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悅
在2020年12月1日舉行的第23屆東盟—歐盟外長視頻會議上,東盟與歐盟宣布升級為戰略伙伴關系。這體現了雙邊關系的持續向好,也彰顯了雙方維護多邊主義的強烈意愿,是繼《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成功簽署之后多邊主義的又一次勝利,雙方合作將駛入快車道。
1977年歐盟成為東盟對話伙伴,1980年3月7日簽署的《東盟與歐洲經濟共同體合作協議》是雙邊關系機制化的標志。此次關系升級使歐盟成為東盟的第八個戰略伙伴。
在40多年對話伙伴關系發展歷程中,雙邊關系穩步推進。2007年是取得實質性進展的一年。當年召開的第16屆東盟—歐盟部長級會議通過了《紐倫堡宣言》,雙方釋放了推進更緊密合作的信號。歐盟在會議上表示愿意利用自身經驗幫助東盟實現一體化目標,并在制定東盟憲章和推動地區一體化方面提供幫助。歐盟還提出推進歐盟—東盟跨地區貿易啟動計劃,表示愿意在世界貿易組織(WTO)框架下與東盟進行自由貿易協定談判。
2012年7月,歐盟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成為加入該條約的首個區域組織,這是雙邊關系密切的又一里程碑。2012年發布的《加強東盟—歐盟伙伴關系的斯里巴加灣市行動計劃(2013~2017)》,將雙邊合作拓展到政治安全、經貿和社會文化的更廣泛領域。
2014年歐盟開始尋求深化與東盟合作。雙方在2014年召開的歐盟—東盟部長級會議上表達了提升雙邊關系的意愿。2014年10月,雙方召開了自2007年以來的首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2015年5月,歐盟委員會發布題為“歐盟與東盟:戰略意義的伙伴關系”的聯合通訊,內容涵蓋自由貿易協定談判、互聯互通、單一市場、民航協定談判、推進東盟一體化、氣候變化等非傳統安全領域合作,為提升雙邊關系提供了具體合作框架。2016年歐盟成立駐東盟使團,雙邊關系又向前邁進一步。在2019年舉行的第22屆東盟—歐盟外長會議上,雙方就提升為戰略伙伴關系達成原則性協議。

2020年12月9日,越南主持召開第14屆東盟國防部長會議,歐盟高級代表首次應邀參加。
在第23屆東盟—歐盟外長視頻會議發表的新聞聲明中,雙方將關系定位為“全面、多層次且具有活力”。在政治安全方面,歐盟通過積極參與東盟地區論壇、東盟—歐盟部長級會議、高官會議、跨國犯罪高官會議+歐盟、東盟—歐盟海上安全合作高層對話等機制平臺與東盟開展溝通與合作。歐盟是東盟第三大貿易伙伴,2019年雙邊貿易額達2806億美元;同時還是東盟第三大外國直接投資來源地,2019年歐盟對東盟總投資為162億美元。雙方在社會人文領域也展開了廣泛合作,包括歐盟對東盟地區高等教育支持計劃、歐盟—東盟區域對話工具、歐盟對東盟災難管理人道主義援助協調中心支持計劃、東盟—歐盟可持續發展高層對話、環境與氣候變化高層對話。此次關系升級不僅是雙邊關系持續向好的結果,也凸顯了雙方的內在需求與外部推動,對雙方乃至國際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多邊主義得到維護和踐行。作為區域性多邊組織,歐盟和東盟是天然的合作伙伴。歐洲對外行動署亞太事務總司長維岡認為雙方“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何塞普·博雷利也認為雙方“在地緣政治風險加劇、多邊主義嚴重受壓的背景下建立起了更加密切的關系”,表明“歐盟對東盟中心地位的支持,以及雙方對勢力范圍爭奪與強權即公理的堅決反對”。歐盟與東盟在推動區域一體化方面各具優勢。歐盟擅長內部的深度融合,東盟則更擅長整合外部伙伴關系。關系升級有助于雙方相互學習,更好地推動各自的區域融合及其與域外國家關系的發展,也為其他地區一體化進程提供借鑒。
與歐盟關系升級是東盟拓展自身戰略空間、應對在本地區加劇的大國競爭的戰略需要。新加坡東南亞研究所2020年最新民調顯示,超過六成的東南亞國家受訪者希望通過增強地區韌性和團結、尋求與第三方合作,從而拓展自身的戰略空間來應對中美戰略競爭。東盟不想在中美競爭中選邊站,希望尋求與第三方合作來維護地區的穩定與繁榮。歐盟日益深化對東南亞的參與被域內國家認為是經濟利益驅動的結果,并不帶有地緣政治色彩,近些年雙邊關系日趨緊密、歐盟承諾維護東盟中心地位以及對東盟地區一體化的支持都使東盟將歐盟視為最值得信賴的合作伙伴之一。
關系升級也是歐盟亞洲戰略的重要內容,是歐盟在亞洲取得的又一外交成果。亞洲是歐盟及其成員國經貿聯系最為緊密的地區之一。在新冠疫情加速推進東南亞地緣政治形勢演變以及美國影響力下降的背景下,歐盟的利益既面臨多重挑戰,也蘊藏機遇。因此,增強在亞洲的行動力是維護歐盟自身利益的需要,也事關西方國際秩序的存續。關系升級是雙方強化多邊合作的成果。此前歐盟與東盟國家雙邊合作已經取得了重大進展,歐盟與越南、新加坡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正在與印尼、泰國開展自由貿易協定談判。2019年《歐日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生效,歐盟希望以此為藍本,與包括東盟國家在內的亞洲各國達成更深層次的協定。作為東盟的戰略伙伴,歐盟獲得了提升與亞洲國家在政治安全、經貿和人文各領域參與度的重要機遇。2020年12月9日,歐盟高級代表首次應邀參加了第14屆東盟國防部長系列會議,在國防合作以及應對非傳統安全挑戰方面與亞洲國家開展對話。
東盟—歐盟戰略伙伴關系有望使雙方合作進入快車道。雙方將加強抗疫合作和戰略對接,加速推進自由貿易協定談判,雙方已經承諾為自由貿易協定制定切實可行的框架。歐盟承諾在此前對東盟八億歐元抗疫援助的基礎上追加兩千萬歐元,支持東南亞大流行病應對和備災計劃,還將全面對接東盟各項發展倡議,如對接東盟全面復蘇框架、東盟海關過境系統、《東盟互聯互通總體規劃2025》,推進全面航空運輸協定談判,投入五百萬歐元支持東盟智慧綠色城市項目,追加五百萬歐元支持東盟森林執法、治理與貿易項目。歐盟還會在其重點關注的氣候變化、數字化轉型、可持續發展以及包括勞工權利在內的人權領域推進與東盟的多邊合作。
雙方在推進合作的過程中也將面臨諸多挑戰和心理調適。歐盟決定到2030年逐步淘汰在生物燃料中使用棕櫚油,已經造成了與馬來西亞和印尼等主要棕櫚油生產國之間的關系緊張。歐盟還以柬埔寨嚴重違反人權等要求為由,撤銷部分柬埔寨商品關稅優惠。歐盟需要調整對東盟長期以來居高臨下的態度,真正與其建立對等的關系。歐盟意在全球推廣自身的規范和價值觀,將是影響雙邊關系發展的障礙。此外,歐盟能否在東南亞發揮東盟國家所期待的穩定作用,還要取決于歐盟的“戰略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