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朋展 武琳娜 尚寧寧 陳夢竹
摘? 要:海洋體育旅游是一個全新的體育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研究領域。該文從全域旅游視角下,應用文獻資料法、田野調查法等對河北海洋體育與旅游融合的發展進行研究,闡述與分析出河北海洋體育旅游的優勢和劣勢。在海洋體育與旅游產業的融合上,從洋體育項目開發、海洋體育賽事、海洋民俗體育、海洋體育文化、體育旅游人才培養方面的路徑進行闡述。
關鍵詞:全域旅游? 海洋體育? 旅游? 產業融合
中圖分類號:G80-05?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21)01(c)-0096-04
Abstract: Ocean sports tourism is a new research field of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sports and tourism industry.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gional tourism, this paper applies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to study the development of Hebei ocean sports and tourism integration, expounds and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Hebei ocean sports tourism. In terms of the integration of ocean sports and tourism industry, this paper studies the paths of ocean sports development, ocean sports events, ocean folk sports, ocean sports culture, and sports tourism talent training, and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ies for the integration of ocean sports and tourism industry in Hebei Province.
Key Words: Global tourism; Marine sports; Tourism; Industrial convergence
當下全域旅游發展如火如荼,體育產業和旅游產業都是綠色、健康的新興產業,體育與旅游相關產業的融合,不僅能夠激發體育產業的活力,也能夠為旅游行業的發展找尋新的契機。河北省擁有著豐富海洋資源環境和優越的體育人文環境,為大力發展海洋體育旅游奠定了基礎。該文是海洋體育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一次新的嘗試,同時應用管理學、經濟學、體育學、旅游學等多學科理論,以旅游和海洋體育的雙向視角切入,在全域旅游視角下將產業融合發展,致力于推動河北海洋體育旅游發展。
1? 相關概念的概述
1.1 全域旅游的內涵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區域內,以旅游業為優勢產業,通過區域內旅游資源、旅游產品、生態環境、旅游服務、政策法等進行全方面、全區域、全系統的優化和提升,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一種發展理念和發展模式。那么全域旅游的實質是全民、全景、全時、全業、全域發展旅游產業,整個地域整體規劃旅游開發與旅游相關產業的各個行業積極融入旅游產業當中,政府各部門齊抓共管,共同提升區域旅游產業發展,利用區域的吸引要素,為旅游者提供全空間、全過程的旅游產品,全面滿足旅游者的體驗。其目的就是全面提升區域旅游產業,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1.2 海洋體育
海洋體育的概念定義至今沒有確切的定義,在概括大多學者的基礎上大致可與定義為:海洋體育是利用海洋環境和資源,滿足大眾健身、休閑、娛樂需要,有組織、有目的地進行海洋文化體育活動。根據活動場所可以分為海上海洋體育、海中海洋體育、灘涂海洋體育等,根據內容目的可以分為海洋民俗體育、海洋休閑體育、海洋競技體育等。
2? 河北海洋體育旅游發展優勢
2.1 政策優勢
《中共河北省第九屆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遠景目標的建議》建議中提出,加快打造高質量沿海經濟帶,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三個努力”的重要指示要求,積極培育和大力發展海洋經濟、濱海旅游等產業。支持秦皇島黃金海岸、唐山曹妃甸區、滄州渤海新區加快發展。《河北省旅游高質量發展規劃(2018—2025年)》中提出,以全域旅游和質量強旅理念為引領,在全省構建“一圈、兩翼、五帶、多點”的全域旅游發展新格局。其中在“五帶”中提出大力發展渤海濱海旅游帶。建議和公告的提出為河北海洋體育和旅游產業的融合發展增加強有勁的動力。
2.2 區域優勢
河北沿海地區處于環渤海中心區域,河北省海岸線長487 km,其中淺海和潮間帶海域面積7 623.5 km2,海岸域面積3.57 km2。渤海是中國內海,環渤海的省份有遼寧、河北、天津、山東,遼寧海洋產業重點是遼東灣,重點發展的是大連,山東省發展海洋產業和旅游產業的重點似乎在黃海,天津在海洋發展上重點發展的是港口和海洋物流,在海洋體育旅游上涉及面不大,并且天津濱海海岸里程較短,天然海洋資源缺乏,在這種形勢下河北發展海洋體育旅游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2014年京津冀協同發展已經成為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是實現京津冀優勢互補、促進環渤海經濟區發展、帶動北方腹地發展的需要。近年來京津冀協同發展已經在多方位、多領域、多層次進行深度協調發展,那么在體育、旅游等領域的協同發展必定也會對河北海洋體育旅游發展起到助推的作用。
2.3 自然環境與旅游資源優勢
河北沿海區域有著豐富的海洋體育旅游資源,沿海可供開發利用的灘涂和鹽堿荒地3 000 km2,海洋生物多樣,山青水秀,碧水金沙,自然環境優美,擁有海洋、濕地、森林三大生態系統,具有不可多得的優質的自然環境。
秦皇島有健康之城、休閑之城、康養之都、濱海旅游圣地之美譽。有旅游勝地北戴河、南戴河、黃金海岸,歷史人文旅游老龍頭和山海關等,唐山有樂亭月坨島、菩提島、金沙島3個海島與陸地海濱隔海相望,海濱沙軟潮平,海島森林茂密,鳥語花香,猶如人間仙境。優美的自然環境和豐富的旅游資源為海洋體育與旅游產業的融合提供了發展基礎。
3? 河北海洋體育旅游發展劣勢
3.1 自然海岸環境的破壞
河北的海洋體育旅游發展主要是在海洋進行的,渤海發展海洋體育的主要的場所和資源。渤海海域面積只有7.7 km2,平均深度也只有18 m。隨著經濟發展的需要,如港口的建設、臨港產業區、房地產的開發等沿海城市進行了大量的填海造路項目,致使自然的海岸線逐漸消失或完全消失。例如,唐山曹妃甸區按照國家規劃填海造路達到310 km2,這個數據相當于黃河自然流沙填海的10年的相當量,人工填海項目的開發會使自然海岸線逐漸消失,這樣的窘況必定會對海洋體育旅游的發展帶來威脅。
3.2 沿海省市帶來的競爭
近幾年,沿海省市都在通過各種措施來加強發展海洋經濟,培育自己的特色經濟,那么海洋體育也是沿海省市發展的一項重要經濟指標。例如,國務院批復了《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規劃》,浙江省在結合國務院的要求和該省的實際,制定了《浙江省海洋體育發展規劃》。該規劃的制定目標就是抓住產業轉變機遇和產業結構發的調整這一機遇來大力發展海洋體育和相關體育,通過海洋體育與文化、旅游來帶動海洋體育健康和綠色發展。
同時,《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規劃》《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國務院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等發展規劃,這些規劃都成為沿海省市發展海洋體育所關注的經濟領域,因此河北在海洋體育旅游中存在與其他沿海地域的競爭。
4? 海洋體育與旅游產業融合路徑
4.1 開發海洋體育賽事推動全域旅游
賽事的開發和旅游是有耦合的發展聯系,賽事能夠拉動旅游發展潛在動力,同時旅游也能夠促進賽事的全方位的提高。賽事是帶動大眾旅游有著獨特的優勢,一人參賽,多人旅游,一項比賽多日,多日停留。海洋體育賽事是一種以體驗式的旅游方式,比傳統的景點旅游、人文自然旅游有更強勁的優勢。河北海洋體育賽事有賽事發展基礎,海洋賽事基礎設施比較完善。近年來秦皇島等地域舉辦了一系列的海洋體育賽事,先后承辦全國青少年帆船錦標賽、全國帆船俱樂部聯賽和國際帆板大獎賽等系列的國內外知名度的賽事,這些賽事的舉辦直接促進海洋體育旅游的發展。
在海洋體育賽事與旅游融合發展中要考慮兩者的內在聯系,充分利用河北省各沿海地域的海洋文化和節慶活動,烘托“海洋體育賽事+旅游”創新融合模式,打造地域賽事品牌,實現多元化海洋體育賽事,形成旅游內容依托賽事,賽事帶動旅游的工作思路。在河北海洋體育賽事開發中不僅要打造水域上的賽事活動。在海洋體育賽事上特別要處理好技體育與大眾全民健身的關系,要做好“競技+大眾”的雙面發展,這樣才會有更多的旅游者參與其中。
4.2 海洋民俗體育與旅游業融合
海洋民俗體育是海洋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活動又是海洋民俗體育文化的重要載體,挖掘河北的海洋民俗體育文化內涵是海洋體育與全域旅游的重要一環。在開發海洋民俗體育旅游時要正確處理好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的關系,要科學合理地開發海洋民俗體育的旅游價值與海洋民俗體育的傳承與發展。摸索出適合河北海洋民俗體育旅游的產品類型,做好海洋民俗體育旅游的產品設計,把重點放在開發多種類型海洋民俗體育旅游,在動態上著眼于增強旅游結構的 “海洋、參與、體驗”為特色的整體功能來著手海洋民俗體育的開發;在靜態上以升級現有的體育游樂園、活動中心等,在其基礎上完善各種配套海洋民俗體育設施,增設當地海洋民俗文化展館,成為旅游觀光、文化教育多為一體的功能設施。這樣不僅可以讓海洋民俗體育和旅游產業更好地融合,同時也為傳承和弘揚海洋民俗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4.3 海洋體育文化與旅游產業的融合
海洋體育文化是源于人類在海洋上的日常生產勞作中,對海洋的認識和利用上,人民大眾創造出來的具有豐富內涵的體育文化活動。體育海洋文化不僅僅在體現民族文化上的價值,同樣也在經濟價值上得到彰顯。那么,海洋體育文化與海洋旅游的融合發展是最好的體現。
在融合方面上大力塑造區域海洋體育文化品牌,著力打造品牌意識推出區域特色性文化品牌重點栽培。海洋體育旅游品牌是樹立不僅會對旅游產業帶來發展,而且也對民族的傳統文化得到了傳承,更重要的是對民族文化自信得到了有力的體現。創造性地開發海洋體育文化旅游產品,在開發海洋體育旅游產品時要注意開發、挖掘時尚的現代海洋休閑體育文化,扶持傳統的海洋民俗體育文化開拓海洋體育文化的發展空間,做到現代與傳統的融合發展。鼓勵和規范發展海洋文化旅游產品。積極引進、創新、營造,引導發展海洋主題演藝產品,進行海洋體育文化相關活動和產品開發。
4.4 完善海洋體育與旅游復合型人才的培養
人才是經濟與產業發展重要的重要保障,經濟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培養。海洋體育與旅游的融合發展必定是體育人才和旅游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海洋體育旅游人才現今培養缺口較大,不能夠滿足體育旅游發展的需要,全國僅有首都體育學院和上海體育學院兩所高等體育院校在2019年開設了體育旅游專業,截至目前還未有體育旅游專業高校畢業生,那么海洋體育旅游專業人才顯得更加缺乏。綜上所述,在海洋體育旅游人才培養培養方面,不僅要依靠專業高等院校的人才培養,還要加大相關人才的轉型,在其他相關體育專業和旅游專業人才進行適當的轉型和培訓,能夠盡快為海洋體育旅游服務。高校在人才培養海洋體育旅游人才要目標定位恰當、針對性強、精準度高的復合型人才,同時加強校企合作,充分發揮產、學、研的功能為海洋體育旅游發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 孫艷秋,安麗娜.海洋體育文化社會學分析及發展路徑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7(5):202-205.
[2] 劉傳海.我國海洋體育旅游發展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9(10):92-97.
[3] 許朋展,李立波,王玉擴,等.秦皇島海洋體育產業發展SWOT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9(9):195-196.
[4] 李海州,俞躍輝.舟山海洋體育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策略[N].舟山日報,2020-09-12(2).
[5] 張維珂,劉國忠.海洋經濟視域下青島西海岸海洋體育旅游產業發展策略研究[J].山東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6):78-82.
[6] 《中國海洋文化》編委會.中國海洋文化(河北卷)[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