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華 蒙象斌
(1.崇義縣生態公益型林場,江西贛州 341300;2.崇義縣聶都鄉人民政府,江西贛州 341300)
近年來,我國生態環境遭到了嚴重破壞,保護環境已成為我國發展過程中的當務之急,因此需進一步加強森林保護和森林資源的合理開發。森林資源作為一種可再生資源,其不僅對生態環境修復有著積極作用,而且林木資源的合理開發還能有效創造經濟收益,促進我國經濟發展。
1.1 強化森林設計控制采伐 目前,我國林業產業發展過程中,造成森林資源下降,森林生產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是過度砍伐,因此在執行森林保護策略的過程中,最關鍵的是控制采伐,避免不合理的、過量的無度采伐行為,科學合理地設計和規劃采伐對于森林保護有重要意義。首先,進行采伐設計時,需合理控制采伐量,應結合實際情況控制好作業坡度,并盡量減少對天然森林的采伐,合理控制人工林采伐量[1]。其次,進行采伐設計前,需對林區實際情況進行全面調查,并進行科學分類,準確統計、計算現有森林資源量,并明確有缺陷樹木的出材率。完成采伐設計后,需將采伐設計報告進行上報,并使用計算機技術對采伐設計進行分析,確保設計的合理性。最后,實際采伐作業前,需結合森林實際情況及樹木生長規律合理安排采伐量,減少對森林的破壞,維持森林的生產能力和自愈能力。實際操作時,要確保采伐數量小于森林生長量,合理控制資源消耗,以此確保森林保護措施的有效性。
1.2 加強利用資源可再生性 森林資源是一種可再生資源,傳統觀念下人們認為森林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但隨著環境的惡化和森林面積的不斷減少,人們逐漸意識到可再生資源也需合理利用,只有這樣才能保持資源的可持續性。通過深入利用森林資源的可再生性,不僅能強化森林保護力度,而且還能促進其他產業發展,充分發揮森林的潛在價值。目前,我國常用的方式是人工植樹造林,在森林資源可再生性的支持下,逐漸恢復了我國森林面積,在水土保持、防風固沙方面起到了關鍵性作用。此外,還可將林木與其他作物進行套種或用作防風林等,不僅能極大地發揮森林的可再生性,還能起到保護農作物的作用,一舉多得。隨著人們生態環境和森林保護意識的逐漸加強,其對森林資源的態度已由傳統一味開發轉變為促進森林可持續發展。
1.3 借助信息技術嚴格監督 要想進一步提高森林保護的水平和力度,還需進一步加強對森林的監督管理,有效的監督管理措施,不僅能掌握森林資源的實際情況,而且還能合理控制森林資源的開發利用,對于森林保護有著重要的意義和作用。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當前我國信息技術已逐漸成熟,因此在森林監管過程中,可進一步加大對信息技術手段的應用。在森林保護監管過程中,國家林業部門及環保相關部門間應進行有效的溝通合作,依法執行監管,傳統森林監管由于工作人員有限、森林分布廣泛等原因,工作難度較大,而在信息技術手段的支持下,能進一步提高森林監管水平和力度[2]。此外,要強化建設林業管理信息系統,實現對國家森林資源的動態監控和數據信息共享,確保相關部門和工作人員能及時獲得森林保護信息和森林資源狀態。此外,還需加強對森林數據及地理信息等方面的收集,以便為信息系統的建設提供基礎保障,進一步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
1.4 著重研發加大森林培育 森林保護不僅僅在于控制森林采伐,要想進一步擴大森林面積的占有率,還需從森林培育的角度出發,不斷增加我國森林資源基數,如此才能有效提高森林資源產量。一方面,要提高我國森林培育技術水平,加強專業人才的培養,不僅要優化森林資源防護措施,而且還需進一步加大新品種的研發;另一方面,對于當前現有的森林資源要做好相應的保護工作和防護措施,避免由于外界環境、病蟲害等方面的影響,使森林品質遭受嚴重破壞,降低資源產量[3]。除此之外,對于森林保護而言,還需進一步加強森林防火力度,準備好防火設施設備、定期進行森林巡查,并制定相應風險防范措施等,保障現有森林資源的安全。
2.1 創新森林資源開發形式 由于不同地區有著不同的氣候、地質等特點,因此不同地域的森林無論是在產值、生長情況還是適宜樹種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異。為確保森林資源開發的合理性,將當地森林資源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就需結合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進行資源開發,創新開發形式,在保障資源可持續發展的情況下,合理地開發利用。不同地區的森林資源管理需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針對性制定相應發展策略,著力開發森林碳匯和康養相關項目,以滿足人們生活需求。對此,可加大招商引資,推動森林養生產品的開發,積極建設森林康養基地、森林戶外運動區域或生態基地等,并制定科學合理的規則制度,在豐富森林資源開發方式,提高森林資源利用率的同時避免森林資源遭到破壞。
2.2 優化森林資源產業結構 森林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不僅僅在于木材的采伐、森林產品的開發,還可與當地經濟發展相結合,對林業產業結構進行合理調整和優化,從各方面入手對森林資源進行有效利用,同時需進一步完善森林資源保護相關法律法規,強化資源保護力度,不僅要控制好森林資源采伐,做好培育管理,還需強化森林經營[4]。例如,可結合當地森林資源實際情況,合理開發林蜂、林菌、林藥等立體經營項目,同時還能建設森林生態旅游項目,創建低碳生活區、森林氧吧等相關服務。此外,可結合農林優勢,合理實行林下種植策略,促進農林產業和諧發展,解決相應的農林種植問題,避免林業產業結構單一的情況,進一步提高森林資源利用率。
2.3 積極應用先進科學技術 現代信息技術水平的發展,不僅改變了人們生活環境,而且對于各行業的生產發展也有著積極作用?,F代技術和設備為森林資源管理和產業控制提供了新思路,合理的應用信息技術,不僅能減輕林業人的工作壓力,還能進一步提升森林資源管理利用的效率和水平,對我國林業產業的發展有極大地促進作用。例如,借助3S 技術對森林資源和地理環境進行動態監督和數據收集,不僅有效提升了森林管理效率,而且實現了對森林火災和采伐情況的實時監控。在互聯網技術支持下,極大地提高了信息傳遞的速度,森林管理人員能及時發布和獲取森林預警信息,極大地提高了森林管理水平[5]。除此之外,林業人員還可通過互聯網及時了解當前林業市場環境,能有效提升森林資源開發利用計劃的合理性,提升森林資源的利用水平。
森林資源保護和開發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加強監督管理、控制采伐、加大培育提升森林保護水平;另一方面要創新開發形式、調整產業結構、應用先進技術合理進行資源開發。新時期在廣大林業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我國森林保護和資源開發水平將會得到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