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慧,楊家林
(鄂州職業大學醫學院,湖北鄂州436099)
高職院校肩負著為國家培養專業技術人才的使命。現代學徒制是一種將現代職業教育與傳統學徒制教育相結合的校企聯合培養,旨在提高學生專業技能的人才培養模式。現代學徒制教學模式促進了校企深度合作,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校園文化和企業文化融合有助于提高高職學生的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使學生提前感知企業文化,實現零距離就業[1-2]。我國多所高職醫學院校經過現代學徒制的教學實踐探索,現已取得顯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問題或不足。
高職院校現代學徒制教學模式是國家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對人才培養提出的重要研究課題,其實施的基本條件是深度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高職院校專業內涵建設的必由之路。通過校企合作、資源共享,既提高學生的培養質量和就業率,又利于學校和企業雙方的事業發展[3]。高職醫學院校經過近年來現代學徒制建設的教學實踐探索,現已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主要體現在以下4 個方面:
鄂州職業大學醫學院由護理、助產、康療、藥學、醫學美容技術等專業所組成。學生的三年學習期間分為校內培養階段和校外實訓基地培養階段。第一階段由學校和企業實訓基地共同承擔基礎與專業課程理論和技術操作教學,第二階段為學生進入醫療集團、藥業公司及醫學美容實訓基地接受現代學徒制模式的實訓教學。學生在接受實訓和頂崗實習的整個過程中,通過多次有針對性的理論和實踐操作考核,達到符合國家和行業的標準和要求,提高了畢業生就業率和企業評價的滿意度。
按照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教學模式,學生的專業培養由傳統的單一培養方式,轉化為訂單式培養模式、校企雙元主體模式、工學交替模式等多元化模式,豐富了高職醫學院校專業技術人才培養措施。
現代學徒制模式教學離不開實訓基地的建設。企業實訓基地按照專業技術人才培養的標準要求實施建設,在現代學徒制模式的教學過程中,通過高職院校的各級領導單位和專業課程教師與企業實訓基地單位的緊密合作、融合發展,定期配置優質的實訓儀器設備,引進先進的專業操作技術,促進企業實訓基地的建設和發展,增強高職醫學院校現代學徒制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質量。
在高職醫學院校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后,學校派送校內對口專業業務能力強的“雙師型”教師和骨干教師到企業實訓基地進行周期性專業技能培訓,提升教師綜合能力。同時企業實訓基地也選拔工作責任心強、溝通和表達能力突出、實踐經驗豐富的技術骨干,通過專業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培訓考核認證合格后,聘請擔任現代學徒制專業技術人才培養師傅。校企合作協同育人機制互補了企業實訓基地和高職院校的師資隊伍數量的不足和力量薄弱的問題,增強了師資力量,提升了教學質量,促進了高職醫學院校與企業實訓基地的事業建設和發展,實現了校企雙方的利益互贏,密切了校企的合作關系。
建立和完善高質量的專業技術人才培養保障機制和具體的有效措施是促進高職院校教育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4]。現代學徒制教學模式的實施,需要高職院校、企業實訓基地和政府行政單位等多方的共同積極參與和熱情支持,盡管目前國家政府鼓勵高職院校開展現代學徒制模式的教學研究,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規,但在我國《高等教育法》、《職業教育法》和《勞動法》等法律中,并沒有相關條文確定現代學徒制的法律地位,也沒有涉及校企合作雙方責任和權益的部分,這就導致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缺乏具體的法律約束,學生作為學徒的切身利益也無法得到保障,不利于現代學徒制的實施[5]。而且在經濟支持、優惠政策、獎懲措施、責任制度等方面仍缺乏統一完善的保障機制,一些院校和企業實訓基地未制定出明確和具體的權益和責任, 這就導致院校與企業實訓基地對現代學徒制教育實施工作步調不一致、職責不明確、措施不得力的現象出現,不利于指導現代學徒制的教學實施[6]。
俗話說,“能師出高徒”。學生培養質量的關鍵在于指導教師。現代學徒制專業技術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需要雄厚的師資力量來支撐,強化師資隊伍建設是高職院校完成教育目標的重要措施。由于近年來高職醫學院校招生規模擴大,原有的高校教師工作任務加重,整天忙于應付課堂教學,新來的教師缺乏教學經驗,并且參加培訓的機會較少,實踐教學能力普遍較低,存在師資力量不足的狀況。雖然學校強調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建設,教師比例有所提升,但師資質量參差不齊,雙師隊伍建設有待進一步增強。采取企業實訓基地師傅與學校專業教師的“雙師帶徒”現代學徒制模式教學,有利于校企優勢互補發揮主導作用[7]。
現代學徒制是一種新型的專業技術人才培養模式,它將院校企業實訓基地協同育人合作培訓緊密結合,并把職業技能、職業道德精神、人文素養、企業文化等融合到學習過程中,目的是培養出符合行業、企業要求的專業技術人才[8]。由于企業技術人員一般操作能力強,但教學經驗欠缺,訂單式培養中其育人方案的制定和課程專業設置以教學經驗豐富的學校教學單位為主導, 理論教學、課程設置、教學方案和評價標準等主要由校方負責,企業實訓基地根據其企業運營狀況提出補充意見,負責實施學生動手操作技能的補充教學。由于院校與企業實訓基地教學側重點不同,容易出現專業課程與實訓技能教學重要環節的脫節現象,且企業實訓基地員工以企業運營業績為主,教學投入精力不足,協同育人氛圍不夠濃厚[9]。
部分學生對高職院校實施現代學徒制教育模式的意義認識不清,沒能明確理解現代學徒制與其本人學習和今后發展的關系。誤解為“現在學徒制就是在校提前和企業捆綁”,“現代學徒制就是讓學生提前到企業進行崗位培訓”;有些學生擔心自己成為教學改革的“實驗品”,知識和技術都學得不深,畢業后難找到所想的工作,不愿意積極參與。因此,必須加大宣傳力度,使學生轉變思想觀念,強化企業認知,積極參與現代學徒制教學實踐中[10]。
制定職業資格證書和雙師資格的認證制度、學徒培訓考核制度及合格標準、企業實訓基地參與高職教育的教學管理和綜合評估體系建設;為參與現代學徒制建設的高職院校和企業實訓基地提供政策支持、稅收減免、財政補貼等措施,以增強高職院校和企業實訓基地的責任感和社會服務意識, 培養高質量的專業技術人才。
校企雙方協同設置和實施專業課程體系和培養方案,提高專業技術人才培養的教學質量,以順應企業和人才市場的需求。
專業技術人才培養需要有雙導師師資力量,加大專業教師培養力度,建立規范的校企資源共享的合作培訓方案,鼓勵教師利用假期去實訓基地頂崗鍛煉,聘請企業實訓基地的專家和資深技術人員到學校講學和指導, 拓寬專業教師的知識視野,提升專業教師的技術操作能力和教學水平,培養出高質量的雙導師團隊。
實踐教學是非常重要的教學環節。通過構建高職院校與企業實訓基地合作的教學機制,加強雙方的合作和交流,建設高質量的現代學徒制校外實訓基地,營造濃厚的現代學徒制教學氛圍,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術操作能力和職業素質。
加大宣傳和教育力度,加深學生對現代學徒制教學意義的認識,充分理解國家和行業對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素養和技能的要求,制定明確的奮斗目標,積極參加現代學徒制的教學實踐,在實踐中鍛煉自己的職業素養和專業技能,提升自我的成就感、滿足感、榮譽感,努力成為國家和社會所需要的高質量專業技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