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錫燕
關鍵詞:互聯網;建筑工程;管理
引言
目前,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建筑業的發展速度日益提高。對于廣大群眾來說,建筑工程質量關乎財產安全與生命安全,不容小覷。所以,當下需要保障工程質量,優化施工管理,只有這樣,才能為建筑工程安全提供重要保證。改進與完善施工管理,可以提高建筑工程質量,能夠促進建筑業的可持續發展。
1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意義
目前,我國城鎮化腳步加快,工業建設水平也不斷提升,社會固定投資規模不斷擴大。在這個背景下,我國建設需求不斷提升,對建設管理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當前很多建筑工程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城市建設、國民居住的需求。但也有很多建設問題存在,包括投資效益不高、缺少償還貸款的能力等,這些問題都會影響工程質量,進而導致管理混亂、工期拖延等問題。此外,如果建筑工程管理措施不合理,還會帶來污染問題,包括水體污染、空氣污染、噪音污染等。建筑工程涉及的學科較多,包括工程學、管理學、建筑學等,既具有管理學科的共性,也具有獨特之處。工程管理與企業管理有很大的不同之處,工程管理主要針對施工質量、成本、工期等要素進行管理。所以工程管理的能力會直接影響工程效益,企業必須要創新管理觀念,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科學有利的管理策略,并且保障管理方案的執行力度。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第一,管理質量會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信譽,與企業的發展息息相關;第二,建筑施工比較復雜,會受到環境、氣候等因素的影響。工程中存在很多交叉環節,對工藝技術有較高的要求,各個工藝之間應該相互搭接。如果缺乏有效的管理,會影響工程的順利施工和建設質量;第三,當前建筑工藝、材料和技術都在不斷創新,建筑企業也在持續發展,需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通過科學的管理促進工藝技術、材料設備等方面的創新。
2建筑工程領域管理模式發展現狀
2.1落后的管理模式
目前,人才缺乏、工作中缺乏科學依據、制度缺陷、人員素質低下、觀念落后是我國大部分的建設項目管理方法存在的缺陷。很多領導無法選擇合適的施工管理模式,沒有對隊伍進行專業培訓,沒有條件實際探索施工現場,將導致出現問題也無法有效解決,計劃與實際嚴重不符,降低施工質量。因此,目前落后的管理模式導致的這種現象越來越普遍,大大拖延工期,影響項目順利進行。
2.2缺乏科學的管理體系
建筑工程的復雜度較高,不僅工程量大,而且人員流動性較強,同時存在大量的施工工藝和施工設備,大大提高了管理難度。當下,建筑工程管理體系缺乏科學性與合理性,并且分包工程建設范圍尚未統一劃分,因此,有失公允的范圍劃分現象屢見不鮮。另外,在施工管理過程中也存在諸多問題,施工材料、施工人員、施工工序等管理比較混亂,經常引發安全事故。同時,管理力度不夠強,無法確保工程管理體系的科學性與合理性,也就不能達到建筑工程管理的需求。
2.3工作人員風險意識淡薄,對建筑工程管理認知不足
綜觀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全局,建筑企業工作人員在工程管理過程中存在風險意識淡薄、對建筑工程管理重要性認知不足的問題。例如大部分企業的工作人員建筑理論基礎知識薄弱、掌握不扎實、缺乏工程建設安全生產意識及應用知識,安全管理工作流于形式,不能真正的貫徹落實到位,導致整個工程建設過程中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極大的威脅了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和工程進度。其次在施工現場中存在著平面布局不合理、材料隨意擺放、施工設備操作人員缺乏規范的培訓、安全管理制度不夠健全等,致使在施工中由于操作不規范的安全事故頻發。因此,在整個施工過程中,應當將建筑工程管理的研究分析貫穿始終,不斷強化風險意識,進一步提升工程管理水平,降低高空墜落、觸電等各類安全事故的發生,避免給建筑企業的健康發展造成不良影響。
3互聯網技術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優化措施
3.1不斷創新宣傳方式,強化工作人員風險意識
建筑企業要不斷創新宣傳方式,采取多樣化的宣傳,逐步提高工作人員的風險意識。如施工企業在工程建設的前期準備階段可以采用企業文化、企業微信、企業網站等多種宣傳方式,幫助工作人員更好的了解信息化管理模式的特點及知識,有針對性的解決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逐步強化工作人員技術素質和管理水平,推動管理工作正常化規范化。還可以采取經驗交流和學習心得分享的方式,增加信息量并增強工作人員的臨場應變能力和遇到問題的解決能力。
3.2重視安全管理,應用信息技術
在建筑工程建設的過程中,應該將安全放在首位,安全施工不僅可以保障工程質量,同時也關乎企業信譽。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不僅要落實有效的安全教育工作,還要做好安全巡查、監督等工作。在教育方面,應該開展相關的宣傳、培訓、演習等活動,也可以建立安全體驗區,通過真實的體驗來提升安全意識和防護能力。針對高空墜物等安全問題,要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監督現場工作人員的操作行為,降低風險概率。如果出現危險問題,要及時采取應急處理措施,包括人員急救等。例如,在三峽市建筑工程建設中,采用智慧化監管的方式,對施工現場進行標準化的管理,同時還采用信用管理等措施。將參與企業、人員、項目都納入在管理系統之中,開發宜昌智慧城市數據庫和誠信住建APP,可以實現動態監管。尤其在“互聯網+”的背景下,應該積極建立網絡信息系統,采用實名制的管理方式,開通全市工程質量檢測驗證系統,可以通過網絡憑條查詢質檢報告,為工程管理提供更多依據和幫助。通過信息化管理的方式,可以減少數據滯后、邊緣化管理、信息孤島等問題,結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可以進一步提升管理質效。
3.3注重信息化的利用
由于建筑工程管理包含的內容具有復雜性的特征,為了避免對后續質量產生影響,在實際工作中,建筑企業應注重信息化的利用。例如,在實際實施階段,建筑企業需要融入先進的BIM技術,構建立體化的模型,通過無死角管理,發現在房屋建筑施工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并且實現持續性的優化監督。另外,建筑企業還要根據時代發展特點發揮工程管理本身的優勢,利用現代化技術處理以往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實現技術上的創新和調整。
結語
綜上所述,當前,在科技大發展和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將建筑智能化技術應用在現代建筑工程中已經比較常見,但應用的智能建筑技術還較傳統,局限在自動化控制階段,需要不斷提高設計師和建造師的技術水平,將新興數字技術與智能建筑技術進行有機結合,形成建設合力,把信息化、可持續發展、節能環保貫穿建筑建造的全生命周期,為人們的生活、工作、娛樂提供舒適的建筑環境。
參考文獻
[1]錢匯源.建筑智能化技術在物聯網時代的發展和應用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9(5):155-156.
[2]劉宇輝,周祖壽.智慧建筑及其進路之元啟篇——智慧建筑原理與實現概論[J].智能建筑與智慧城市,2020(12):52-57.
[3]劉英.建筑智能化技術設計及其特點分析[J].住宅與房地產,2019(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