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勛
(軌道交通工程信息化國家重點實驗室(中鐵一院),西安 710043)
我國高速鐵路采用單相工頻交流制牽引供電系統和單邊供電模式,牽引回流以鋼軌、大地和其他線纜作為通路返回牽引變電所[1-2]。目前已開通運營的線路有部分牽引變電所存在地網回流比例偏大、同一變電所兩供電臂回流占比差不同、環境條件類似的相鄰牽引所回流占比明顯差異等問題。過大的地回流存在加劇牽引變電所主地網腐蝕、抬升牽引變電所地電位以及燒損線纜接頭等風險[3-6]。工程實際中牽引變電所各牽引回流路徑占比受到多項因素影響,文獻[7-8]基于近年高速鐵路聯調聯試實測數據,研究了牽引回流分配指標的變化規律;文獻[9-10]研究了城市軌道交通中回流系統及鋼軌電位特性;文獻[11-12]分析了在隧道及站場中牽引回流系統特性;文獻[13-14]分析了綜合接地對鋼軌電流及電位的影響;文獻[15-17]分析了牽引變電所地回流與變電所及分區所地網電阻、土壤電阻率、電力機車位置等之間的關系;文獻[18-19]研究了牽引變壓器接線形式、牽引網供電方式、電力機車類型、鋼軌泄漏阻抗等因素對鋼軌電位的影響。上述文獻在牽引變電所地網回流占比分析中,對接觸網與鋼軌間電磁耦合、鋼軌大地間傳導、牽引變電所接地電阻等因素的影響進行了分析,但均未考慮牽引變電所變壓器中性點端子與鋼軌間連接的回流導線(以下簡稱N線)影響。
本文基于高速鐵路牽引供電系統回流分布模型,給出了包含N線影響的不同位置鋼軌電位和電流計算公式,分析了N線阻抗變化對牽引回流的影響。結合實際工程案例,得到了不同設計參數下牽引回流分布規律,得出了牽引變電所地網回流過大的原因,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抑制方案。對比工程整改前后的差異,驗證了上述模型分析和解決方案的正確性,對高速鐵路牽引回流系統優化設計提供了重要參考。
高速鐵路牽引供電系統采用綜合接地,牽引電流沿著鋼軌、貫通地線、PW線(回流線)、大地及N線返回牽引變壓器。根據研究目的,將鋼軌、貫通地線、PW線(回流線)可以用等效鋼軌代替。以單線為例,牽引網等效電路如圖1所示。

圖1 單線牽引網等效電路
如圖1所示,接觸網—地和鋼軌—地回路的自阻抗分別z1、z2,這兩個導線—地回路之間的互阻抗z12,鋼軌—地之間的單位長分布導納y。假設鋼軌的參數均勻分布且無限長,兩根鋼軌并聯,電流分布相同。
考慮N線阻抗及N線與供電線互阻抗的鋼軌各區段電流、電位計算方法推導如下。
如圖1所示,在0≤x≤l區段,由傳輸線理論,鋼軌電位、電流在x正方向上有
(1)
式(1)整理得
(2)
式(2)的通解為
(3)

以下根據邊界條件求A、B。
條件1:在牽引變電所處,根據圖1可得出如下等式
(4)
式(4)中,ZN為N線阻抗;ZE為牽引變電所接地電阻;KN=ZFN/ZN為N線與供電線感應系數。
對式(4)進行整理,有
(5)
條件2:在機車處(x=l),可得
整理可得
(6)
將式(5)代入式(6)可求得
(7)
因此,將式(6)、式(7)代入式(3),可求得0≤x≤l區段鋼軌電流、電位為
(8)
如圖1所示,在x<0區段,由傳輸線理論,鋼軌電位、電流有
(9)

當x→0,由于電位的連續性,可得

(10)
將B0=0及式(10)代入式(9),即得x<0區段的鋼軌電流、鋼軌電位計算公式。
如圖1所示,在x>l區段,由傳輸線理論,鋼軌電位、電流有
(11)

當x→l,由于電位的連續性,可得
即
(12)
將Al=0及式(12)代入式(11),即得x>l區段的鋼軌電流、鋼軌電位計算公式。
AT供電方式下的鋼軌電流、電位計算,可以根據替代原理與疊加原理,利用牽引網電流與鋼軌電位計算的“可解耦”性,在直接供電方式的基礎上進行推導。第1個AT段的電路示意如圖2所示。
由替代原理,圖2(a)可用圖2(b)所示的等值電路表示。根據疊加原理,圖2(b)可分解為圖2(c)與圖2(d)。由于圖2(c)中負饋線電流為零,相當于直接供電方式,即可用直接供電方式的式(8)、式(10)、式(12)計算鋼軌電流、電位。

圖2 第1個AT段鋼軌電流、電位計算原理
圖2(d)中,T與F線電流方向相同(均流向牽引變電所),因此可以將圖2(d)變形為圖2(e),因此可用圖2(f)等值表示。將鋼軌感應系數K=(zTR+zFR)/(2zR)代入式(8)、式(10)、式(12),即可計算鋼軌電流、電位。
復線、列車在第二個AT段、多列車運行等工況,可利用多導線理論[20],在求得AT供電系統中列車、AT所、分區所等處電流后,使用疊加原理進行計算。
以某典型的高速鐵路為例,計算條件如下:
供電臂長25 km,AT所位于供電臂中部;
列車距牽引所10 km,列車電流為900 A;
鋼軌對地泄漏電導為0.01 S/km;
牽引網采用CTMH150+JTMH120導線組合,PW線為JL/LB1A-125。
設牽引變電所接地電阻為0.3 Ω,N線與供電線互感系數為0.3。當N線阻抗分別為0.1,0.4,0.7,1.0 Ω時,鋼軌電流計算結果見圖3。

圖3 不同N線阻抗鋼軌電流計算結果
根據計算可見,隨著N線阻抗增大,牽引變電所附近鋼軌電流減小,即牽引變電所地網回流占比增大。
設牽引變電所接地電阻為0.3 Ω,設N線阻抗為0.4 Ω。當N線與供電線互感系數分別取0.1,0.2,0.3,0.4,0.5時,鋼軌電流計算結果見圖4。

圖4 不同互感系數影響鋼軌電流計算結果
由此可見,隨著N線與供電線間互感系數的增加,牽引變電所附近鋼軌電流增大,即牽引變電所地網回流占比減小。
設N線阻抗為0.4 Ω,當牽引變電所地網不同接地電阻時,鋼軌電流計算結果見圖5。

圖5 不同牽引所接地電阻鋼軌電流計算結果
由圖5可見,隨著牽引所接地電阻增長,牽引變電所近端鋼軌電流將逐步增大,即牽引變電所地網回流占比逐步減小。
對地網異常的某高速鐵路牽引變電所進行測試。該項目速度目標值為250 km/h,牽引變電所進線電壓等級為330 kV,牽引供電系統采用AT供電方式,牽引變電所兩側鐵路均為橋梁形式。
分別在鐵路線路上、牽引變電所回流接地箱處進行了測試。現場測試情況如圖6所示,牽引變電所回流測試數據如表1所示。

圖6 現場測試
根據表1可見,列車位于牽引變電所右側時,牽引變電所地回流占比正常(<50%),但當列車位于牽引變電所左側時,牽引變電所地回流占比超標(>50%)。根據現場檢查,兩側供電臂接觸網與鋼軌間電磁耦合特性、鋼軌大地間傳導特性均無明顯差異。

表1 整改前牽引變電所回流測試數據
為此,根據上節研究結論,結合現場情況,采取的工程措施如下。
(1)優化N線路徑,通過在牽引所內重新挖溝敷設N線,避免N線迂回,降低N線阻抗。
(2)自牽引變電所向兩側最近扼流變壓器增設絕緣懸掛的回流線(上、下行均采用單根JL/LB1A-250 mm2)。為增加N線與供電線互感系數采取措施:回流線盡可能采用架空架設;在供電線獨立架設區段,與供電線合架;在無供電線區段,與接觸網合架。
整改后,牽引變電所回流測試數據如表2所示。

表2 整改后牽引變電所回流測試數據
根據表2數據,整改后,當列車位于該牽引變電所左側時,地網回流占比降低,滿足要求。
本文對高速鐵路牽引變電所回流異常情況進行了分析,主要結論如下。
(1)首先推導了包含N線阻抗及N線與供電線互感影響、帶回流線直接供電方式下的鋼軌電流、電位理論計算公式。然后,根據AT與帶回流線直接供電方式的差異,利用替代原理與疊加原理,得出AT供電方式下鋼軌電流、電位的計算公式。根據所得出公式,可以量化計算N線阻抗、N線與供電線間互感系數對牽引變電所回流的影響程度。
(2)提出了通過降低N線阻抗、增加N線與供電線互感系數以抑制回流異常的工程方案。經過實際工程實踐,驗證了抑制方案的工程效果。
(3)實際工程中,牽引變電所回流需在聯調聯試期間才進行測量。由于聯調聯試時大部分工程已經完成,一旦發現回流異常,可采取的整改措施比較有限。為此,建議結合工程建設進度,適時開展牽引變電所接地電阻、鋼軌泄漏電導、N線阻抗等參數測試,根據測試結果提前制定合理的工程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