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蕓
摘要:建筑工程建設具有長期性、復雜性、動態性特征,工程建設中不可避免地產生工程變更,工程變更易引起工程量增加,工程也會隨之產生動態性變化,最終導致工程造價偏離預算,工程造價增加,項目投資失敗。本文從建筑工程參建各方角度探討建筑工程中工程變更原因,結合辦公樓建筑工程建設實例,探討工程造價對辦公樓造價的影響,及其造價控制措施。
關鍵詞:建筑工程;造價控制;工程變更
建筑工程建設是一項復雜、長期、系統的工程,參建單位多、施工要素繁,這些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引發工程變更。結合工程實例可以更為清晰地展現工程變更的影響,繼而有針對性地提出造價控制的有效之策。
1建筑工程項目中產生工程變更誘因
1.1建設單位因素
項目建設前期未能進行深入的可行性研究,工程決策缺乏科學依據,建設單位為適應社會發展要求,對工程設計、施工有新想法,繼而修改工程目標、工程方案、建設內容,繼而改變工程技術標準、工藝流程、建設規模、工程進度、使用功能等,導致工程量估算出現偏差,施工項目出現更改。在招標階段,未能充分完善招標文件條款,缺乏全面的資格審查,技術標準不嚴謹、施工范圍不清晰,工程量計算與實際不符,清單描述不完整,這些也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工程變更。建設單位在施工中人力資源投入不足,現場造價管理不到位,過度重技術輕合同,合同、清單、變更簽證等存在重復。
1.2設計單位因素
工程勘查脫離實際,與工程實地不符,對施工現場情況掌握不深入,資料收集不全面。設計人員經驗不足,設計思路不完善,設計中出現疏漏之處,施工可行性不強,導致后期施工中問題頻現。施工圖設計脫離專業深化設計,缺乏與各專業進行深入地協調溝通,導致各專業的協同性不強,工程碰撞問題突出。設計交底不到位,施工方未能全面了解施工意圖,影響了施工的有效開展,導致施工過程中出現變更。
1.3施工單位因素
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為了保證施工質量、施工安全、施工進程,基于工程實際建設需求對施工流程、施工方法、施工技術等進行調整,建議使用新材料、新技術、新方法等,為現場施工提供更大的便捷,從而導致工程變更,增加費用支出。
1.4客觀因素
(1)自然環境層面。難以預見自然環境、地質條件等不可抗力、無法預見的事件,如施工中遇到地下文物等障礙物,遇到暴雨、暴雪等極端惡劣天氣等,這些都會在一定程度上推遲工期,甚至改變施工進程。(2)經濟環境層面。有些建筑工程規模大、工期長,期間市場因素易導致材料價格、人工價格等出現波動,繼而引起施工變更。
2 工程變更對建筑工程造價的影響及造價控制措施
2.1 工程概況
某辦公樓建筑總面積為84238.24m2,采用框架結構,其合同價為251659701.24元,合同工期946天。
2.2變更項目對建筑造價的影響
2.2.1變更內容
本工程從投建之初到工程竣工階段總變更造價為5000萬元。通過對設計變更、施工變更、合同變更、計劃變更、新增工程等的梳理統計,對各要素影響程度進行排序,見表1所示。
2.2.2變更影響
從上表可見,由設計因素導致的變更占據合同總造價與變更總造價比例最大,其對造價的影響程度最大,其中,主要有建設單位提供的變更要求,如,建設單位根據使用中的實際需求,在三層辦公室內增加隔墻;改動辦公室窗戶用料及尺寸;為使后期使用更為方便,變更已砌好的水池,剔除水池內側四周,四周轉角改造為圓弧形內角;更改幕墻材料,將灰色花崗巖外墻改造為米黃色文化石。此外,設計單位由于設計疏漏引起的工程變更,如,在衛生間墻面加貼陶瓷釉面磚,衛生間窗口增加磚垛等。由于建設單位的要求、設計單位的疏忽等導致工程變更,增加了工程造價。
第二序位為“新增工程”,這里的新增工程主要是原招標文件未涉及的內容,原工程量清單未包括的內容。本工程中主要是由于施工單位施工中未能充分顧及到后期維修問題,需要對施工所涉及的附屬設施進行清理、修復等。
第三序位為施工變更,如施工單位在建筑垃圾清運上,沒有充分考慮到垃圾清運條件,導致運輸費用增加。另外,由于設計單位勘查不到位,導致在施工中發現基礎墊層需要加鋪灰土,增加了工程造價。
2.3針對工程變更對工程造價進行控制的措施
2.3.1提高建筑單位管理質效
(1)深化可行性研究,工程建設前期做好調研勘查等工作,為后續投資決策、設計等提供準確信息,防止由于勘查不到位等導致后期需要修改設計方案,提前確定設計思路,一旦設計成形,減少主觀隨意變更,盡可能避免隨意改變技術標準,拓展使用功能,抑或縮減施工工期。(2)優化招標文件的編制,為施工建設提供詳實的技術標準與要求。細化工程量,提高工程量清單編制的科學性與準確性,使其與招標圖紙相符。(3)施工方案需與投標報價相匹配,在評審階段對其進行管控,防止低于成本報價。(4)確保合同條款的全面性、詳實性、規范性,避免其中出現疏漏或歧義之處,防止出現合同糾紛,保證合同雙方互利供應。(5)健全變更管理體系,制定相關管理制度,劃分管理權限,明確管理職責,優化審批流程。(6)培養專業化人才,使其既具備專業的施工技術,又能熟練掌握審批流程。(7)對于施工單位上報的工程變更的增項費用,建筑單位要嚴格審核,同時還要關注減項費用的工程變更,厘清合同條款,提升反索賠管理能力。
2.3.2強化對設計單位管理
(1)甄選勘查企業,提高勘查質量,使其符合國家相關規范要求。設計周期的制定要結合工程實際,防止主觀性改變設計周期。完善設計內容,防止漏項、缺項、重復項等。建設單位參與設計活動中,開展參數式設計,推進設計進程,完善設計要點,使設計更為符合建設單位要求,減少建設單位后期主觀更改施工內容。(2)設計中主體與專項設計同步進行,統籌考慮施工各單位、各要素、各環節,防止出現交叉碰撞。(3)做好設計交底,設計單位與施工單位進行深入溝通,做好設計交底,完善圖紙會審紀要,便于對施工圖進行補充,減少后期出現施工圖設計變更。
2.3.3嚴把工程變更審批關
建筑工程工程變更主要為必要變更和非必要變更,必要變更是由于國家政策的驅動,建設方的現實要求;非必要變更主要是由于施工材料的變動、工程進度的變動等,對此,要切實把好變更審批關,多聽取專業意見建議,而后做出正確的變更決策。
2.3.4強化風險管理意識
建筑工程項目涉及不同專業、不同工種,每一建設階段都存在著風險,加強風險管理,是減少工程變更的有效途徑。如,針對自然災害制定應急管理措施,針對社會環境的變化,全面掌握國家行業政策法規,把握市場價格變動,制定相應的應對策略。參建各方加強溝通交流,制定完善的風險管理防控機制,減少工程風險,實現風險危害最小化。
3結語
建筑工程管理是動態的,工程變更影響因素是多元的。對于工程變更的控制要從其誘因出發,進行全周期化的管理,將工程變更管控貫穿于工程建設始終,切實控制變更造價,是工程最終造價在可控范圍內,保障建筑企業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丘康堯.建筑工程變更對造價的影響及其控制探析[J].居舍,2020(07):137.
[2]楊穎.建筑工程變更與索賠的造價探討[J].住宅與房地產,2019(06):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