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婷婷
2021年的春節黃金周(2月11日~17日)全國重點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約8210億元,比2020年同期增長28.7%,比2019年同期增長4.9%。按常理來說,每年春節黃金周也是家電產品銷售的旺季,在“收官開局”之際,各大家電廠商或是賣場,往往都會在這段時間搞促銷吸引消費者,而消費者也會利用難得的假期為家里添置些必備的電器。
可2021年的春節促銷季,消費者盼望的春節打折、促銷活動明顯“縮水”,并且還發現空調、電視、熱水器、冰箱等家電都在漲價,而且還不是單一品牌在漲!這是什么情況?
原材料價格上漲趨勢不變,但春節黃金周整體表現良好
2021年,由于國家呼吁民眾就地過年、減少外出,一二線城市消費群體返鄉現象減少,一二級市場迎來大爆發,當然也由于不能回家過年,很多年輕消費者們會購買一些家電產品作為禮物送給家人,因此線上三四線及農村市場的銷量也有較大幅度的上漲,讓家電整體市場有了一個好的開局。相比2020年,量、額同期均大幅增長,但同時,終端產品均價卻始終保持著年前價格上漲的趨勢。
終端產品掀起“漲價”潮,行業內很多人都知道,這其實和原材料上漲存在一定的關系,近一年來原材料市場價格持續波動走高,就在這兩個月,整個原材料市場漲幅十分驚人!數據顯示,作為空調壓縮機主要原材料的銅價迎來十年歷史新高,滬銅破6.8萬元/噸,此外,春節前后鋼材、鋁、稀土等家電重要原材料也紛紛上漲。據央視財經報道,銅漲了38%,塑料漲了35%,鋁材漲了37%,鐵漲了30%,玻璃漲了30%,鋅合金漲了48%,不銹鋼也暴漲45%。而銅、鋁、鋼材、塑料都是家電制造的主要原材料,這些原材料價格的波動對家電終端產品的價格影響還是比較大的。
當然,原材料的價格上漲也是有原因的,畢竟2020年全球疫情肆虐,諸多海外國家的疫情目前還難以得到控制,而我國家電行業內,很多的原材料又都需要從其他國家進口,當主要大宗原材料供不應求且國際物流滯后的情況出現后,制造成本被逐步抬升,就出現了如今包括彩電在內的大家電集體漲價的現象,這也符合市場規律。
從市場端來看,年貨節家電行業整體表現還是不錯的,原材料成本上漲及春節期間安裝不便等不利因素主要對冰洗空等白電產品影響較大,對生活電器、廚房小家電影響不大,而且是低端產品的價格調整比較明顯,高端智能產品因本身利潤空間比較大,因此沒有太大漲幅。蘇寧易購銷售數據顯示,7天假期,智能廚房小家電銷售增長170%,其中自動翻炒免看管、輕松制作大廚料理的炒菜機器人格外受追捧;天貓銷售數據顯示,春節期間智能生活電器受青睞,掃地機器人同比增長1倍,擦窗機器人增速超過3倍,洗地機增長超過18倍。
漲價勢頭還會持續嗎?以漲價緩解壓力不是長久之計
近幾年為爭奪有限的市場,家電廠家和商家之間此起彼伏的價格戰一直沒有停止過,幾乎涉及了所有家電產品,讓國內家電的價格一直處于低位運行。此輪原材料價格上調無疑給行業的發展和走勢增添了諸多的變數。不漲價,企業面臨成本壓力;漲價,終端銷量是否會受到影響?這確實需要家電廠商、品牌商權衡利弊。2021年,家電產品的價格競爭和周期波動將會是行業的新挑戰。春節過后,不少人也開始關心家電價格是否會繼續上升的問題了。
我們知道,家電價格上漲主要是受到原材料成本、管理成本、運營成本上漲的影響,而原材料成本甚至占到了總成本的70%左右。產業鏈環環相扣,在全球疫情始終嚴峻的情況下,很多需要從國外進口的原材料價格在短時間內應該不會大幅回落。若進口原材料持續緊缺,供不應求,那就意味著我國家電產品的“漲價潮”不會在短時間內平息,而且在各大家電廠商關鍵原材料已“無庫存”的大前提下,即使當下進口原材料成本有回落趨勢,短期內終端產品價格快速回調的可能性也不大。
好在2021年春節前國內突發的疫情沒有大范圍暴發,僅在部分地區出現,因此春節期間家電線下銷售所受到的負面影響相對不大,雖然價格在普漲,但在春節物流不停運、狂撒消費券等一系列有利條件下,2021年開年家電銷售整體還是比較樂觀的。常態化疫情防控階段,無論行業漲價趨勢是否會長期存在,眾多家電廠商都不能簡單地以漲價來緩解經營壓力,還應不斷優化產品結構,加大創新帶動高端產品迭代,以增加終端產品的利潤空間,弱化商品價格對簽單的影響。畢竟家電企業今后要面對的不僅僅是原材料成本上漲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