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陽
摘要:在廣播電視當中,播音員主持人很多情況下是面對話筒和攝像機進行語言表達的,不同于日常面對面的語言交流,眼前常常沒有聽眾或觀眾。本文主要論述播音員主持人的吐字發音基本要求和能力,要求吐字準確清晰、圓潤集中、流暢自如。
關鍵詞:播音? 主持 吐字 重要性
播音和主持語言需要通過廣播電視媒介的放大和延伸才能傳遞給受眾,而在這個過程中,傳播媒介也會影響播音主持語言的效果。因此,播音主持的語言表達具有自身的一些特點,在語言發聲當中對吐字的要求也更高。
一、吐字、咬字和咬字器官
所謂“吐字”是一種傳統的比喻性的說法,就是指字的實際發音,并帶有一定強調、突出發音的重要性的意味。在一些曲藝說唱、朗誦、話劇等語言藝術的專業領域,為了突出字音發音的重要性,強調吐字的力度,吐字常常又叫“咬字”。由肺呼出的氣流通過聲帶發出聲音,經咽腔到達口腔,在口腔內受到各種節制而形成了不同的字音,這個節制的過程就是咬字的過程。口腔內對聲音起節制作用的各個部位,就是咬字器官。它包括雙唇、舌(舌又分為舌尖、舌面和舌根)、上下齒、上下齒齦、上腭(包括硬腭、軟腭)和下腭。其中唇和舌在咬字的過程中動作最積極,起的作用最大。
鍛煉咬字器官,增強唇舌力度可以通過一些“口部操”訓練來實現。如練習雙唇的“噴、咧、撇、繞”,練習舌的“刮舌、頂舌、伸舌、繞舌、立舌、舌打響”等。
二、播音主持對吐字的基本要求
播音員主持人只有掌握了正確的吐字方法,才能更好地進行語言表達,更好地傳播信息,表達思想情感。具體來講,在播音主持當中吐字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確清晰
準確清晰是播音主持語言的基本要求。準確就是指發音符合普通話的語音規范;清晰也就是字音要清楚,在媒介傳播當中很容易被聽眾辨識。語音符合規范、發音清晰能更有效地被受眾接受,提高傳播的效果。同時,播音主持語言又常常是群眾學習普通話的樣板,因此播音員主持人應該以髙標準要求自己,肖覺遵從語言規范,說好普通話。
2潤集中
圓潤集中既是播音主持語言美感的要求,也是媒介特性的要求。圓潤是指泛音豐富、悅耳動聽;集中是指聲音具有一定的“聲束”的感覺,容易被話筒拾取,電聲效果好。圓潤一部分是由嗓音決定的,一部分是由字音決定的,播音主持語言應該力求吐字圓潤、飽滿。有人形容好的吐字如“珠走玉盤”,這應當是播音主持語言追求的境界。字音集中會給人以全神貫注的感覺,更容易傳入人耳,打動人心。播音主持面對話筒,如果聲束集中,用較小的氣力就能收到較好的電聲效果,可提高語言發聲的效率。
3暢自如
流暢自如是對發音的總體要求。流暢是指字音的銜接轉換不生硬,語流自然、輕松、和諧;自如就是聽感上肉然、熟練,沒有刻意、呆板、機械的感覺。這里提出吐字“流暢自如”主要是針對兩種情況而言的:一是在吐字訓練中,只練字音而忽略了字音和語流的關系,導致語流有“字化”的傾向;二是在播音主持實踐當中,咬字過狠過死,使得播音主持語言帶有明顯的雕琢痕跡,聽起來吃力且不自然。須知,播音主持語言雖具有一定的藝術性,但與舞臺表演等藝術的語言相比還是有較大差別的。播音主持語言是與人們進行現實交流的語言,其夸張變形的空間要小得多,不能脫離真實的生活語境。因此,經過嚴格訓練的吐字技巧最后必須要返璞歸真,完全化人自然、生動的語言表達之中,追求“不工之工”的境界。
三、吐字清晰、圓潤和集中的問題
一個字的字音要發得清晰,就要強化與其他字音的區別度,區別度越高越清晰,因此聲、韻、調都要相應強化。要發得圓潤,就要使得韻母樂音更加豐滿,泛音更加豐富。吐字集中才能有效地改善、調節語言的聲音效果,要做到吐字集中就要使得字音的發音位置相對集中、穩定,在發音過程中要學會加強口腔控制以及唇舌力量的集中度。
聲母的發音對于字音的清晰度影響較大。增強聲母發音的力度可以增強輔音的響度,使得聲母之間的區別更明顯,從而增強字音的清晰度。同時也需要注意,聲母多數為不悅耳的噪音,噪音過強容易刺耳,因此聲母的力度還需要適度。聲母發音大多與氣流的阻礙和突破有關系,因此要聲母清晰而又不刺耳就需要控制氣息和成阻力度的關系。
韻母的發音關系到吐字的清晰,更關系到字音的圓潤。元音的清晰岡潤與口腔的開度有較大關系。口腔開度大,舌在口腔中的活動距離就越大,元音就容易發得清晰、飽滿。對于單元音韻母來說,舌位低會使a音更清晰、更響亮,由于帶有a音的音節數量較多,a音的發音效果會直接影響語流的聽感;對于復元音韻母來說,口腔開度大,容易擴大舌位動程,使得復韻母更加清晰圓潤。因此,韻母的發音要特別注意口腔開度和舌位動程。
漢語是聲調語言,發音過程中適當擴大聲調的幅度可以使得字音得到強化,同時也增加了字音的清晰度。發音越慢,越需要增加聲調的幅度,否則字音就會顯得拖沓。這個道理不難明白,假如把一個字的規則發音看成是一個正方形,橫向是時長,縱向是聲調變化的幅度。如果我們只在時長上延長,聲調幅度不變,那么我們會得到一個長方形,字音的形狀改變了,發音也變得不規則了;而如果我們在時長上延長,同時在聲調幅度上也擴大的話,那么我們則有可能得到一個擴大了的正方形,即字音的形狀沒有變化,發音仍然是規則的,只不過是擴大了、強化了而已。所以適當增加聲調的幅度,可以強化字音,還可以在不改變字音規則的同時,增加吐字的清晰度。
吐字集中也是播音主持語言的一項重要要求。所謂吐字集中在聽感上是指字音清晰、明確、集中,能形成一定的聲束;在口腔狀態的感覺上是指發音位置準確、發音力度集中。播音員主持人的語言是通過話筒轉換成電聲傳播的,對于電聲傳播來說語聲的音量意義并不大,而音色、音髙卻更有價值,吐字集中可以有效地改善、調節音色。很多播音員面對面講話的時候,你不覺得他的聲音有什么,但是通過話筒傳出來的聲音卻顯得非常洪亮、大氣,有時候甚至判若兩人。這主要是由于他們掌握了話筒前語言發聲的基本規律,善于運用發聲技巧,使得吐字非常集中,提高了話筒拾音的效率,再加上氣息、共鳴等元素的配合,有效地改進自己的電聲形象。要做到吐字集中,就要在吐字的過程中加強口腔的控制和唇舌的力度。
結語
學習吐字歸音可以幫助我們實現播音主持對吐字的要求,使音節發音飽滿圓潤。注意在不同語體和話語方式當中,吐字狀態的變化和調整。練習吐字的時候,要注意下功夫提高吐字的工整度,使用的時候,要結合不同的稿件靈活變化。
參考文獻:
1.徐恒:《播音發聲學》,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85年版。
2.張頌主編:《中國播音學》,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