灌木類植物存活率。與此同時,灌木類植物在生長階段需要多澆水、多施肥,做好養護工作,在冬季來臨前應及時進行樹枝修剪,做好保溫措施。
三、園林綠化工程栽植技術措施
1、配置方面
園林綠化工程在選擇栽植技術時,應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在所有試工程序前,應對于原地區土壤環境、綠化裝置以及原生植被進行規劃,優化栽植地區的土質,為后續栽植工作的良好開展奠定基礎。其次,應重視層次搭配。在園林工程施工前,應重視層次規劃工作,保障層次的分明。運用上層喬木搭配顏色鮮明的灌木,保障園林綠化工程的美觀性。最后,應重視植物種類搭配。隨著季節的變換,植物將呈現出不同的顏色,施工單位應保障植物顏色打配合理,打造出更為實用、美觀的環境。
2、提升防蟲與防寒
喬木植物的種類較多,不同種類喬木所需生長環境也存在差異。對于防寒性能不佳的喬木,應在冬季來臨時做好保溫措施,保障喬木成活率。對于易受到蟲害的植物,應提升其抵抗能力,結合不同種類蟲害運用不同防治措施。需重視的是,在病蟲害防治時,不易大量使用藥物,由于藥物過多將對于喬木生長起到負面作用,對于土壤也將產生嚴重損害。此外,在開展防蟲、防寒處置時,應配置職業水準高、經驗豐富的綠化管理人員,盡可能將負面作用降到最低,保障園林綠化工程的可持續發展。
結語:
綜上所述,園林綠化工程能夠提升人們生產生活質量。而園林綠化工程栽植技術作為綠化工程的核心內容,對于工程效果、質量產生直接影響,應予以重視。首先,應結合栽植地區實際情況開展層次規劃工作,重視喬木、灌木以及草坪植物等的搭配,堅持生態性和協調性原則,完善園林綠化植物栽植施工。其次,應重視栽植植物的日常維護工作,提高植物成活率,以達到降低施工成本,保障工程經濟效益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徐志平. 淺談園林綠化施工程序及園林植物栽植的技術措施[J]. 花卉,2017(12):59-60.
[2]遲明霞. 對園林工程施工中栽植技術及施工工序的探討[J]. 農業與技術,2016,36(22):199.
[3]朱芹,武承暄. 探析城市園林綠化植物栽培管理與施工[J]. 現代園藝,2017(18):201-202.
[4]錢進,焦興娟.關于園林綠化工程的施工管理與養護技術的探討[J].華東科技:綜合,2020(12):0375-0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