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朋 于 希 謝忠福 嚴光榮 肖 麗
(1.綏寧縣氣象局,湖南綏寧 422600;2.永州市氣象局,湖南永州 425000)
綏寧縣位于湘西南邊陲,總面積2 927 km2,是湖南省乃至全國山洪地質災害高發、頻發區,是山洪地質災害重點防御縣。氣象工作作為防災減災的第一道防線,關系到人們生命安全、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等方方面面,氣象部門要把氣象服務放在首位,氣象服務要把決策氣象服務放在首位[1]。
1.1 思想上高度重視 在做氣象服務前,特別是決策氣象服務,需做好充足準備,深入了解實際情況,如此才能從容不迫地做好氣象服務,更好地為群眾提供服務。要想做好基層氣象服務,筑牢基礎氣象防災減災的第一道防線,需在思想上高度重視氣象服務工作,把每一次過程均當作一次新的挑戰,認真對待,全力以赴[2]。
1.2 裝備保障到位 裝備保障是開展氣象服務工作的基石,年初工作安排需有專人負責氣象儀器設備的維護,每年汛前,需對所有的區域氣象自動站進行巡檢與標校,以保障儀器正常運行、數據準確、通信暢通、場地整潔。此外,業務值班人員每天應定時查看區域站儀器運行是否正常,同時降雨發生時,要通過對比鄰近的氣象自動站數據排查故障,出現異常,應及時安排人員下鄉維護,以保障設備運行正常[3]。
1.3 服務發布渠道暢通 暢通的服務發布渠道是氣象服務的關鍵。在做氣象服務前,需收集好決策領導及決策執行人員聯系方式,每年定期更新,且平時要主動做好氣象服務工作,特別是一周預報和周末短臨預報,長期堅持,這樣會在決策領導及決策執行人員心中潛移默化地留下深刻印象,待關鍵時刻,可優先想到氣象保障服務。保障服務發布渠道暢通,可確保服務材料能迅速下發至需要的人群中[4]。綏寧縣氣象服務材料發布渠道主要有以下幾個:一是12379平臺,發實況預警、預警信號、一周天氣、雨情總結等;二是微信、QQ、釘釘群,根據不同類型部門和人群,提供不同服務材料,如應急防汛、雜交水稻制種、道路安全、森林防火、旅游、電視臺等;三是163 郵箱,主要服務縣直單位及鄉鎮,直接發送電子氣象服務材料至相關辦公郵箱,如旬、月趨勢預報,月簡報、氣象專題等;四是強有力的氣象信息員隊伍,綏寧縣氣象信息員加入了156 個村級群,可通過群轉發氣象服務材料至有需求的人群中。
1.4 應急演練 每年汛前需做好氣象應急演練,一方面能排查相應儀器設備是否能正常運行,相關應急物資、設備是否準備充分;另一方面能促進分管局領導及業務人員更加熟練服務流程,可提升業務能力和故障應急處置能力,為汛期氣象服務打牢基礎。
1.5 把握天氣過程 每次天氣過程來臨前,要及時組織人員會商,關注其動態、發展過程、成因、影響范圍、量級等,做好相應的服務材料,主動超前做好氣象服務。氣象過程來臨時,應時刻關注上下游降水動態和實時氣象資料,及時更新服務材料并做好實況監測預警服務[5]。只有充分熟悉天氣過程、及時掌握天氣動態,把基本功做扎實,才能在參加縣防指成員單位防汛會商時掌握主動權,才能在分析天氣過程和做氣象服務時從容不迫、底氣十足,不怕提問和質疑。
2.1 中期預報 日常工作中,每周發布的周預報,因預報實效較早,較難精準預報,因此在周預報中一般會指出重大降雨過程可能出現的時間和強度,強調本周強降雨天氣過程,以起到初步提醒的作用。
2.2 決策氣象服務材料 地方縣局一般使用的決策氣象服務材料為“氣象專題服務”或“重大氣象信息專報”,專題服務材料一般發布于降雨過程開始前2 ~3 d,對過程的起止時間、地點、強度有較高的要求。撰寫專題服務材料時,標題要簡明扼要,直接指明災害性天氣過程的類型、時間以及強度,一目了然。正文內容要分析天氣形勢,說明天氣過程開始及持續時間,受影響的區域和強度,并針對即將發生的災害性天氣過程提出關注與建議。由于閱讀材料的決策者大部分非氣象專業人員,因此正文分析天氣形勢時,應避免使用過多的專業術語,避免導致材料艱澀難懂;對天氣過程開始及持續時間、受影響的區域和強度應做到精確,盡量精確到“某日的下午”或“凌晨”,但不宜精確到“時”;對天氣過程的強度,除了要指明雨量等級外,還要有定量的預報,例如,本次降雨過程雨量為120 ~160 mm,局部超過200 mm,最大小時雨強50 ~70 mm。專題服務材料中的關注和建議是地方政府最看重的部分,因此要注明天氣過程可能造成或引起的危害,提起警示,提出切實有效的防御措施。決策服務材料還需注意的一點是,編輯排版要符合公文規定,使用規范統一的格式,決策者閱讀材料時能清晰明了地閱知天氣過程信息。
2.3 預警信號和預警短信 當地氣象服務部門應密切關注省、市氣象臺發布的預警信號和預警短信,結合實際情況針對性發布氣象信息,以保證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縣局由于沒有預警信號發布權限,因此可通過重要天氣提示來彌補。
2.4 強降水監測警報 當地應嚴格執行《湖南省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業務規定》及時發布警報,警報是縣級氣象站強降雨天氣決策服務的最后一道防線,是決策者最直接最準確的數據來源,需給予充分的關注。
2.5 過程結束時的總結性天氣簡訊 簡訊要總結降雨過程的降雨量級、最大雨量,不同量級雨量出現的站次,最大小時雨強,出現地點、時間;要注意遴選本地最有說服力的數據并標明“全市最大”或“僅次于”等字樣,便于決策者進行借鑒比較。特殊情況下,可通過查閱歷史資料,慎重地作出“歷史極值”“次極值”等權威判定。簡訊的最后要預計“下次過程出現的時間”或者“大致時間”,如果短期內沒有重要天氣過程,則應寫“近期不會再次出現大的降雨過程”。簡訊的作用在于對前期預報的總結,是對決策服務材料的負責,直接點明了預報與實際的符合程度,當實際過程與前期服務材料預報的過程有偏差時,需對預報偏差進行一定的合理說明。
氣象服務是為有關決策部門指揮生產生活、防災減災、重大活動等提供科學決策的氣象信息。現代氣象服務工作正處于高速發展期,決策氣象服務在運行機制、服務手段、服務觀念和服務內容上均應進行適當的改革和創新,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提高氣象預報的準確性,獲得決策部門的滿意和支持,把氣象服務做得越來越好,在總結中不斷提升業務能力和服務水平,進而為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