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華松 吳春根 黃 明
(1.江西麻姑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江西南城 344700;2.南城縣農業農村局,江西南城 344700)
“麻姑米粉”作為江西省南城縣乃至撫州市的地方名片,由現在的江西麻姑集團及其前身江西麻姑米粉有限公司與南城縣糧食局米粉加工廠生產,已有26 a 歷史,從年產數百噸到如今逾2 萬t;從十數名職工到當前500 余員工,高峰時期700 余人;從“麻姑米粉”一枝獨秀到近年粉企遍地開花,競爭強手不斷涌現;從手工作業到半機械化作業再到全自動化生產,根根米粉,縷縷鄉情。“麻姑米粉”寄托了數代人的生活記憶和情感,也見證了市場風云的滄海桑田。
1.1 產業基礎和品牌影響力良好 2005 年,麻姑集團逐漸開啟產業鏈貫通工程;2007 年,建成大米加工、糖漿提煉和新米粉生產線(新廠廠區),基本完成全產業鏈發展布局,原糧價值利用最大化,麻姑米粉的原料供應獲得更大保障,品質控制更上新臺階,且有效降低了原料采購、加工的成本和風險,新建成的半機械化生產線的工藝水平和產能在全省均居于前列,得以迅速躋身省內產銷規模較大的粉企之列。
進入20 世紀,企業投入巨資用于開發全自動化直條米粉生產線,2015 年自主研發、國內首創的首條全自動化直條米粉生產線投產(科技廠區),2018 年增至6 條,并完成對新廠所有半機械化米粉生產線的全自動化改造,同時徹底關停老廠生產線。2018 年,麻姑米入選江西省七大稻米區域公用品牌,企業進一步走上了全產業鏈提質升級的發展之路,原糧生產體系、產后服務體系、大米加工體系、銷售體系、宣傳推廣體系及質量安全追溯體系等全面升級。
目前,麻姑米粉的產業基礎和技術裝備在行業內領先,品牌影響力也越來越大。
1.2 盈利能力偏低 當前,麻姑米粉主打國內中端市場,因為高端產品在國內沒有銷路,出口又受限于渠道,不能像五豐米粉那樣背靠華潤強大的國際滲透力,生產產品80%用于出口;產銷總量最大的低端市場也不可能與極低成本生產的小作坊、小工廠對峙。盡管這些小作坊、小工廠的生產環境極差、產品衛生存在問題,但相對麻姑米粉接近“腰斬”的價格,其“優勢”很大。近年來,原料、人工成本不斷攀升,企業在技術研發和裝備升級方面投入巨大,米粉產業“回本”非常困難。這種夾縫中生存的產業發展狀態,不僅是江西麻姑集團的現存問題,也是所有江西規模粉企面臨的窘境,長遠來看,不利于產業發展。
2018 年,麻姑集團出現“用工荒”,一線減員1/4 以上,企業不得不全員漲薪50%以上,多年投入全自動化生產技術研發和裝備升級帶來的生產效率提高和用工人數減少的“紅利”化為烏有,企業盈利減少。
1.3 市場競爭激烈 2018 年,受南城叢姑米粉、新余百樂米粉破產、停產,麻姑集團“用工荒”、產能發揮不足等影響,江西米粉市場“一粉難求”,年內多次全行業漲價仍供不應求。
2018 年下半年至2019 年初,江西省全境迎來了粉企遍地開花的局面,麻姑米粉、春絲米粉、五豐米粉等規模粉企紛紛上馬新生產線。2019 年,江西粉企進入“嚴冬”,2020 年,柳州螺螄粉爆紅,轉產為其代工的江西粉企得以暫時走出困境,代價是犧牲江西米粉的特色和未來發展。同時,春絲米粉、益海嘉里等跨界發展的粉企,背靠其身后的強大資本,正在發起“燒錢”式的價格戰。
1.4 內部機制相對企業發展需求滯后 ①麻姑集團內部管理機制相對企業發展的需要有所滯后,難以適應新的經濟發展業態。②民營企業和粉企競爭激烈,生產技術團隊不穩定性,給企業帶來了很大的傷害。③銷售模式的轉變進展緩慢,目前銷售的主力仍然是區域經銷商,受制于銷售成本等問題,商超的進駐、電商的發展進度不快,銷量貢獻率不高,很大部分利潤給了經銷商,且時常受到經銷商的掣肘。
麻姑集團的前身南城縣糧食局米粉廠,始創于1994 年,負債累累、資不抵債,2001 年破產改制。2019 年后,麻姑集團已發展到相當規模,但市場競爭進入了一個大資本比拼的階段,沒有外援,單靠企業現在的盈利能力很難和華潤五豐、春絲食品、益海嘉里等企業抗衡,很有可能會被這些企業收購,淪為其生產加工基地,使“麻姑米粉”這個品牌被徹底雪藏。
因此,應統一標準、統一品牌(授權)、統一推廣、統一銷售,對南城全縣甚至整個撫州地區的米粉加工企業進行深度整合,做大市場、做大體量,集合眾智、眾力、眾資,以產業聯盟(又稱產業聯合體)的形式參與國內外競爭。
(1)規范生產秩序,制定米粉統一標準。規范生產秩序,遵循食品安全地方標準和市場準入制度,推進米粉標準化生產,加大對三無作坊、三無工廠、山寨工廠的清理、治理,保障米粉產業健康發展。廣西、湖南等地區在五六年前就規范了生產秩序,制定了米粉統一標準,為柳州米粉產業大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
(2)頒布政策扶持米粉行業發展。政府相關部門應頒布相關政策,支持米粉企業科技創新、裝備升級、全產業鏈發展,進而扶持米粉產業的發展。特別是對于麻姑鮮食米粉,應給與大力扶持。該產品推出市場已近10 a,品質、安全、衛生均遠勝同類產品,銷量卻始終難以提高,很大部分原因為經銷商營銷不力。對于撫州湯粉、南城魚粉等地方特色風味粉店,也要進行扶持,促使商家做優產品(食品)。
(3)扶持麻姑集團“麻姑南昌拌粉”(速食)銷售。該產品具備成為網紅食品的潛質,當前正在主攻電商市場,但麻姑集團在電商領域涉足不深,因此應加強有關電商發展方面的政策扶持。
(4)探索米粉銷售渠道,走市場多元化、品種多元化之路。米粉企業應結合消費者需求,進一步開發新品種,拓展市場份額。可參考創建麻姑米區域公用品牌的做法,將麻姑米與麻姑米粉捆綁銷售,促使麻姑米粉進入市縣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