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坤晶
(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廣東深圳 518172)
在教育部破除“五唯”的教育評價改革指引和激勵下,有更多高校更加注重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更多教師積極主動地參加各類教學比賽,這種轉變對于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優秀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本文所探討的教學能力大賽全稱為“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大賽”(以下簡稱教學能力大賽),全國職業院校積極組織教學團隊參加教學能力大賽不僅可以充分展現參賽學校的教學實力與教師的個人風采,更重要的是可以全面提高職業院校的教學質量,能夠為國家培養出更多德技并修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如何能夠在教學能力大賽中取得好成績,是每個參賽學校和團隊都關注的重點,也是所有參賽教師都需要思考和研究的問題。
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大賽由來已久,至今已經有10 年的歷史。教學能力大賽的前身是全國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從2010 年開始到2017 年共舉辦了8 屆。在2018 年改革為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大賽,從2018 年到2019年,教學能力比賽已經舉行了兩屆。
一是比賽不分專業;以前信息化教學大賽是分專業進行,而教學能力比賽不分專業,總體上分為三個組,分別是公共基礎課組、專業課一組和專業課二組。二是只接受團隊參與比賽;教學能力大賽重點考察2-4 人教學團隊綜合素質、專業化水平和創新能力,助力打造高水平結構化的教學創新團隊。三是限定參賽學時;專業課程作品不少于連續16 學時連續完整教學內容,公共基礎課程作品不少于12 學時連續完整的教學內容。四是促進教學專題研究;除了像往常比賽,需要提交教案和課件外,還需要提交一份體現教學研究的教學實施報告。五是首次設置一個新賽項。要求參賽團隊針對某門課程中部分教學內容完成現場課堂教學,并進行評價反思。六是強調視頻完整性;規定團隊所提交的視頻總時長為40 分鐘,原則上每個參賽成員須提供一段教學視頻,完整展現教學內容,不得有剪輯等技術處理的痕跡。七是注重決賽臨場表現。以往比賽都是通過提交的視頻作品評選,但改革后增加決賽講課環節,凸顯比賽重視現場教學能力展示。
全國職業院校教師教學能力比賽設計目的是為了提高廣大教師的現代教學水平和能力,推動職業院?,F代教學手段改革,促進職業院?,F代教學環境建設。職業院校教師現代教學能力一般包括:基礎教學能力、現代教學能力和參賽展示能力三部分。第一,基礎教學能力一般包括對教學方案設計、執行、評價、反思能力,對教學內容選擇、整理、分析、理解能力,德育、思政,常規教學組織、管理、活動設計能力等等。第二,現代教學能力一般包括現代教學理念理解能力、設計實踐能力、高效實施能力、技術應用能力、利用整合能力、診評整改能力。其中,現代教學理念理解能力又包括開展混合式教學、發展式教學、理實一體化教學、項目教學、虛擬化教學。第三,參賽展示能力注重考核參賽教師的展示能力。具體包括對于比賽文件的閱讀理解能力、對于比賽作品的創新能力、在現場講課答辯時所展現的基礎素養能力。
經過對教學能力大賽的新變化,以及比賽設計目的和預期目標研究分析,可以看出它是一個高難度、高影響力的教學比賽,同時也是一個高“含金量”的教學比賽,因此也吸引了全國許多優秀的教師參賽。如果在教學能力大賽上取得好成績,不論是對于參賽教師,還是對于其所在學校,都會帶來很大的榮耀。另外,在“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的大背景下,教學能力比賽也會對廣大的職教學生帶來很大的收益,從根本上提高他們的職業素養和職業技能。
教學能力比賽是高“含金量”的教學比賽:首先,競爭激烈、難度高;教學能力比賽是一場競爭非常激烈的全國性質比賽,每一個最終走上獲獎臺的團隊都是經歷了千錘百煉,他們首先要在校賽、市賽、省賽的層層選拔中脫穎而出才能進入全國決賽,再與全國的高手進行巔峰對決競爭,最終只有10%的一等獎。有數據顯示2019 年有“37 個?。▍^、市、兵團)舉辦了省級比賽,作品總數為16921 件,參賽教師數達到45805 人,作品數最多的省份為廣東2881 件,參賽教師達到7776 人。”[1]其次,受益面大;教學能力比賽將有助于推進“三全”育人,落實育訓并舉,在全國構建職業教育教學質量持續改善的良好生態。教學能力比賽所面對的老師不僅僅是高職,而且還有中職,在全國職業院?!卑偃f擴招”的大背景下,將有助于全國職教系統的教育質量提升,有助于所培養的職業技能人才素質顯著提高。再次,教學比賽貼近實際教學;能力大賽的比賽考評要求重點考察教學團隊針對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所列課程中部分教學內容的教學設計、課堂教學目標達成以及進行教學反思改進的能力,這將更有助于切實提高職業院校的教育質量。最后,凸顯職業性和技能性。教學比賽內容直接服務于學生未來的實際工作所需技能,對接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參賽團隊還可以引入企業的一線技工和技師參與教學過程。因此,教學能力比賽不僅是職業院校老師教學能力的比賽,也是職業院校教師的職業技能大比拼,參加教學能力比賽有助于“促進教師綜合素質、專業化水平和創新能力全面提升,打造高水平、結構優化教師教學創新團隊?!?/p>
職業院校教師積極參加教學能力大賽是一種非常好的展現教學能力和提高教學水平的成長方式。每一位教師在開始職業生涯時,首先應該能夠站好講臺,講好每一堂課,然后才是追求個人職業空間的發展。所以每一個積極要求進步的教師都應該積極參加教學能力大賽,不管比賽的結果如何,這種經歷都將有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職業技能,也有助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和《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部署。
教學能力大賽吸引了全國職教老師的廣泛參與,從公共基礎課教師到專業課教師,都可以通過這個比賽平臺一展身手。那么,怎樣從眾多的參賽團隊中脫穎而出贏得比賽,是所有參賽教師都需要思考和研究的一個問題。從以往的失敗與成功的經驗分析,贏得教學能力比賽要充分認識以下四個關鍵點。
第一,思想認識有高度;作為參賽學校和老師們,在思想上要充分認識主辦方舉辦全國職業院校的技能大賽的目的是什么。通過前文的分析,我們可以深刻領悟到國家舉辦全國職業院校教學能力大賽的目的是以賽促教,提升教師教學能力,提升教學質量,而不是單純的“錦標主義”。所以在準備教學能力大賽時,一方面,參賽教師一定要有充分的前期教學基礎、潛心地研究專業教學、認真地總結教學經驗。另一方面,參賽學校領導要高度重視,要充分發動所有二級學院和教學部門的教師積極參賽;要設立獎勵機制,充分激發全校教師參與比賽的積極性;要給參賽教師們提供全方位的后勤保障服務,消除參賽教師的后顧之憂。
第二,教學能力瓶頸有突破。教學能力比賽要求是團隊參賽,而團隊作戰是突破教師個人教學能力瓶頸的較好形式,因為這種參賽形式的優點是人多力量大,在準備比賽的過程中每個參賽教師可以揚長避短。但是如果團隊成員人心不齊,就會由優點變成缺點,變成“人多手雜”,團隊辦事效率低下,所以參賽團隊一定不能夠是臨時拼湊,一定要是志同道合的戰友。積極進取的參賽團隊優勢體現在,一是在參賽資料準備上分工合作,整齊劃一;二是在教學風格上各有不同,各具特色,有利于展現綜合實力;三是遇到困難和問題時能夠迎難而上,而不是畏縮不前,消極對待。根據以往參賽經驗,在準備比賽的過程中會有很多次的教學文件修改,教學視頻的反復拍攝,以及一些不可預知的困難和麻煩,每個團隊成員需要發揚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去打磨自己的參賽作品。如果沒有每個團隊成員的積極參與是不可能最終走到成功的領獎臺的,所以要發揮團隊的力量,突破參賽教師個人的教學能力瓶頸。
第三,參賽材料展示有創新。參賽材料準備的好與壞直接決定了參賽團隊是否有機會進入面試環節,所以參賽資料展示上一定要有所創新。教學能力比賽需要提交的文件有五大塊: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教案、教學實施報告和實錄視頻。從專家的評審慣例看,首先評審的內容就是實錄視頻,因此參賽視頻對于參賽團隊是否能夠勝出至關重要。創新的起點是一切基本要素都完備,所以首先應在提交的教學視頻上具有完整性。此處的完整性是指視頻畫面的完整性,聲音的完整性和教學內容的完整性。例如在視頻拍攝時出現畫面不完整的鏡頭容易影響評分,具體是指視頻中出現半個投影儀圖片,半個學生頭部的鏡頭等一些不完整的定格畫面;教學內容的完整性是指在你所提交的授課視頻中講解的內容是一個完整的部分,有導入、有重難點講解、有互動,最后還要有小結。而不是我們簡單所想的,從一堂課當中截取10 分鐘作為參賽作品提交等等。為了有效避免在這些非常重要的基本要素準備上錯誤,可以聘請有經驗的專家顧問團隊來指導,這樣會讓我們的參賽作品更加具有競爭力,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丟分。經驗豐富的專家還會給參賽團隊詳情介紹以往取得一二等獎的參賽團隊,他們的精華和精髓之所在,高屋建瓴地指導參賽團隊的作品,開拓參賽團隊成員的思路和視野。總體而言,參賽資料展示創新可以從回應教育界重點和熱點問題著手。從最新的教育政策分析,參賽團隊所提交的參賽資料在授課內容中應注意融入“課程思政”和“勞動教育”的相關內容,因為“高校各門課程都負有育人的重要職能,都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高校要充分挖掘各類課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資源,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盵2]另外,“勞動教育具有樹德、增智、強體、育美的綜合育人價值,是新時代黨對教育的新要求?!盵3]所以這兩點是目前中國教育界的教學改革關注熱點和重點內容,而在提交的參賽資料中如果注重與這些熱點和重點內容有效融合,將凸顯參賽團隊的創新點。
第四,賽務保障有力。教學能力比賽已經不僅僅是參賽教師個人的行為,或者是參賽團隊的小集體行為,而是一個學院乃至學校的集體行為。從以往獲得一、二等獎的團隊來分析,他們都得到了強有力的賽務保障。首先,組織保障;主管教學的校領導需要在賽前動員號召各個二級學院和教學部門組織和選拔優秀的參賽團隊。其次,經費保障;為每個學院和教學部門推薦的參賽團隊提供一定的比賽經費,讓他們對于應付比賽準備中所需要的開支沒有后顧之憂。比如視頻拍攝費用、給學生購買集體服裝的費用、請專家指導的費用、訂購盒飯的費用等等。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專業技術支持團隊保障。為了贏得比賽需要學校出面尋找最優的專家團隊和攝影團隊精心打造最強的參賽團隊。因為這些事情在校領導的推動下,可能更有利于快速、高效地解決,可以幫助參賽團隊集中精力在教學內容和展現形式上精心準備,節約寶貴的時間和精力。
以幫助選擇專業視頻拍攝團隊為例,來說明有力賽務保障的重要性。專業視頻拍攝團隊,對于贏得比賽至關重要,它一定是“畫龍點睛”之筆,如果沒有專業的視頻拍攝團隊將會讓優秀的參賽團隊功虧一簣。筆者就曾有過一次非常慘痛的教訓,為了節省成本,請了一個學生創業的視頻公司進行課堂實錄拍攝,本想著按照比賽要求一拍到底,只用一個機位全程拍攝就好,也不算什么特別復雜,但是拍了兩次修改多次,最終的結果都不能讓人滿意,弄得自己身心疲憊、后悔不已。首先,聲音不是特別清晰,最重要的是畫面不清晰,特別是拍攝投影儀的畫面時有色差,很不清晰,當時看到他們提交的視頻文件后就有預感——絕對失敗。所以本人的經驗教訓就是在視頻拍攝上不能夠掉以輕心,不能夠為了降低成本而隨便選擇拍攝團隊,不能夠降低拍攝品質將就地提交參賽視頻作品,不能夠使用視頻拍攝攝像機的話筒來收錄學生和老師授課的聲音,一定要使用專業錄音的“小蜜蜂”,特別是老師的授課聲音;比賽的課件不能夠用投影儀展示,最好用大的液晶顯示屏展示,這樣拍攝出來畫面就不會出現色差和畫面跳動的情況。因此選擇專業的視頻拍攝團隊應該能夠做到以下幾點:一是確保拍攝視頻的清晰和畫面的完整,二是確保老師和同學的聲音能夠清晰完整的收錄,三是能夠選擇最佳的角度把授課教師、PPT 顯示內容、發言和聽課學生最好的拍攝進來。相信專業的攝像團隊拍攝一兩次就可以到位,所拍攝視頻能夠以最佳的視角和效果呈現參賽老師授課過程,助力參賽團隊贏得比賽。
賽后的實踐效果明顯,所有參加教學能力大賽的老師都有收獲很大的感受。因為通過教學能力大賽,可以真真切切提高教師教學能力,讓教師可以全面掌握教材內容,深入淺出地講解重點難點問題,從而大大提升了高職院校學生培養質量,可以為祖國培養更多德才兼備的“大國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