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翠
(鹽源縣平川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四川 涼山 615703)
蕎麥在我國已有千年的栽培歷史,四川省涼山州是主要起源地和主產區之一。作為涼山州的首府,西昌就是涼山州蕎麥的發源地,被國家譽為“黑苦蕎之都”,涼山蕎麥屬于地理標志性農產品。蕎麥為一年生草本植物,生育期短,抗逆性強,極耐寒瘠,當年可多次播種,多次收獲,株高60~150 cm,入土根系30~50 cm,能產生不定根,易倒伏。
1.1.1 精細整地
任何土壤均可種植蕎麥。但有機質豐富,結構良好,養分充足,保水力強,通氣性好的土壤,能產出優質高產的蕎麥,播種前要求精細整地(土碎、土細、無根茬,苦蕎的幼苗頂土能力差,秋耕要深,春耕要淺。)
1.1.2 精選良種
(1)蕎麥品種繁多但要精選。①高于二半山的鹽源縣平川鎮麥盛庫村、青天鋪村、海子村、嘎洛村、園田村(平均海拔2750~3200 m),選用“豬屎橋”“西蕎1號”“川蕎4號”“米蕎1號”等中、早、晚熟品種,輕抗倒伏,不易落粒,耐旱耐寒性強為宜。②低于二半山區(平均海拔1560 m)的祿馬鋪村、平川村、廟子村選用蕎麥品種為“水蕎”“川蕎1號”“川蕎5號”“西蕎1號”“大苦蕎”“黑豐1號”等早、中熟型品種為宜。尤其是引進的山西蕎麥品種“黑豐1號”生長勢強、莖粗,桿抗風、抗倒伏 、高產(畝產300 kg以上)、落粒輕,海拔1000 m以上都適應。③二半山區(平均海拔2210 m)的土公鋪村、廟子村、衫樹坪村用蕎麥品種為“川蕎2號”“大苦蕎”等中熟和中晚熟型抗逆性強,抗病性強的品種為宜。
(2)播種量:①甜蕎每畝2.5~3 kg,6月15日播~6月21日出苗。②苦蕎每畝1.5~2 kg,7月18日播種~7月23日出苗。
(3)種子處理:主要有曬種、選種、浸種和藥劑拌種幾種方法。①曬種:選擇播種前7~10天的晴朗天氣,將蕎麥種子曬兩天即可。②選種:蕎麥選種方法有風選、篩選。③溫湯浸種:用35℃~40℃溫水浸10~15分鐘。用其他微量元素溶液浸種:鉬酸銨(0.005%),高錳酸鉀(0.1%),硼砂(0.03%),硫酸鎂(0.05%),溴化鉀(3%)。浸種也可促進蕎麥幼苗的生長和產量的提高。④藥劑拌種:在曬種、選種和浸種之后用種子量的0.3%~0.1%的五氯硝基苯酚拌種,可以防止疫病、凋萎病和灰瘸病,便于產量的提高。(其中平川鎮的祿馬鋪村,糯米溝村,平川村廟子村強調藥劑拌種。)
1.1.3 適時播種
播種:蕎麥是帶子葉出土的,播種深度一般以3~4 cm為宜,在沙質土和干旱區可以稍微深些,但不要超過6 cm。播種期晚于二半山區,在4月中旬~6月底播種,西南高寒山區,苦蕎麥的適宜播種期為4月中下旬~5月上旬。
1.1.4 播種方法
(1)條播:以167~200 cm開廂,播幅13~17 cm,空行19~20 cm,以朝土壟為好。
(2)點播:以167~200 cm開廂,行距27~30 cm,窩距17~20 cm,每窩下種8~10粒。一些實踐證明點播比較高產,推薦點播為主(平川鎮采用此點播方式,畝產一般可高達300 kg以上)。
(3)撒播:田間管理困難,一般產量較低,不理想,不過土地面積大可以用(一般畝產可達100~150 kg)這種方法。
1.2.1 施肥
根據研究,每生產100 kg蕎麥籽粒需要從土壤中吸收純氮4.01~4.06 kg,磷1.66~2.2 kg,鉀5.21~8.18kg。增施肥料,特別是增施氮磷肥是蕎麥豐產的基礎。施肥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有機肥為主,無機肥為輔。
(1)基肥:一般以有機肥為主,也可配合施用無機肥,基肥是蕎麥的主要肥料。一般應占總施肥量的50%~60%。蕎麥生產常用的有機肥有牛、羊、馬等腐熟好的農家糞肥、草木灰和灶火灰農家肥??茖W實驗和生產實踐表明,若結合一些無機肥做基肥,對提高蕎麥產量大有好處,無機肥,例如過磷酸鈣、鈣鎂磷肥、磷酸二氨、硝酸氨,尿素和磷酸氫鈣,做基肥可在秋深耕或早春耕作時施??梢栽诓デ吧钍部梢栽诓ズ笊钍┮蕴岣叻柿侠寐?。
(2)種肥:用無機肥料作種肥已成為蕎麥高產的主要技術措施,常用作種肥的無機肥料有過磷酸鈣、鈣鎂磷肥、硝酸氨和尿素等,可以用來栽培蕎麥。
(3)追肥:應看地力和苗情。地力差、基肥和種肥不足的情況,在出苗后20~25天封壟前,必須進行追肥。追肥一般宜用尿素等,追肥用量不宜過多,以5~8 kg/畝為宜。無灌溉條件的地方追肥要選擇陰雨天氣進行,此外,在有條件的地方用硼,錳,鋅,鉬,銅等微量元素肥料做根外追肥也有增產效果。
1.2.2 合理密植
密度對株粒數和粒重影響較大,通過合理密植的栽培措施,協調各產量影響因素之間關系,對提高產量也有顯著效果。
1.2.3 田間管理
(1)除草:第一次除草在幼苗高6~7 cm時進行,結合間苗舒苗進行第二次除草。中耕在蕎麥封壟前結合追肥培土進行,中耕深度3~4 cm。
(2)灌溉澆水:蕎麥抗旱能力較弱,需水較多,以開花灌漿期需水為最多。
(3)花期管理:甜蕎麥是蟲媒花作物,通過在蕎麥地附近養蜂放蜂進行授粉。人工輔助授粉,以牽繩趕花和蟲棒趕花為好,在露水天,雨天或清晨進行授粉,雄蕊未開放前或傍晚時都不宜進行人工輔助授粉??嗍w麥為自花授粉作物。花束可達1500~3000朵,結籽率一般為40%~60%,在肥水條件好的地區,花期應采取限制其無限生長的措施,促進干物質積累提高單株粒量,獲得優質高產蕎麥。
1.2.4 及時收獲
農戶要做好蕎麥病蟲害防治工作,針對不同的病蟲害采取不同的措施,在70%的蕎麥籽粒顏色為黑色時即可進行收獲。近年來我國的蕎麥產量有了明顯的提升,畝產量能達到250~300 kg,這一方面得益于市場刺激下的種植規模擴大。另一方面也得益于農業科研部門的種子研發,還得益于農業生產技術水平的培訓和推廣,使蕎麥栽培技術不斷提高。農戶只有不斷完善蕎麥的生產工作體系,深入了解蕎麥的種植要素,同時采用科學的種植技術,才能達到穩產、增產、高產的目的[1]。
為使蕎麥種植技術得到進一步推廣,提高彝族同胞對蕎麥高產栽培技術的認識,并將蕎麥高產栽培技術積極應用到蕎麥種植過程中,需要農業部門技術支持和政府相關部門發揮引導作用,對蕎麥高產栽培技術人員進行技能和專業知識培訓,提高他們的理論水平和實際操作能力,更要組織農戶自覺主動接受先進技術、先進生產方法的學習和培訓。
對于推廣體系的完善工作,當地政府以及農業研究部門要切實發揮帶頭和主導作用,需要當地蕎麥產業企業積極參與,與當地農業研究部門進行深度合作,促使科研部門研發出新的成果。也可由企業或者當地政府利用多種渠道進行推廣,如企業宣講,種植地宣講等。
地方政府要對蕎麥的生產和發展足夠重視,國家和政府要加大對高寒地區蕎麥產業的資金投入,蕎麥種植地區需做好蕎麥的種子加工、銷售一體化的交流工作。政府和蕎麥產業企業要對蕎麥種植環節加強補貼力度,提高農戶進引蕎麥種子的積極性。鼓勵彝族同胞在蕎麥的生產中采用合作化的方式,形成規模化種植基地。在進行蕎麥加工時,政府和企業要引進先進的加工設備,提高蕎麥的加工效率。
涼山州黨委政府根據當地蕎麥的生產及發展情況,對較大的企業進行扶持。培養一批龍頭產業,明確蕎麥產業的發展方向,讓涼山州“黑苦蕎之都”的稱譽名副其實。打造出屬于本地區的特色蕎麥品牌,幫助當地的龍頭企業和知名企業進行合作,通過借助知名企業的知名度,提高本地蕎麥的影響力,涼山州的龍頭企業一定要及時把握市場的發展方向。加強對于引進的蕎麥新品種的研發工作,促進當地蕎麥產業的進一步發展,這就需要加強政府的監督管理,禁止企業為追求利益最大化進行摻假摻雜。要讓黑苦蕎之都的蕎麥產品健康、綠色、環保,成為眾望所歸的農產品綠色地理標志產品,這樣才能滿足不斷變化的社會需求,促進當地蕎麥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涼山州蕎麥是涼山特有的一種谷物,蕎麥含18種天然氨基酸,《本草綱目》記載苦蕎麥性味苦,平寒食,腸胃益氣力;續精神,能練五臟污滓;可以降氣寬腸膜消熱腫風痛;還富含蘆丁,硒、膳食纖維,有降血糖,降血脂,防尿糖,防癌抗癌,增強人體免疫力的作用,全身都是寶。加強蕎麥高產栽培技術以及推廣應用工作,是實現蕎麥精細化生產和管理,推動蕎麥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