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市麓山國際實驗學校 謝 涵 長沙市雷鋒學校 陳睿祺
圖1 省賽現場
2020 年11 月中旬,我們參加了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大賽(簡稱NOC 大賽)湖南省賽。我們選擇的項目是高中組智能機器人工程任務挑戰賽,雖然前期做了很多準備工作,但在比賽現場,我們仍然狀況百出。
智能機器人工程任務挑戰賽共有4個以北京冬奧會為主題的任務,需要參賽者共同協作完成,只有在清障機器人把路面障礙清除之后,運輸機器人完成運輸任務才能有效得分。在訓練時,我們必須把比賽中可能出現的24種路線都考慮到。最讓人頭疼的是,比賽用的機器人由于安裝了光電傳感器,受光線的影響很大,而比賽場地是室內籃球館,陽光剛好能射進來!
于是,我們不得不將巡線的基準值調低。但如果將基準值調得過低,就會導致運輸機器人過斷橋斜坡時前端的光電傳感器翹起來,這樣光電傳感器接收反射回來的紅外光較少,機器人就會誤判為已到黑線處而提前進行取貨的任務——這的確考驗我們的耐心和細心!
這時,指導老師根據之前帶隊參賽的經驗,讓我們依照廠家的裝配圖紙對兩臺運輸機器人和兩臺清障機器人做創新性的改進。比如,讓其中一臺運輸機器人的光電傳感器比其他三臺機器人的低5 毫米,加強其在巡線轉彎時對陽光的抗干擾能力。在這之后,我們又將另外三臺機器人的光電傳感器都改低了5 毫米。
最后,我們拿到了省賽的一等獎,還獲得了代表湖南省參加國賽的機會。
為保證程序運行穩定,每一個任務都做到快、準、狠,在國賽中取得好成績,我們又強化訓練了3 個星期,終于迎來了12 月5 號到6 號在美麗的海濱城市——山東日照舉行的第十八屆NOC大賽。
12 月6 日13 點,高中組項目的比賽正式開始。抽簽時,我們兩支參賽隊一隊抽到了第一支簽,另一隊抽到了最后一支簽。而賽前公布的比賽任務是我們平常訓練的24個任務中最難的一個。
更讓人擔心的是,抽到一號簽的隊伍在調試運輸機器人時運行正常,可正式測試時,由于場地器材和我們之前訓練的場地并不完全相同,導致運輸機器人在通過路障時,前面的光電傳感器被卡住了一段時間,進而導致清障機器人在完成清障任務后與運輸機器人相遇了。第2 次測試時,由于清障機器人轉彎不穩定,導致出現異常,結果沒有拿到滿分。
看到這種情況后,抽到最后一支簽的我們心里真是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畢竟這是團隊項目,隊友的任務未完成,我們就很難完成接下來的任務。
終于輪到我們上場了。隨著裁判一聲令下,我們同時按下啟動鍵。結果卻令人意外,程序運行非常穩定,我們順利地拿到了滿分。
比賽結束后,我問隊友這是怎么回事,隊友得意地說:“你沒看見我在正式測試前讓清障機器人空轉嗎?目的就是讓它在巡線轉彎時更穩定。”這時我才想起指導老師曾跟我們說過:“如果機器人剛充滿電,出現巡線和轉彎時好時壞的情況,可適當地放電,這種方法對清障機器人的效果更明顯。”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次的省賽和國賽都是對我們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能力的一次很好的鍛煉,這是在課堂上、書本上學不到的。
圖2 長沙市雷鋒學校代表隊參加2020 湖南省中小學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大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