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洪臣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滲水滲漏問題一直是監管和從業人員極為關注的難題。隨著建筑工程結構日趨多樣化和復雜化,建筑結構中易出現滲水滲漏的部位更多,給建筑物帶來了較大的安全隱患,大大降低了使用者的舒適度。建筑主體結構中的不同部位常常會面臨外界環境的侵蝕以及內部給排水管道的滲漏問題,影響建筑工程結構的耐久性、建筑空間舒適性及建筑美觀性,導致建筑結構出現失穩問題,給建筑物的質量造成影響。
關鍵詞:建筑工程;防水防滲;施工技術
引言
建筑工程滲漏問題主要集中在地下室滲漏、外墻滲漏、屋面滲漏和廚房、衛生間滲漏等方面。在施工中,要結合這些滲漏關鍵點,應用相應的防水防滲施工技術和科學的方法加以解決,減少滲漏問題的發生,保證建筑物的使用功能。
1防水防滲實用技術的重要意義
滲漏情況在建筑問題中屢見不鮮,其存在能夠對建筑的使用功能造成一定的影響,甚至會造成建筑結構的損壞,對建筑結構的安全性造成巨大的威脅。另外,在建筑中出現滲漏的現象對經濟財產造成損害,使得建筑功能逐漸地喪失。因此,在建筑工程中需要對其具有的滲漏問題進行及時地解決,使其能夠在滲漏問題的把控下提升建筑工程的質量,為建筑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提供結構支撐。為促進建筑工程的實際建設質量,使得滲漏問題得到有效控制和解決,從而使得建筑質量得以保障,而防水防滲施工技術能夠有效地避免建筑工程中出現的問題,使得建筑的抗滲性得以有效提升,進而對建筑的使用期限得以有效延長。
2建筑工程項目滲漏水部位分析
2.1地下空間部位
為了高效便捷地利用地下空間,越來越多的建筑工程設置了地下室或地下車庫等地下設施,而地下空間結構復雜,又極易受到地下水影響,同時考慮到地下區域會鋪設大量給排水、排風及電氣管道,因此在地下空間施工過程中,需要有效開展接縫處理等防水工作。地下空間不僅需要合理規劃和設計,更需要嚴格施工,施工過程中若使用材料與工藝標準存在差異,施工人員若未能按照要求規范施工,則地下區域極易出現滲漏問題,影響地下結構乃至建筑物的質量。
2.2外墻滲漏
建筑物外墻是建筑工程重要的施工部分,滲水問題嚴重影響建筑物的使用。建筑外墻滲水表現為建筑墻體有水流滲出,嚴重時會形成徑流向墻面和墻體內部流淌。外墻滲水問題不僅直接影響建筑物的正常使用,而且還會影響建筑工程質量。建筑物外墻滲水主要是在建筑施工過程中,由于外墻工程操作不當造成的。如果在建筑外墻施工時,混凝土墻體未干透即進行墻面涂刷和封閉,或墻體找平施工時未進行有效控制,墻體中的水泥、混凝土等就會開裂。
2.3屋面部位
屋面是建筑物滲漏問題的關鍵部位之一,由于工序復雜,常會因防水材料不達標、施工不規范等因素導致施工質量出現問題,也極易導致屋面防水出現變形等問題,最終造成建筑物出現屋面滲漏現象。
3建筑工程施工防水防滲施工技術應用
3.1墻體砌筑防漏技術
在砌筑外墻過程中,施工人員需要提前做好各項指標的綜合性分析,做好各項防滲處理措施。工作人員應做好水平、垂直度的控制,填充密實砌塊的水平縫和豎向縫,保證外墻砌塊的密實,避免過大的縫隙的存在而導致滲漏水問題。施工人員在砌筑前還要浸泡處理砌塊,在砌塊含水率達到標準后方可砌筑外墻。同時,工作人員還要注意砌筑砂漿質量的檢查,確定其質量合格后方可使用,以免砂漿不合格而發生外墻開裂、滲漏水情況。此外,工作人員要按照規定配置砂漿,并且全面填充建筑外墻框架和砌體之間的縫隙,以免填充不密實對外墻的正常使用產生不良影響。
3.2地下室防滲施工技術
地下室混凝土結構施工中,需嚴格控制混凝土材料的攪拌和澆筑。當選擇水泥等材料時,應考慮水泥的類別,將混凝土充分攪拌均勻,排出混凝土內的空氣泡,防止混凝土產生裂縫。地下室混凝土結構澆筑時,應采用分段澆筑的方法,即澆筑一段后暫停施工,待混凝土內部水分蒸發后再繼續澆筑,而且要邊澆筑邊振搗,這樣可以提高地下室混凝土結構本身的防滲效果。地下室底板、頂板施工時,必須連續澆筑混凝土,不得留有施工縫。底板與墻體留置的施工縫應高出底板表面不少于200mm的墻體上。
3.3屋面防水防滲漏施工技術應用要點
屋面的構造設計相對復雜,其中的結構層、防水層、保護層等,無論采用正置式還是倒置式設計,各施工層均需嚴格保質保量施工,施工技術要點如下:(1)盡量避免出現結構層施工裂縫等質量缺陷;清理基層時,需要重點對裂紋等缺陷和薄弱環節處及時進行修復和補強。(2)屋面找坡層設計過程中,若開展結構找坡施工時,施工人員需要確保坡度設計不小于3%。在進行材料找坡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需要優先采用質量輕、吸水率低以及具備一定強度的施工材料,找坡層的坡度設計宜為2%;對于結構銜接及陰陽角轉角部位應作R>150mm的圓弧,以方便防水附加層及防水層的施工。(3)對易滲漏的薄弱部位(如檐溝、檐口、天溝、變形縫、集水排水口、排氣管、泛水、管道根部、天窗根部、女兒墻根部、煙囪根部等),要用附加卷材或密封材料做增強處理,附加層不得漏貼,要求逐層做好隱蔽驗收,然后方可鋪貼防水層。(4)加強對防水原材料質量把控,卷材防水施工中選用的基層處理劑、接縫膠粘劑、密封材料等配套材料應與鋪貼的卷材性能相容。(5)涂抹防水屋面施工時,涂膜層致密是保證防水的關鍵,涂料施工時應按規定厚度分遍涂刷,每一層涂料涂刷的薄厚度需要確保均勻性,靜待其干燥。
3.4陽臺防漏技術
(1)在處理靠近墻體方向的陽臺樓板時,工作人員應在距離樓板約20cm的下部做好灌縫的合理安置,然后用混凝土澆筑,在混凝土凝固后用防水密封膠密封其縫隙,以免縫隙發生滲漏水,減少陽臺墻面的滲漏問題。(2)在找平層施工前,工作人員要提前測量并劃定落水面的標高,做好坡度線劃層的設置,同時要按照質量標準控制板面的清潔度,以確保后續水泥砂漿涂抹工作的順利開展。(3)在完成陽臺防滲漏處理后,施工人員還要注意維護、養護墻面,對陽臺是否存在積水進行認真排查,同時及時清理陽臺的積水、雜物,盡可能避免陽臺滲漏水問題。
3.5廚衛防水防滲漏施工技術應用要點
(1)對管道穿樓板、地漏口、蹲便下水管等重點防水部位,仔細清除管根雜物后用水沖洗干凈并充分濕潤,采用微膨脹性能的補償收縮混凝土和補償收縮水泥砂漿堵洞,結合建筑其他密封材料進行嵌縫封堵,確保密實合格,提高抗滲性。(2)防水涂膜材料可選用合成的高分子防水涂料或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涂料,柔性防水層施工后,防水層必須上翻至墻面,距離地面不小于150mm。(3)基層做防水涂料前,在突出地面和墻面的根管、地漏、排水口、陰陽角等易發生滲漏的重點部位做附加層補強。(4)根據規范要求,應完成兩次蓄水試驗。保險起見,在孔洞封堵完成后也可進行一次;另外給排水管道完成后,管道水壓試驗和通水能力試驗也應按照要求及時完成,以便提前發現和避免廚衛區域出現滲漏問題。
結束語
建筑施工防水問題一直被廣泛關注,特別是滲水滲漏對建筑質量和使用壽命有直接影響的情況下,要積極探討建筑施工防水防滲技術,根據以往經驗,優化施工技術,從根本上解決建筑滲水滲漏問題。在充分細致地分析建筑滲水滲漏原因的基礎上,歸納出防水防滲要點,并采用積極有效的技術措施加以改進和強化,以保證建筑防水防滲效果。
參考文獻
[1]何小良.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滲技術的應用研究[J].居舍,2018(29):37.
[2]趙鋒.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滲施工技術的應用[J].技術與市場,2018,25(10):113-114.
[3]慈剛濤.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滲施工技術的應用探究[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8(17):93-94.
[4]李慶杰.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滲施工技術分析[J].居舍,2018(24):85.
[5]范湘麗.試論建筑施工中的防水防滲施工技術[J].居舍,2018(2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