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于“退休期叛逆”的父母什么樣?當你正在擔憂過年回不了家,沒有你的陪伴父母可能會難過時,爸媽卻正在擔憂你的回家會破壞了他們的旅游計劃;你會發現自己地位不保,他們愛家里的貓狗比愛你更多……
安享晚年,在多數人看來是父母退休后應有的姿態。每天以養生為主,以花鳥魚蟲為伴,以帶孫子為樂……一片歲月靜好。然而近年來,一個有趣的現象正在悄然發生——老了也可以叛逆地活著。退休后的老人們愛“折騰”,活力無限。網友們不禁感嘆,退休期的老年就如叛逆期的少年,有些無奈但有趣又很甜。
“叛逆”的老人,有趣又很甜
如今,一個與“青春期叛逆”相呼應,專門形容上述退休父母的網絡新詞誕生——“退休期叛逆”。指父母進入退休期后,你以為他們滿足于踏實養老,實則非常會生活。
處于“退休期叛逆”的父母什么樣?當你正在擔憂過年回不了家,沒有你的陪伴父母可能會難過時,爸媽卻正在擔憂你的回家會破壞了他們的旅游計劃;你會發現自己地位不保,他們愛家里的貓狗比愛你更多……當年,父母為青春叛逆的孩子煞費苦心。而如今,孩子卻發現父母進入“退休叛逆期”,一不留神角色對調,這種現象打破了關于退休生活狀態的固化思維,逐漸引起社會關注。
對此,市民王月冰深有感觸:“‘叛逆先從減負開始。之前我們隨時可以回去吃飯,現在要預約;之前兒子可以隨時扔到爺爺奶奶那里,現在得提前申請;之前老兩口想去看哪個親戚朋友、想參加什么宴會活動等,都會先看我們的安排而定。現在除非情況特殊,否則一切根據他們自己的時間來決定。公公甚至還列出了一個表格,都是多年來想和婆婆一起去看望的人、去觀賞的風景、去體驗的事情。兒時的伙伴、久違的摯友、夢寐以求的風景,一一去訪、去看。不僅如此,減負之后他們還要減齡。公公時常帶婆婆去坐碰碰車、旋轉木馬、雙人腳踏車。還有小孩喜歡的珍珠奶茶、外國料理等網紅食品,他們也會去嘗試,還和我們一起探討哪種比較好吃。”
王月冰說:“有一天,公公不知從哪里看到一句話——老年人要有所長,才能繼續叱咤風云。他對此很贊成,并嚷嚷著要和婆婆一起健身,要培養愛好。看到我兒子玩魔方,公公也買來大小魔方,一有時間就玩起來。漸漸地,我老公、兒子都玩不過他了。后來,小區物業舉辦玩魔方比賽,公公所向披靡,奪得第一名,為我們免了幾年物業管理費。公公還給婆婆報了一個播音培訓班,因為他知道婆婆年輕時最大的夢想就是當播音員。從此,老兩口一起線上線下學播音,還到處去參加朗誦比賽。如今的公公婆婆,穿得潮、玩得炫,活得自在,又甜又暖。”
把“退休”變成各種角色轉換的旋轉門
不少“退休期叛逆”的老人更是把“退休”變成了各種角色轉換的旋轉門。
退休前,牛藏糧是國家一級廚師、河北醫科大學食堂的“廚神”。退休后,他愛上了寫作。10年來,他寫出了45萬余字的詩歌、散文作品集《小草春秋》。他用一個普通人的眼光,從抗日戰爭寫起,一直寫到如今的國家富強、人民安居樂業,作品廣受好評。
數字鴻溝曾經把74歲的劉慶忠隔在時代那頭,他也見過身邊很多老人都因為不熟悉智能手機掉了隊。后來,以前從事科研工作的劉慶忠決定以自己的經歷幫老人學用智能手機,專門編寫了《社區居民智能手機操作指南》,還為老人講課。
截至目前,這門課程已經走進了北京市80多個社區。
全新養老觀念開創養老新局面
“退休期叛逆”現象的出現,折射出當下長輩們的生活水平和全新的養老觀念。一方面,他們的自我意識進一步覺醒,在退休之前,做父母、做孝子、做職工。退休之后,家庭美滿的他們終于可以放下重擔去為自己生活,重拾年輕的心態;另一方面,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質量的普遍提升,父母隨心所欲花式養老已經具備豐富的條件。
另外,人工智能先進技術與產品的發展,也為他們的“叛逆”提供了更多的幫助。多姿多彩的生活動動口就能實現;綜藝、電視劇隨時都能看;抖音、快手、直播這些潮流內容也是張口就來。這種便利的智能生活,讓父母的退休生活樂趣無限。
由此可見,聽起來頭疼的“退休期叛逆”也產生了積極的意義。
對子女而言,父母不再把退休后的時光用來為兒女操勞擔憂,而是把注意力放在生活本身,從某種角度上講,父母的無憂無慮便是在為兒女減負;對父母自身而言,瀟灑地開啟退休后的人生新階段,積極地接受新鮮事物,能夠不落伍,還會為自己帶來獲得感。這些趨勢無疑正在開創養老新局面,或將為未來社會養老發展帶來推動作用。
(《分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