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光
2021年出于防控疫情需求,各地提倡居民春節期間盡量“就地過年”,從而減少人員流動和集聚,防范疫情反彈。在此背景下,消費特征與以往有何不同?
特點一:消費內生動力增強,線上消費保持較好勢頭。2020年春節,新冠疫情突發,線上消費實現跨越式增長。2021年春節期間,雖然疫情顯著緩解,線下渠道逐步修復,但線上消費并未受到消費分流的影響,仍舊保持較高的增長態勢。這可能與國內疫情得到良好控制、企業生產修復帶動居民收入預期穩定上升、居民線上線下消費意愿均有所提升、消費內生動力增強有關。
特點二:“就地過年”帶來春節線上消費小高峰提前。通過觀察春節期間的日均消費情況,我們發現,2021年線上消費小高峰來得更早,這或許與今年返鄉人員流動下降,為親友寄送禮品的異地訂單顯著增加有關。
特點三:禮品、煙酒、珠寶首飾等傳統春節熱銷品類消費增長較快。雖然今年“就地過年”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家庭親友聚餐活動,但由于我國網絡零售和物流體系的完善,禮品、煙酒以及珠寶首飾等傳統春節熱銷品類可以通過網上郵寄方式,實現春節饋贈和傳遞。據線上消費大數據,2021年春節期間,禮品、煙酒等具有“團聚”特色的商品增速較高。
特點四:“就地過年”促進“宅經濟”與短途旅游等消費。今年居家過年背景下,與“宅經濟”相關的食品飲料、廚具、文娛、家居日常類商品春節期間消費表現突出。同時,今年跨市、跨區域“春運遷徙”和長途旅游出行下降,“本地游”、“周邊游”極大釋放。線上大數據顯示,今年本地出行/旅游消費春節銷售遠好于去年春節同期增速。
特點五:異地訂單火爆,一線城市消費表現較好。春節“就地過年”催生異地訂單需求,遠在異鄉游子通過線上購物向家鄉親朋好友傳遞春節問候。
特點六:不同收入群體的消費購買力均有回暖。2020年疫情對各收入群體均造成沖擊,其中,中低收入群體受到的影響最明顯,該群體消費能力出現一定程度的下降。去年下半年,隨著低收入群體購買力邊際好轉,消費復蘇內生動力逐步增強。2021年線上消費數據顯示,春節期間,不同收入群體的消費購買力均有恢復。相比于中高收入群體,低收入群體消費恢復情況略有不足,后續支持中低收入群體仍需要政策傾斜。
綜上,2021年中國經濟正由2020年供給端拉動的結構性復蘇轉向供需協同發力的全面回暖。春節期間,線上消費整體表現良好,顯示國內疫情得到控制的背景下,消費者信心有所修復。當然,春節消費向好趨勢能否持續,還取決于結構性失衡問題的解決,考慮到低線級城市、低收入群體、服務類相關消費恢復仍然滯后,未來做好國內疫情防控,加大服務業消費支持力度,穩定低收入群體就業與收入基本面,加快培育消費新增長點等,對于擴大內需、促進國內大循環與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十分關鍵。
上期新媒體關注度排名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 劉尚希 孫喜寧
“論財政政策的有效性——基于公共風險分析框架”
《財政研究》2021年第1期
本文認為,基于傳統分析框架評估財政政策的有效性,會導致許多風險以及風險關聯被屏蔽,造成財政政策的有效性評估落入“風險盲區”。財政政策只有有效對沖經濟、社會等各領域相互關聯的公共風險,才能真正為經濟增長注入持久的確定性。
通過考察“國際金融危機時期”和“新冠肺炎疫情危機時期”中國、美國和日本的財政政策不難發現,三者在實踐邏輯上都有意無意地遵循著公共風險邏輯。財政政策應跳出片面的經濟系統分析,基于社會大系統中的公共風險與財政風險的權衡來制定和調整,著眼于中長期力求全社會的公共風險最小化,而不只針對經濟波動,財政政策與其他公共政策的相互協調也應以此為旨歸。
1? ? 鼎新而立
2? ? 公司上市:從數量增長到結構優化
3? ? 高西慶:注冊制讓中國資本市場走上正軌
4? ? 蔡洪平:內地企業赴港上市風云
5? ? 闞治東:資本市場發展夢想照進現實
6? ? 券商激蕩:從混戰到轉型
7? ? 致敬“中國證券市場30年30人”
8? ? 堅持以市場化推進資本市場發展
9? ? 創業板十年磨一劍 市值已超11萬億
10? 資本市場30年大事記
資料來源:《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