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卓琳 劉人境 劉 寧
1.西安醫學院研工部,陜西西安 710021;2.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陜西西安 710048;3.西安醫學院學工部,陜西西安 710021
為加快推進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改革,2013 年,教育部、原國家衛計委共同組織實施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試點。其教育培養過程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簡稱“規培”)并軌,即學生在三年碩士學習期間通過臨床規培,在畢業時達到學位授予要求且通過規培考試,取得畢業證、學位證、規培證、職業資格證等四證。臨床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雙軌合一培養模式在節約時間、人力、物力成本的同時,也滿足了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生研究生的臨床實踐需求[1],加快促進了我國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改革。從學生培養過程和教育模式來看,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是以學生應用能力和醫師職業技能為主線,培養的高層次應用型醫學人才。要求學生不僅要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理論知識水平,更要具備包括臨床知識、實踐技能等方面的臨床綜合能力[2]。然而,專業學位研究生從入學到畢業幾乎所有學習時間均在規培醫院,給高校學生日常管理帶來很多困難,尤其是研究生黨建工作帶來全新挑戰。
新時代背景下,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取得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堅定不移堅持黨的領導、加強建設,將黨建優勢轉化為發展動力,為創新國家做出貢獻[3]。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中國共產黨以黨建的政治優勢確保“舉國體制”的制度優勢,奪取抗疫勝利[4]。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人才質量關乎國家發展。研究生作為國家高層次人才隊伍,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決定力量,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國家的核心競爭力。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與普通學生不同之處在于他們目前不僅屬于在校研究生,同時在醫院也是臨床醫生的角色,未來走向工作崗位,需承擔救死扶傷、治病救人的重任,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培養堅實的專業技能,以滿足社會發展需要。臨床醫學碩士研究生的培養目的在于為黨和國家培養合格的醫療衛生人才,其工作內容包括:高尚的醫德、優良的醫術、科學嚴謹的態度、吃苦耐勞、無私奉獻等。這些均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息息相關,持續加強他們思想政治教育,強化醫德醫風建設,做到心中有人民,心中有大愛。一名合格的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應該將自己所學致力于服務群眾、奉獻社會,做人民靠得住的醫療衛生人才。“德”“術”結合,以思想政治教育為引領,提高研究生黨建教育水平,不斷挖掘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成長的內生力,提高人才質量,加強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高校作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戰場,對學生的個人價值形成有一定影響,關乎社會主義建設者的培養大計。醫藥類院校是培養醫療衛生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據地,是實現“健康中國2030”的有力保障。新時代發展下,應持續加強高校黨建工作,把抓好學校黨建、做好學生黨員思想教育工作作為治學辦校的基本功。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我國高等教育肩負著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務,必須堅持正確政治方向。他強調高校要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工作的中心環節,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讓學生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5]。有學者對高校黨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及立德樹人之間關系進行研究[6-7],強化學生黨建落實立德樹人。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今天,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以解除人類病痛為使命攻克醫學難題,高等院校應在著力提升醫學生“術”的同時提升其“德”的建設,以黨建為引領,把握新時代社會發展需要及高等學校教育使命,做好新時代人才思想政治工作,培養又紅又專的為人民服務的醫學生,落實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 年6 月27 日給復旦大學《共產黨宣言》展示館黨員志愿服務隊回信中強調“面向未來,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我們更需要堅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奮斗”,并明確要求廣大黨員“在學思踐悟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奮發有為中踐行初心使命”[8]。加強青年一代黨員教育,有利于他們堅定理想信念,實現人生遠大抱負。青年是民族和國家的希望,而“理想信念是奠基石,是擎天柱”[9]。為人民服務不僅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也是踐行和繼承中國傳統文化的具體表現,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不僅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發揚者,更是醫學精神的傳承人,其是以培養守衛人民生命健康的合格醫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以中國共產黨優良品質引導學生行為,特別是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堅持無私奉獻、不求回報,作為人民服務的白衣天使,不忘醫學初心,牢記為人民服務使命。弘揚中華民族偉大光榮傳統,將個人成長成才融入到祖國發展中,使之在新時代閃耀時代光輝。
研究生教育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最高層次,研究生群體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生力軍。其整體年齡偏大,特別是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經過本科5 年臨床學習后部分學生先就業后考研,政治素養參差不齊,存在群體來源多元、個性獨立、思想復雜等特點[10]。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入校后,學業、科研任務較重,學校、醫院考核及就業的導向要求更強的學術科研能力,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學生投入到業務工作中的精力、時間,對服務人民的意識弱化、淡化,主動學習意識淡漠。曾雯等[11]通過問卷調查,了解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職業壓力,其中60%以上學生表示“有較大壓力”,壓力源主要來源于科研和臨床輪轉。繁重的學業規培和科研任務使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黨員參與黨建活動、學習黨的理論知識的積極性不高,對參加黨支部開展的會議或活動存在消極懈怠的態度[12]。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人才培養目標中要求學生不僅要在3 年研究生期間完成高等院校普通專業研究生學習任務,還需要完成住院醫生規范化培訓,而醫院承擔學生全部的規培任務,要求學生系統扎實掌握規培任務,對業務工作考核較為嚴格,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學生黨建工作,現實中部分學生面臨較重學業科研負擔的同時有時也會承擔經濟負擔和就業壓力,多重壓力之下學生會淡化自己黨員身份、認為理論學習、黨日活動等不能給自己帶來額外的回報,出現黨性意識淡漠,主動學習動力不足。為此,應該加強黨員同志多讀經典理論,在經典中汲取力量,采取個人自學、集體討論等方式改變認知,另外也可以結合跟隨導師在扶貧、志愿服務過程中個人親身感受,增強對中國共產黨的認同、增加信仰,從思想上先行一步,帶動行為改變,努力為健康中國貢獻自己力量。
《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見》(教思政〔2010〕11 號)中指出:“要大力加強研究生黨建工作,加強研究生基層黨組織建設。”西安交通大學黨委書記盧建軍曾說道研究生黨支部建設關乎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貫徹落實,關乎研究生培養質量提升,關乎校園和諧穩定,是發揮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體作用的重要組織依托[13]。然而,在推進和提高研究生黨建工作的過程中,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黨建工作舉步維艱,其黨建工作既有高校研究生黨建工作的普遍特性,又有其臨床醫學生流動性強、學生分布廣等自身獨有的特點。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目前仍按照年級或專業來設立黨支部,支部書記由校本部教師擔任,這種模式對以規培醫院為業務單位的研究生來說存在諸多問題,支部書記與學生黨員不能經常性進行面對面交流,有需要的時候也是通訊工具進行,不能深入了解學生思想狀況,支部成員學習活動時間很難統一,理論學習內容和學習質量無法保障,對開展爭先評優活動效果也難以評價。宋曉東[14]通過問卷調研的方式了解研究生黨支部設置存在的合理性不夠、作用不明顯、監管不到位、考核機制不健全等問題。毛羽等[15]發現新時代研究生黨建工作存在工作責任落實不到位、“重發展、輕教育”等現象。這種支部設置不僅使同年級學生黨建工作難以保障,對整個研究生黨建工作同樣存在教育管理難度大的問題。集體學習內容難以統一、主題活動時間不好協調、談心談話地點不便利等。
黨員思想建設是黨務工作的難點和重點[16]。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黨組織關系在學校并未在醫院,由于“身份”問題,學生有時候無法完全融入醫院的黨建活動中。醫院認為研究生的黨組織關系在學校,管理教育責任在支部書記和輔導員,學生在醫院僅僅是完成33 個月規培,主要以提高臨床技能為第一要務,完成規范化培訓。業務工作繁忙且并無專門指導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員對其進行理論教育指導,對研究生黨建工作不重視,導致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黨建工作難開展、難長效。另外,學生進入醫院學習,面對環境更加開放、復雜,接受教育的模式也與在校時期不一致,學生身份不止是醫學生,很多時候會是一名“醫生”。他們的思想特點、角色定位等與在校時期比較發生很大變化,特別是為人民服務意識不夠強烈。王建敏等[17]學者在研究中提出醫學生進入臨床階段職業精神有待提高,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不夠凸顯等問題。在新時代社會主義建設征程中,以黨建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顯得尤為重要,盡管學生群體和醫生的管理教育重心不同,學生也時常因為“身份”問題而沒有歸屬感。但是在育人過程中,可以成立聯合黨支部的形式,將理論教育評優評先等融入到醫院組織生活中,共同做好學生黨建工作。
基層黨組織是黨在高校一切工作開展的基礎,是高校開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最有力的抓手及重要組織依托。《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指出要加強高校基層黨建工作,建立健全高校基層黨組織,加強教師黨支部、學生黨支部特別是研究生黨支部建設,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18]。以樣板支部帶動其他支部,以先進黨員的標桿作用影響其他同學。開展研究生黨建雙創活動進一步豐富和增強研究生黨建活動,同時也是培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新人的重要力量[19]。可以打破傳統以年級為單位的黨支部,成立以規培醫院為單位的支部,導師不僅是學生的學業、科研導師,同時也是思想導師,建立聯合黨支部,學生關系歸屬于導師所在支部,實現黨建學術雙向指導,在充分發揮學科引領作用下提高支部活動效果,增強支部凝聚力。另外,支部建設、學生黨建也可按照學生日常管理一樣進行,組織關系仍然在學校,支部隸屬學校,學生在雙重身份下遵守雙重管理制度,醫院、學校共管共育。互聯網的發展對新時代背景下學生黨建活動帶來新的載體,特別是因地理空間等因素限制的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可以通過釘釘、騰訊會議等形式進行理論學習,也可以在學習強國等平臺進行網絡答題,參與黨建知識競賽,在微信公眾號開設黨建專題欄目,通過投稿、有獎競猜等活動提高黨建活動的參與度,提升理論學習水平。
除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外,高校還可以通過發揮輔導員向心力作用,提高學生黨建工作水平。輔導員作為研究生黨員教育的主干力量,是研究生黨建工作的具體落實者和引領者[20],在學生日常教育管理及黨建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新中國建立后,黨和國家領導高度重視高等教育事業發展,逐步確立了政治輔導員制度[21]。時代發展背景下,我國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教育階段,高校輔導員角色也在發生改變,他們不僅是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同樣也是教學、科研工作者。但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核心位置從未改變,始終位列一切工作之首,具有引領、導向作用。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因為培養模式的原因,入校后很快下基地,學生和學校老師的天然鏈接并不緊密,對學校的歸屬感不強,除了有需要的時候會聯系老師之外其余時間均在醫院,時常感覺自己不屬于學校。很多同學盡管在一個班級但三年研究生生活后還存在相互不認識等現象。為做好黨建工作及日常管理工作、提高班級凝聚力和向心力,輔導員可以加強規培基地走訪,建立談心談話制度,克服學生因客觀條件不能集中學習的困難,使黨建工作主陣地從學校轉移至學生規培基地,走進學生平時學習的場所、走進宿舍等及時了解學生思想、生活及工作等情況,將日常業務工作與學生黨建工作相融合,與規培基地協同育人的同時做好黨員發展、教育及監督等工作,及時加強溝通反饋,實現業務黨建雙促進。
臨床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一方面屬于學校,更多在于規培醫院,導師作為研究生培養的第一責任人,肩負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責任。引導和幫助研究生成長成才的過程中不僅要培養優良的學術道德能力和嚴謹務實的科學精神,還要幫助其堅定理想信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22]。《教育部關于全面落實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的意見(教研〔2018〕1 號)》中指出,要明確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質,增強研究生社會責任感等[23]。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學習期間在不同科室輪轉,導師在學習期間不會改變,可將學生黨建工作融入到導師團隊的科研學術活動中,一方面提高學生臨床技能,一方面加強黨性修養,提升學生黨建工作水平。讓導師參與指導研究生黨建工作,將思想政治工作貫穿導師的教育教學全過程[24]。導師在傳道受業解惑過程中,將樹人與立德結合起來,潛移默化、潤物無聲式將中華傳統醫德及黨員優秀品質傳遞給學生們,有效發揮其思想政治育人功能。北京宣武醫院作為首都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培養發展學生黨員過程中創新性采用研究生黨員征求導師以及其他人意見書[25-27]。有學者創新性提出大學附屬醫院機關黨員帶班制度,一方面強化醫院黨建育人成效,同時增強班級、學生凝聚力和歸屬感[28-30]。醫院除了發揮導師育人、機關帶人等,還可以通過打造學堂育人,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與平時培訓、研討相結合,提高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在構建育人系統中,醫院可將研究生的黨建工作與專業培養結合起來,讓學生跟隨導師下鄉義診、參與疫情防控等工作,感受人民群眾對醫療的需要,增加學生奉獻意識,在黨員主題教育活動中,邀請抗疫前線醫護人員為黨員同志做分享交流,老黨員為年輕黨員講述共產黨員的擔當與使命,不僅增強學生對醫生這一職業的認同感,更是加強對共產黨員這一身份的認同。
三方協同,以支部建設為陣地,以輔導員和導師為抓手,形成育人合力。醫院和學校在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黨建工作中共同攜手、各自根據其育人特點和現實情況開展形式多樣的黨建活動,創新工作載體,同頻共振,降低學生因“身份”問題產生的歸屬感缺失、認同感不強等問題,減少他們在黨建工作、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分裂,共同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醫療衛生事業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