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桐 王金格 賈 晨 黃晶晶 霍曉燕 孟慶輝 梁德森 潘華洋
1.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普外科,黑龍江哈爾濱 150001;2.哈爾濱醫科大學護理學院,黑龍江哈爾濱 150086;3.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護理教研室,黑龍江哈爾濱 150086;4.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兒科,黑龍江哈爾濱 150001
結直腸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近年來我國CRC 的發病率大幅增加,2018 年在我國所有惡性腫瘤中,CRC 的發病率排第3 位,死亡率排第5 位[1]。CRC 已嚴重威脅人類健康,所以尋找新的CRC 診斷標志物和治療靶點是至關重要的。大量研究發現,異常表達的長鏈非編碼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與CRC 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2]。本文針對lncRNA 在CRC 中的既往研究進行綜述,旨在為尋找CRC 診斷標志物和治療方案提供新的思路。
lncRNA 是由RNA 聚合酶Ⅱ轉錄,長度>200 個核苷酸的RNA 分子,廣泛存在于細胞核和細胞質中[3]。lncRNA 在廣義上(相對于蛋白編碼基因)可以分為5 類:正義lncRNA、反義lncRNA、基因間lncRNA、內含子lncRNA、雙向lncRNA[4]。lncRNA 缺乏開放閱讀框而不能編碼蛋白質,所以對lncRNA 的研究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進展緩慢。隨著被發現的特征性lncRNA數量的增加,已經證實lncRNA 可以通過表觀遺傳調控、剪接調控、轉錄和轉錄后調控等多維度發揮抑癌或致癌的作用[5]。目前研究顯示,lncRNA 主要通過以下方面調節靶基因的表達:①lncRNA 在不同的功能步驟上調控染色質結構,如組蛋白修飾、DNA甲基化和染色質重塑;②與信使RNA(mRNA)形成雙鏈RNA 復合物,指導mRNA 選擇性剪切;③Dicer 酶作用于lncRNA 和mRNA 形成的互補雙鏈,產生內源小干擾RNA(siRNA);④與特定蛋白結合,改變蛋白質的細胞定位和活性;⑤直接與蛋白結合形成蛋白復合體,改變其功能;⑥與微RNA(miRNA)相互作用(海綿化)來調控靶基因表達;⑦編碼蛋白基因上游啟動子區轉錄,調節下游基因的表達[6-8]。
CCAT1 和CCAT2 是在人類染色體8q24 被轉錄的lncRNA。Nissan 等[9]首次發現CCAT1 在CRC 和癌前病變組織中明顯高表達。Chen 等[10]在對27 對CRC的癌及癌旁組織RNA 進行RT-qPCR 檢測證實了上述結果,且CCAT1 通過靶向miR-181b-5p 上調腫瘤抑制候選基因3 的表達,從而促進CRC 的發生。也有研究發現CCAT1 通過下調miR-185-3p、上調肌球蛋白輕鏈激酶的表達,促進炎癥性腸病向CRC 轉變[11]。Ling 等[12]首次研究發現,CCAT2 通過與轉錄因子TCF7L2 直接結合增強了對Wnt 信號通路的反應,此外CCAT2 與CCAT1 聯合檢測可以更有效地診斷早期CRC。
91H 是H19 反義lncRNA,位于H19/IGF2 位點。91H在CRC 血清外泌體中過度表達,通過與異質性核糖核蛋白K(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 K,HNRNPK)相互作用,調控大腸癌的發生[13]。Liu 等[14]在早期CRC 患者血漿外泌體中發現91H 表達明顯上調,其敏感度和特異度分別是84.48%和80.36%。此外,91H 通過與IGFBP2 結合導致胰島素樣生長因子2高表達,從而激活PI3K/Akt 和mTOR 通路并促進腸癌發展。鑒于91H 具有較強的腸癌特異性,而且在早期CRC 血漿中陽性率高,因此其有望成為CRC 早期非侵入性診斷的生物標志物。
APC1 是位于人類染色體19p12 上的一種腫瘤抑制因子,其低表達與腫瘤較高TNM 分期和預后不良有關。Wang 等[15]發現APC1 直接與Rab5b 直接結合,從而抑制了內皮細胞中MAPK 通路的過度激活,進而抑制血管生成。此外,APC1 可能通過非經典Wnt 通路的APC 信號轉導參與CRC 的發生發展,顛覆了對經典Wnt 通路的認知,這為尋找潛在的CRC 診斷標志物和治療靶點提供了新的思路。
MEG3 是在人類染色體14q32.3 上被轉錄的lncRNA,是研究最多的抑癌分子之一。Zhu 等[16]研究顯示維生素D 通過調控VDR 與MEG3 啟動子結合來激活MEG3 轉錄,進一步下調MEG3 與調控因子聚集素的結合來抑制CRC 增殖和侵襲。另有研究顯示,通過外源性轉染導入MEG3 可調控miR-141/PDCD4軸增強CRC 細胞對奧沙利鉑(L-OHP)的敏感性來增強化療效果,這揭示了MEG3 的表達干預有望成為CRC 治療的新靶點[17]。
H19 是第一個被發現的與惡性腫瘤發生發展密切相關的lncRNA。Ding 等[18]發現H19 海綿化miR-29b-3p,導致顆粒蛋白前體高表達,從而誘導上皮-間質轉化過程。此外,Wang 等[19]發現H19 海綿化吸附miR-194-5p,逆轉了miR-194-5p 對信息調節因子2 相關酶類1 的抑制,因此增加了對5-FU 的耐藥性。UCA1 發揮促癌作用機制與H19 類似。UCA1/miR-143/MYO6 軸抑制CRC 細胞凋亡及G2/M 期阻滯,降低CRC 細胞對放療的敏感性[20]。
Zhang 等[21]研究發現CRART16 在抗西妥昔單抗治療的CRC 細胞中表達上調,過表達的CRART16 海綿化miR-371a-5p 進而增加下游靶點ERBB3 基因的表達,反過來抑制西妥昔單抗引起的G0/G1期阻滯,此外過表達的CRART16 也可以促進腫瘤細胞干性轉化。因此CRART16 可作為西妥昔單抗耐藥的CRC 患者的敏感治療靶點。
MIR17HG 是一種與免疫調控相關的lncRNA,它在癌旁組織、腺癌組織和CRC 組織中的表達逐漸升高。Xu 等[22]研究發現,MIR17HG 可以與程序性死亡配體-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直接結合并上調PD-L1 的表達,通過特異性敲除MIR17HG,PD-L1 的表達下調,證實MIR17HG 可以在蛋白水平上調節PD-L1 的表達。眾所周知PD-L1 是阻礙T 細胞活化的關鍵因素,因此干擾MIR17HG 表達可能對CRC 免疫治療產生協同效應[23]。
MALAT1 在多種腫瘤中具有促癌的作用。Sun 等[24]研究發現YAP1 蛋白通過增強MALAT1 海綿化miR-126-5p 來增促進CRC 細胞增殖、侵襲和血管生成。此外敲低MALAT1 可以降低維持腫瘤干細胞性的重要蛋白Oct4 的表達,從而抑制CRC 干細胞的自我更新和細胞代謝[25]。但是隨著研究的逐漸深入,Chen 等[26]發現MALAT1 在CRC 和乳腺癌組織中的表達均下調,MALAT1 通過與轉錄因子TEAD 結合而起到抑癌的作用,這可能源于MALAT1 在不同腫瘤中作用的異質性。
近年來,研究表明HOTAIR 在多種癌癥中明顯過度表達,尤以CRC 合并肝轉移的患者血液中表達量為高[27]。Pan 等[28]研究發現,HOTAIR 直接包含miR-326 結合位點并調控FUT6(一種特定的巖藻糖基轉移酶)的表達,從而觸發了PI3K/Akt/mTOR 信號轉導通路,導致腸癌肝轉移。因此HOTAIR 可以作為預測CRC 患者預后和監測復發情況的有效工具。
腸癌中有關糖酵解的研究尚在起步階段,但已經引起了廣大學者的關注。Tang 等[29]發現葡萄糖饑餓條件下,過表達的GLCC1 與HSP90 直接結合,從而抑制MYC 的泛素化降解,并進一步促進MYC 靶基因LDHA 的表達,激活糖酵解代謝的過程。Feng 等[30]發現高表達的LINC00504 也可以與MYC 直接結合形成復合物,在不改變MYC 穩定性的前提下,增加了MYC 的聚集,增強了MYC 的反式激活效力;此外,兩者的過表達還可產生協同作用,進一步促進CRC 細胞的有氧糖酵解。而LINRIS 通過泛素化-自噬途徑阻斷IGF2BP2 的降解,最終下調MYC 介導的糖酵解代謝,抑制了體外和體內CRC 細胞的增殖。由此可見,與腫瘤細胞糖酵解代謝有關的lncRNA 可以作為預測腸癌預后的潛在生物學標志物[31]。
幾乎所有與CRC 相關的lncRNA 都在表觀遺傳學水平上受到影響,進而參與惡性腫瘤相關生物活性的調節。甲基轉移酶樣蛋白14 可以促進XIST 的m6A甲基化,最終被“閱讀器”蛋白YTHDF2 識別和結合,才能完成整個表觀遺傳沉默過程[32]。CRNDE 通過結合EZH2 來抑制DUSP5,從而激活MAPK 信號通路并誘導CRC 細胞中H3K27 甲基化,并導致腫瘤抑制因子在表觀遺傳學層面被沉默[33]。這些研究成果加深了我們通過表觀遺傳學調控CRC 進展對lncRNA 的認識,為進一步探究CRC 發生發展的機制提供了方向。
生物基因組學時代最令人欣喜的是lncRNA—這一重要非編碼RNA 的發現,隨著RNA 測序和生物信息學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lncRNA 逐漸被發現,失調的lncRNA 通過調節轉錄、翻譯和翻譯后水平的基因表達和功能來調控CRC 的發生發展。但lncRNA在結直腸癌中作用機制的研究仍處于初期階段,只有少數的lncRNA 的具體作用機制被詳細闡明。且某些lncRNA 如MALAT1 在結直腸癌中的功能仍存在爭議,當前關于lncRNA 在CRC 微環境及代謝中的重要作用逐漸成為研究熱點。因此進一步研究lncRNA 在CRC 發生發展過程中的確切功能及互相調控干擾機制至關重要,這將為突破CRC 現有的診斷和治療方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