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瀅
(福州外語外貿學院,福建福州350202)
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為貿易高質量發展帶來全新機遇的同時也對貿易發展模式、經營體系等提出新的要求與挑戰。只有積極采取有效措施,把握這一時代機遇,才能真正實現我國貿易預期高質量發展。
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使我國經濟結構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改變,尤其是在對外貿易方面逐漸向高質量發展,在總體發展上取得了不小成就。然而,在經濟變革的今天,一帶一路背景下的貿易高質量發展仍舊存在諸多矛盾和問題,影響了一帶一路下的中國貿易高質量發展效率。目前,我國貿易高質量發展遇到的問題,主要包括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工業企業產品出廠價格回落、中小型企業經營困難以及經濟風險逐漸增大四個方面。面對這一發展形勢,只有抓住一帶一路倡議發展機遇,繼續深入中國貿易改革,選擇重點貿易行業深化改革等方式,才能真正在一帶一路背景下推動貿易高質量發展。[1]一帶一路背景下,信息技術、數字技術等都達到一個新高度,現代人生活水平持續提高,工作效率與質量也獲得全面提升,人們逐漸開始追求生活質量、消費質量,為中國貿易發展帶來新機遇。尤其是近幾年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影響下,很多歐美國家、日本等發達國家對我國形成強大壓力,使我國更加注重新市場的開拓,重視“絲綢之路”的進一步發展,積極在亞非地區開辟全新的國際貿易市場,以期進一步提升我國貿易發展質量和水平,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
相關研究表明,近幾年一帶一路沿線省區貿易發展占全國比重雖有所下降,但仍占全國貿易發展總量的重要比重,對于全國貿易高質量發展起到極為重要的推動作用。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雖導致貿易產業結構不斷發生變動,但也進一步優化了產業整體結構,實現其轉型升級。尤其是在我國經濟結構發生重大變化的環境下,一帶一路貿易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更是直接進入產業結構服務化階段,為貿易產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通過對我國開放格局與對外貿易增長率的調查,發現一帶一路下的我國沿線大多數省區進出口總額與外商投資總額雖表現出增長趨勢,但增長倍數差異較大,個別省份區域甚至呈現出負增長倍數的現象。國際貿易仍處于增長瓶頸期,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只有進一步激發其活力,才能真正提高我國對外出口貿易水平和效率,更好地以東部帶西部開放發展。[2]
一帶一路背景下,雖然我國貿易經濟發展迅速,居民生活水平顯著提升,國際貿易產業結構也有了轉型升級。但是,通過對我國人均可支配收入調查研究發現,一帶一路背景下人們貧富差距依然較大,還有很多家庭存在入不敷出現象。同時,一帶一路沿線省區城市環境問題在日益加重,尤其是廢氣廢水的排放嚴重污染城市環境,對固體廢物的利用率也普遍較低,在綠植栽種以及覆蓋城市等方面的覆蓋面也相對較低,導致一些一帶一路沿線省區存在嚴重的環境問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貿易高質量發展。另外,通過對一帶一路沿線區域貿易發展速度與質量的研究,還有大部分一帶一路沿線省區在發展中缺乏貿易協同合作,過分強調自己在一帶一路倡議貿易發展中的地位。東中部地區過分強調對點模式,而西部地區則忽略與東中部地區、亞非歐陸等貿易產業布局之間的銜接,導致一帶一路下的沿線國家貿易發展缺乏國家層面的整體性,貿易合作模式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首先,注重提升一帶一路下貿易企業產品質量,只有提高產品質量,才能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在此過程中,需要根據一帶一路倡議《指導意見》提出的“提高貿易產品質量”,重點加強對貿易出口產品質量的管理。積極采取有效措施,進一步完善一帶一路貿易產品認證認可制度與檢驗檢測體系,加快推進貿易出口產品與國際重點市場和檢測機構相互認證,得到國際貿易市場的認可。其次,加強貿易出口產品質量管理,大力推廣產品質量管理先進標準方法,注重先進的現代網絡信息技術與計算機應用設備,在出口產品質量管理中的應用與實踐,進一步創新出口產品質量管理工具與手段,提高出口產品質量管理科技化水平。通過建設信息化質量管理體系,簡化貿易出口產品質量規范認證機構審批,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建立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程序,將人工檢測手段轉型升級為信息科技手段,有利于提高檢驗審批效率。再利用計算機中的監管與控制系統,實施全過程、全方位的監督與管控,保證認證審理全程真實有效。
首先,在一帶一路沿線省區城市,及國際重點市場舉辦中國產品品牌推介會,引入國際產品品牌方,加強與國際產品品牌方之間的交流,拓展我國產品品牌,培育理念和事業,進一步提高我國重點外貿產品品牌附加值及美譽度。其次,重點培育行業性、區域性中國產品品牌,強化出口產品研究與設計,明確貿易產品自身定位與發展方向,積極完善中國品牌管理體系,加強一帶一路向沿線省區城市貿易產品品牌商標、地理標識品牌等方面的建設,進一步推動我國貿易從傳統產品為主向品牌的貿易出口方式,轉向新中國貿易品牌方向發展,帶領中國品牌產品走向全世界,從制造大國向品牌強國轉化。此外,還應加強對一帶一路背景下,貿易產品品牌的監管與保護力度,重點加強企業商標、專利等知識產權的監管與保護,建立完善的貿易品牌知識產權保護制度與法律法規體系,嚴厲打擊假冒、仿冒品牌,維護貿易品牌形象與名譽。[3]
首先,深化一帶一路背景下貿易管理體制改革,簡化和升級貿易管理內部審核手續,積極落實一帶一路倡議中簡政放權這一指導思想,并進一步優化貿易企業財稅政策、金融政策與產業政策之間的銜接,有效完善政策協調機制,確保貿易管理體制能為推進一帶一路背景下貿易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其次,通過大力推進一帶一路背景下貿易體制改革,進一步實現我國外貿企業、中小型外貿企業等對外出口發展的支持力度。這過程中,相關政府部門與金融機構可通過進一步提高對中小型外貿企業的差別利率、再貸款等政策支持力度,進一步降低中小型外貿企業經營成本,提高經營效益,規范外貿企業進出口經營型、服務型費用,有利于改善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中小型貿易企業經營環境,營造和諧、良好的貿易經營模式。此外,優化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貿易區域布局,提升跨境貿易投資便利化水平,深入挖掘中西部貿易發展潛力和能力,加強貿易與投資領域規則、標準之間的對接,穩妥有序地在金融市場雙向開放下,推進資本項目開放,促進一帶一路背景下貿易高質量發展。
一帶一路背景下推進我國貿易高質量發展,不僅需要注重數字化、科技化的轉型升級,借助先進網絡信息技術與計算機應用設備,實現貿易質量管理信息化建設,加強對中國貿易出口品牌培育的重視力度,積極打造獨屬于中國的出口貿易品牌。還需要進一步優化國內貿易便利化經營銷售環境,簡化貿易產品質量審核程序,為進口貿易出口服務與貿易高質量發展,提供全方位支持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