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美芳,陳 媛,雷愛華
(湖南女子學院 商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1)
農產品國家工業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原材料,不僅支撐著國家工業的長期穩定發展,更是我們廣大人民群眾幸福生活的物質保障。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務院現已批準長株潭城市群為國家“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這使得長株潭地區的農產品市場對農產品供應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渠道問題在整個農產品供應鏈中尤為突出。本文提出線上線下協同的策略推動農產品供應渠道發展,有效地整合供應鏈上的各個環節,實現對產品、服務的高效管理。
長株潭農產品的種類繁多,規格不一,每一種農產品的保存和運輸標準都各不相同,且農產品作為一種不可量化產品,想做到統一的質量和包裝保存標準相對困難,同時缺乏農產品質量界定標準方面的相關文件和監管政策,而由于成本及觀念因素,農戶對于其產品的包裝往往就地就近取材,一般儲存于自建的倉庫或者家用冰箱,對農產品監控質檢力度不夠,以上都阻礙了農產品質量標準化的進程。
在長株潭地區農產品渠道的發展中,在農戶、商家和消費者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長株潭地區的農戶普遍是個體勞作,缺乏必要的生產、經營組織,文化素質又普遍較低,不會使用當前廣泛應用的計算機、互聯網等信息手段,農戶很難獲得并確認農產品快速變化的價格、多樣的銷售渠道等關鍵信息,因此農戶難以獲得農產品的競爭優勢。與農戶相比,商家的市場競爭力更強,他們往往會對歷年的農產品需求量、需求價格進行分析,并會進一步預測來年農產品的價格。因信息不對稱,農戶不能確定市場的供需量和農產品價格等的變化,導致了農戶增產不增收、農產品滯銷等一系列資源浪費問題。
當前,長株潭地區各農產品市場都已建立了有自己的信息網,但是農戶要整合不同農產品市場的信息網存在很大困難,信息獲取的效率很低,這些信息網沒有發揮出真正有效的作用。以長沙紅星大市場為例,2019年柚子價格相較于2018年,市場價格平均下降1.2元/公斤,但是薄利卻未帶來多銷,這說明無論是農戶對市場信息把握不夠,因為對市場信息的分析、傳送能力不夠,使信息不能及時到達農產品流通環節中的各主體,造成巨大的資源浪費,因此農戶、批發商和零售商等之間信息不完全、不對稱的情況亟待解決。
“小規模、分散化”農戶經營是我國農業的一個顯著特點。作為供應鏈上游的農產品提供者的農戶數量龐雜,規模較小。長株潭地區農戶經營較分散,導致了農業市場化的制度需求和現行制度供給滯后的矛盾,進而加劇了生產個體與市場整體之間的矛盾。據調查,由于農戶主要采取了分散化經營模式,農產品分散在鄉村的各個角落,批發商和零售商上門詢價、議價、交易的時間段從一天至幾天不等,因此訂單到達的時間段非常分散,同時批發商和零售商農產品訂購數量又各有不同,使得農產品的運輸和配送成本非常高。與此同時,農產品的生產往往具有明顯的季節性特征,而對農戶物流經營卻需要持續才能生存,這種生產的季節性與經營的連續性存在著天然的矛盾,處理不好往往會造成脫銷或浪費。

圖1 分散經營的供應鏈管理模式
作為“兩型”社會建設綜合改革試驗區,長株潭一體化發展既存在挑戰更是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但由于長株潭三市農產品市場經濟特點各具差異,條塊分割、行政干預以及長株潭三市農產品政策法規的不統一,且根據不同現狀而制定的經濟政策和發展戰略也都不相同,因而長株潭三市在進行農產品市場資源整合、城鄉統籌、農產品調整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等方面存在不少問題,為了實現長株潭三市農產品之間的雙向流動,以及流暢實現農產品生產、流通加工、運輸、儲存、裝卸、包裝、搬運、配送和信息處理等長株潭農產品區域一體化功能,從而減少物流成本。因此,在長株潭地區建立一套有效的運行機制與協調制度推動長株譚農產品區域一體化至關重要。
為提升長株潭農產品供應能力,本文提出可構建農產品供應渠道線上線下一體化模式以提高產品流通效益,達到優化長株潭農產品流通體系的目的。在線下,通過整合實體店資源,實行“輕物流+城際物流”相結合的線下模式,以整合流通渠道為突破口,提高長沙服務株洲、湘潭的功能,實行物流雙向對接,建立長株潭農產品合作平臺,將不同類型的物流服務之間和同一物流服務里面的節點進行智能化的打通。同時,在線上建立商品、信息、會員等多個管理模塊的電商平臺,將長株潭各個物流主體鏈接起來,優化商戶農戶注冊流程、提升消費者訂單流程和后臺訂單處理流程速度、優化選品流程等,最大限度完善售后流程,提升線上服務,打響品牌化。
針對農產品市場在長株潭地區不相協調的問題,本文提出實行“輕物流+城際物流”相結合的線下模式。充分發揮省會長沙的作用,以整合流通渠道為突破口,提高長沙服務株洲、湘潭的功能,實行物流雙向對接,建立長株潭農產品合作平臺。
“輕物流”涵蓋了運輸、倉儲、裝卸、包裝、搬運、配送和信息處理等程序。長沙、株洲和湘潭作為三個緊密聯系又相互獨立的農產品市場,依照物流行業“因需而變”的要求,可在城市內部建立多渠道訂單管理系統。根據商品的種類、配送速度、配送成本、庫存量以及依據客戶信息優先和送貨地址等多方面因素,按照多渠道訂單“統一歸集和分配”需求,對該城市的內部訂單實行統一管理。將訂單從各個分銷渠道的接觸點采集到系統,實現歸集,便于統一處理所有的訂單,優先來實行城市內部的最優及就近農產品配送。
“城際物流”將“輕物流”優化后的長沙、株洲、湘潭定為不同地區的密集節點,對各節點之間的農產品進行集中配載。長株潭作為湖南省的經濟核心區,彼此之間地域相近,人口流通頻繁,菜品風味相似,同時三地又都具有其地方特色的農產品,如株洲茶陵的大蒜、湘潭的磨皮白蓮、長沙寧鄉的花豬等。因此,在人口密集、流通量大的農貿市場設立節點的同時,還可在當地設立特色農產品的專用節點,這樣不僅提高各地特色農產品的知名度,改變特色農產品在市內自給自足的傳統流通模式,還加深了長株潭農產品市場的融合度。
參考配送范圍、配送方式、配送半徑及配送載體等多個因素,將貨運順風車、零擔專線,同城貨運等不同類型的物流服務進行智能化融合,使農產品在三地運輸流通過程中減少有車無貨、有貨無車、空車返回、半截浪費等現象,實行統籌選擇和優化組合。
在線上電商平臺上建立商品、信息、會員等多個管理模塊,將長株潭各個物流主體鏈接起來。商品管理模塊從品牌、類目、屬性管理著手,后臺及時管理農產品上下架信息、商品信息即時更新等,同時優化搜索引擎設計,調整目標網站的“內容”及“結構”,讓目標網站達到自然搜索排名優勢的操作。
信息管理模塊通過對信息的整合傳輸到線上平臺,有效預測未來需求及提供供給,減少農產品不必要損耗;線上電商平臺價格管理有效控制市場價格,避免惡性競爭以提高生產者更大的收益;訂單管理模塊中從后臺要能及時獲得訂單列表、管理農產品收發貨狀態等,前臺能進行生成、取消、獲取詳細信息訂單,并能與支付管理相結合。
基于移動終端與5G技術實現會員管理,可以及時記錄會員的消費次數、每次金額,進一步可基于大數據技術分析會員的消費行為、個人消費偏好等有效信息,基于此,可為未來農產品的生產計劃、布局調整提供相應參考。
同時優化商戶農戶注冊流程、提升消費者訂單流程和后臺訂單處理流程速度、優化選品流程,針對長株潭地區特色農產品建立專門板塊,以刺激新老消費者的消費欲望;在其網絡頁面中能夠清晰準確找到所需最好的商品、后臺進銷存全套供應鏈流程、財務管理流程、最大限度完善售后流程,提升線上服務,打響品牌化。
在信息經濟時代,傳統的農產品流通模式弊端日益顯現,因此,用互聯網大數據的思維去支持農業進行改造、升級和優化,構建線上線下一體化發展模式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