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琰蕙,席亞蘭,王平平,秦麗娟
(甘肅農業大學理學院,甘肅蘭州730070)
改革開放以來,甘肅省經濟取得了快速發展,城市和鄉村的發展水平差距也逐漸拉大,這種差距是影響社會穩定的主要因素,過大的城鄉發展差距已經成為甘肅省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阻力。因此,研究如何縮小甘肅省城鄉發展差距顯得尤為重要。
厲以寧認為,適當的收入差距能夠促進經濟的發展,但是不合理的收入差距會有礙于經濟的發展[1]。吳敬璉認為我國收入差距有著不合理的一面,不利于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呼吁政府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不僅要重視效率,更要重視公平[2]。從政策層面分析,城鄉收入差距既由原有體制下的政策慣性所引起,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也因為新出臺政策的影響而不斷擴大。馬曉河[3]分析了導致我國城鄉收入差距拉大的宏觀政策,如積極財政政策的頒布,造成了低收入群體和高收入群體的機會不平等;向城市偏斜的金融制度和政策,使農民貸款無門,極大地限制了農民的發展機會和增收空間;教育、醫療保障的改革并沒有使農村受益[4]。
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是一個重要的社會問題,因此對造成城鄉收入差距的影響因素進行探討顯得極為重要。本文運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了導致城鄉差距的主要因素,最后結合研究結果對甘肅省城鎮與農村各自的發展提出了相關建議。
本文以《甘肅發展年鑒》的數據為依據,通過計算選取了16 個反映城鄉差距的指標,包含經濟、生活、基礎設施、社會服務4 個方面的內容,構建了甘肅省城鄉差距綜合評價指標體系(見表1)[5]。

表1 甘肅省城鄉差距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本文在使用上述方法構建指標體系、收集樣本數據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影響城鄉差距的主要因素。
從2005—2017 年城鄉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對比可以看出(見圖1),城鄉居民的收入差距在不斷擴大。根據甘肅省城鄉恩格爾系數對比發現(見圖2),居民的生活水平一直在提高,城鄉居民的生活水平差距在2006 年達到最大,恩格爾系數相差12.2。在2013 年相差最小,差距僅為0.26,城鎮居民的生活水平變化幅度不大,一直到2015 年才顯著提高。

圖1 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

圖2 城鄉恩格爾系數
運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累計方差貢獻率,由表2 可知,兩個主成分的累計貢獻率達98.38%,幾乎能解釋16 個變量的所有信息,將兩個主成分分別記作f11、f12,并得到因子得分函數以及主成分函數f1。

表2 累計方差貢獻率
根據主成分得分函數計算出總得分,由總得分的大小來確定各因素對城鎮和農村發展影響的權重,進行排序可得表3。

表3 城鎮和農村影響因素排序
結果表明,影響城鎮發展的主要因素是財產性收入、居住以及交通通信,影響農村發展的主要因素是經營性收入、財產性收入,造成城鎮與農村發展差距較大的主要因素有交通通信。
由城鎮與農村發展的影響因素對比圖可知(見圖3),影響城鎮發展的主要因素有財產性收入、生活消費支出、居?。挥绊戅r村發展的主要因素有經營性收入;造成城鎮與農村發展差距較大的主要因素有財產性收入、交通通信、居住[6]。

圖3 城鎮與農村發展的影響因素對比
努力消除城鎮與農村各種制度性的差異,使市場要素的各項信息在城鄉之間完全流通[7]。整體推進社會各項體制的改革和完善,建立一個公開、公平、公正的城鄉一體化競爭體系,讓身在此環境下的社會各界人士通過自身努力去激發社會的活力和財富創造力,進而完善市場交易規則,建立合理化勞動力市場[8]。
政府應當扶持農村特色產業,擴大對綠色有機食品的投入,完善農村市場交易信息公開化服務體系,解決農民的疑慮,避免因虛假信息而造成的財產損失。同時,發展區域非農產業和農村工業,促進民營經濟的增速,并聯合鄉(鎮)企業加快產品結構的調整步伐[9]。將重點放在資源開發、農畜產品加工和農村第三產業上,引導企業發展能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小、科技含量高的新技術產品[10]。
鄉(鎮)政府應鼓勵商戶向多種經營模式發展,以優惠政策為輔助,適當減免必要的費用。進一步提高基礎設施水平,加速完善相關服務體系。小城鎮建設應將主導產業作為重點培育對象,因地制宜發展各類綜合性和專業性強的商品批發市場,積極探索建立城市農村經濟互幫互助的可持續發展機制[11]。只有這樣才能使城鎮經濟水平提高,使甘肅省的小城鎮真正得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