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秀振
(廣西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廣西桂林 541006)
延安時期,是我黨擺脫了歷史危機之后,由弱小到強大的關鍵轉折期,也是黨的建設最為輝煌的時期之一。在這一時期,我黨不僅實現了隊伍的擴充,更實現了全黨全軍思想和行動的統一,實現了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的快速提升。其中,延安整風運動是我黨取得這些偉大進步的關鍵因素。延安整風運動,以大規模理論學習教育的形式,對全黨進行了一次全面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教育;以實事求是的嚴謹態度,開展了對中國革命歷史、共產黨歷史,以及中國革命現狀的調查研究;以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針,化解了黨內以往的矛盾紛爭。通過此次整風運動,中國共產黨完成了一次華麗的蛻變,開啟了帶領全國人民走向新生的征途。學史明智,鑒古知今。在新時代,我們黨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擔當的責任與使命,需要我們認真回顧延安整風運動這段歷史,學習創新黨內治理的工作方法,不斷提升黨內治理的科學化水平,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中國共產黨成立初期,主觀主義就在黨內長期存在,革命隊伍中“左傾”、右傾錯誤時有發生,曾給革命隊伍造成了嚴重損失。六屆四中全會后,又出現了王明的“左傾”教條主義錯誤,在軍事策略上實行冒險主義,在政治策略上主張關門主義,同時在黨內發展宗派主義,無情打擊黨內同志。由于王明的錯誤領導,使黨內民主遭到了極大的破壞,全黨陷入了對共產國際惟命是從的嚴重危機,經歷了一次生死存亡的嚴峻考驗。遵義會議雖然糾正了王明在軍事和組織路線上的錯誤,但并沒有徹底解決黨的思想和政治路線問題。黨內許多同志,對“左傾”路線的思想根源并沒有深刻認識,自以為是,主觀主義,形式主義的作風,仍然在黨內嚴重存在著。[1]645黨中央到達延安后,王明仍然以理論家的姿態高調地作報告、搞宣講,給黨內造成了嚴重的思想混亂。因此,在陜甘寧邊區局勢穩定后,黨中央毅然決定開展整風,總結經驗教訓,徹底清算主觀主義流毒。
提升科學理論水平,是統一全黨思想和行動的需要,也是更好開展對敵斗爭的銳利武器。但由于各種主客觀條件的限制,我黨一直以來沒有合適時機對黨員干部開展理論教育。一方面,由于我們黨長期分散在農村,加上殘酷的斗爭環境,一直沒有來得及對全黨干部、特別是中高級干部開展系統的馬列主義教育,也沒有對黨的歷史經驗教訓進行全面總結。另一方面,從新吸收的黨員干部上看,1937 到1940 年,中共黨員由4 萬人增加到80 萬人,其中75 萬是新黨員[2]。他們雖然懷著崇高的革命熱情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但他們當中大多數人來自農民或小資產階級家庭,甚至有的來自于剝削家庭,在他們身上或多或少存在著一些個人主義、宗派主義等非無產階級思想。他們多數人的理論素養不高,對真假馬克思主義沒有科學的辨識力;對軍事策略問題與思想路線問題認識不深,對中國革命斗爭實踐沒有清晰的認識。這些問題如果長時間得不到解決,將繼續在各方面給黨的革命事業帶來嚴重損失。
我黨成立初期,無論是在經濟條件、群眾基礎還是在理論水平上都較為薄弱,同時又面臨著惡劣斗爭環境。加上共產國際的外在影響,在中共二大上,我黨作出了加入共產國際的決議,成為了其領導下的黨支部,二者屬于上級和下級、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從此,共產國際對我黨的領導關系保持了20 多年,期間也給與了我黨眾多的幫助,但共產國際基于對我黨的領導關系,采取的是家長制、命令制的作風。特別是六大以后,共產國際隨意插手中共內部政治生活,干涉中共軍事行動,我黨的自主權受到了極大限制。1937 年,王明從莫斯科歸國后,再次推行共產國際的教條主義指示,主張“一切服從統一戰線,一切經過統一戰線”,對國民黨反動派采取完全信任的態度,并以共產國際指示為圣旨,批判黨內同志的不同意見,給黨內造成了嚴重的思想混亂。皖南事件的發生,使黨中央和毛澤東深刻地意識到,為了更好地開展抗日斗爭以及反擊國民黨的反動行徑,就必須在黨內進行一次徹底的思想解放運動,擺脫共產國際的控制,獨立自主地領導中國革命。
主觀主義又可以分為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固守教條的同志,不愿躬身實踐,更看不起來自鄉村田野的粗鄙經驗,開展工作時“開口必稱希臘”,“逢人必談馬列”。而固守經驗的同志,盲目排斥知識分子,用狹隘的、陳舊的個人經驗開展革命斗爭。這兩種作風雖然出發點不同,但其本質都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相背離。延安整風運動中,毛澤東著重批判了教條主義,他認為一些同志不調查現狀、不研究歷史,對馬克思列寧主義僅僅是一知半解,就胡亂發表言論和命令,最終結果必然使革命遭受曲折。為了祛除主觀主義的學風,毛澤東在整風報告中著重舉例說明了何為理論,何謂理論家,及如何才能實現理論聯系實際。同時毛澤東還做了一個生動形象的比喻,把理論聯系實際比喻為“有的放矢”,馬克思列寧主義喻為箭,而中國革命喻為靶,要用馬克思列寧主義這個“箭”,去射中國革命這個“靶”,這樣才能正確領導中國革命。為了在全黨弘揚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毛澤東號召全黨,有理論知識的要多注重實踐,要進行調查研究,以避免教條主義;有工作經驗的,要加強科學理論的學習,這樣才能將經驗總結上升為理論。
主觀主義是宗派主義的指導思想,而當宗派主義形成一定勢力,勢必加強主觀主義,因此對二者的批判必須同時開展。所謂宗派主義,指的是沒有大局意識,凡事只考慮個人利益或者局部利益,不考慮全黨利益的行事作風。宗派主義又分為對內宗派主義和對外宗派主義。對內宗派主義分裂黨組織,離間同志,破壞黨內團結,削減黨的戰斗力;對外宗派主義盲目排外,不利于團結全國人民抗日救國。紅軍長征時期的張國燾罔顧中央命令,試圖分裂紅軍另立中央的錯誤行徑就是對內宗派主義中個人主義、山頭主義的極端表現。六屆四中全會后,王明取得了黨的主要領導權,便開始把一些支持其“左傾”教條主義路線的人安排到黨的重要崗位;同時無情打擊過去犯過錯誤的黨內同志,此類現象是對內宗派主義中小團體主義的極端表現。對外宗派主義主要表現為,驕傲自滿,狂妄自大,不尊重黨外人士,不愿與黨外人士合作。為了克服宗派主義,維護黨中央的領導地位,毛澤東指出,我們做的任何工作都要顧全大局,對于愿意與我們合作的人,我們只有與他們合作的義務,沒有排斥他們的權利。
反對黨八股整頓文風是延安整風運動的第三個重要任務。黨八股是主觀主義和宗派主義的派生物,不廢除黨八股就難以徹底祛除后二者。黨的理論家作報告、寫文章意在于傳播思想和政策,以教育開化黨員群眾,而當時黨內一些同志在寫文章的時候,不考慮對象的思想實際,不分析事物的性質特點,只顧生搬硬套馬列主義的只言片語,以此談一些脫離群眾、背離現實的空話、套話,這樣的文章和作風不僅機械僵硬,而且于工作毫無益處。毛澤東指出黨八股 “不但不便于表現革命精神,而且非常容易使革命精神窒息。”[1]76黨八股這樣的文章,不僅僅是影響創作者本人文學水平,而一旦黨八股在全黨流行開來,影響的將是我黨的宣傳工作實效,影響廣大人民群眾和國內民主人士對黨的了解認可。毛澤東早在六屆六中全會的時候就指出,必須廢除洋八股,以真正的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深入老百姓的現實生活,創作反映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的文章作品。延安整風期間,毛澤東專門做了《反對黨八股》的報告,控訴了黨八股空話連篇、裝腔作勢、無的放矢等八大罪狀;同時,毛澤東主持編撰了《宣傳指南》一書,收錄了一些蘇聯和魯迅的文章,總結如何創作既通俗易懂,又能鼓動人心的文章。
主觀主義或從本本出發,或從經驗出發,二者都不是對待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態度,都不是開展革命工作的正確方法,其結果必然會給革命工作帶來危害。長征路上血與淚的教訓,足以說明僅憑書本上的知識和純粹的個人經驗,無法帶領人民取得革命勝利。毛澤東認為,要正確領導中國革命,就必須對中國的現實與歷史進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于是注重實際調查研究成為延安整風運動時期我黨的一大風尚,廣大黨員干部深入人民群眾生活,深入田野鄉村,一些高級領導干部也帶頭開展實地調查。在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也指出,我們研究改革攻堅的思路辦法,不能刻舟求劍,亦不可閉門造車,只有以調查研究開路,才能發現改革攻堅的關鍵問題,形成破解難題的方法對策。因此,我們在做決策戰略、推進工作部署、破解社會難題,亦或是關心百姓民生的時候,都需要把調查研究擺在第一位,通過調查研究發現基層的困難,聽見普通百姓的心聲,為黨和國家工作部署提供可靠信息支持。
宗派主義對內破壞團結,對外影響統一戰線。延安整風運動時期,毛澤東就指出,在干部的任用選拔上,要堅持任人唯賢、五湖四海的政策,只要他們對黨忠誠、為民服務,不論出身皆可大膽培養、量才適用。當前,我黨已經闖過了槍林彈雨的革命歲月,迎來了國家富強復興的新征程,但反宗派主義更應牢記于心。習近平總書記對反宗派主義,加強黨的團結作出了重要指示。他指出“要堅持五湖四海,團結一切忠實于黨的同志,不得搞任何形式的派別活動”[4],并領導修改了《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將五湖四海、任人唯賢規定為干部任用的六大基本原則之一。宗派主義,通過拉山頭的辦法扶植個人勢力,大搞所謂的圈子文化,其思想和行為都是封建的、落后的,從根本上來說也是孤立無援的,必然為人民所淘汰。破除宗派主義,要將民主集中制一以貫之地落實到黨的各項工作中,杜絕黨內外一切一言堂、家長制;要牢固樹立宗旨意識,團結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切支持我黨建設工作的人和力量;要建立完善干部選拔考核的科學機制,讓干部選拔考核真正做到透明化、公開化、平等化。
延安整風運動時期,毛澤東通過反觀黨內矛盾斗爭歷史,提出了一條處理黨內問題的基本方針,即“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所謂懲前毖后,就是要實事求是地承認過去的錯誤和缺點,并給與適當的批評懲戒,以便將來不重蹈覆轍。而治病救人,就是指揭發和懲戒的目的在于教育和挽救,而不是無情打擊,更不是打壓異己的政治手段。“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針,矯正了以往黨內存在的無情斗爭,蓄意打壓的現象;結束了將宗派主義與反革命混為一談的過左過火路線。它要求正確區分黨內不同性質矛盾,對不同矛盾采用不同對策,對解決黨內矛盾糾紛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使延安整風實現了既提升黨員思想水平,又團結廣大同志的任務,在后來也被寫入了黨章,成為我黨的基本工作方針。在新時代,隨著社會的名利誘惑日漸增多,出現各式違規違紀行為的黨員干部也不斷增加。對于那些嚴重違紀違規的黨員,我們要實事求是地秉公處理,以教育警示廣大黨員干部;同時對那些輕微違規,知錯能改的同志仍需要給予出路,切忌過左過火、無情打擊,以免造成人心動亂。
建黨以來到延安整風之前,我黨所犯的教條主義錯誤,很大原因在于廣大黨員干部的理論水平不高,不能完全準確地理解馬克思主義,而錯誤地把馬克思主義當成金科玉律;或者輕視科學理論的指導,純粹憑主觀經驗去指導工作,導致革命上的盲動主義。為了提升黨員干部的理論水平,延安整風運動創新了黨內教育形式,在學習規模上,實行了劃分層次的全員教育,如按照干部級別與理論水平高低劃分教育對象;在教育方法上,對全體黨員干部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如作報告,舉行演講,舉辦學習競賽等;在教育內容上采取了專題教育形式,如劃分馬列主義理論專題,文件學習專題,黨風與文風專題;當下,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社會對黨員干部提出的能力要求也越來越高,我們應當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不同層次的教育培訓。如近年來,我黨舉行的“兩學一做”,以及今年開始的“黨史”學習教育活動等是提升黨員干部思想理論的優秀范例。同時,要豐富學習運動載體,拓展學習運動形式,以保證廣大黨員干部在忙于業務工作的同時,能夠兼顧科學理論與各項規章制度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