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 麗
(肥城市圖書館,山東 肥城 271600)
公共圖書館正在隨著時代的潮流不斷向前發展,然而與其他行業相比,其發展的步伐依舊比較滯后。這是因為公共圖書館在開展管理與服務工作時,對傳統管理與服務模式的改革不夠徹底,為其管理與服務工作的創新發展帶來了不可忽視的影響。公共圖書館應正視自身管理與服務工作面臨的實際問題,并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地對這項工作的內容和方法進行優化,成功邁過擋在面前的障礙。
公共圖書館主要是指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圖書資源或文獻信息的收集、整理、保存、查詢、借閱等一系列服務的公共文化設施。在公共圖書館的建設與發展過程中,面臨著諸多的新挑戰。目前數字信息化時代誕生的各種新型管理與服務理念、管理與服務方法已經對公共圖書館現有的管理與服務工作產生了影響。公共圖書館要以健康運行的狀態不斷發展下去,就需要在新時期做好自身的管理與服務工作[1]。一方面,公共圖書館是一個公益性事業單位,也是社會主義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為了推進全民閱讀運動的健康開展,提高全民的整體閱讀素養與閱讀水平,需要依托數字信息化技術建構全新的管理與服務工作模式,讓公共圖書館中的圖書資料和文獻信息得到全方位的宣傳,擴大公共圖書館在社會公共文化建設中的影響力。另一方面,從公共圖書館自身發展的角度來看,公共圖書館應朝著管理信息化、管理現代化、服務人性化、服務社會化等方面的方向發展,為提高圖書館業務質量、提高讀者滿意度,推進圖書館管理與服務工作的創新變革。
現代公共圖書館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傳統的管理與服務模式,但是數字信息化技術的運用還未廣泛融入管理與服務工作的每個細節中,導致數字信息化的管理與服務工作模式尚未得到完善的建構,對現下公共圖書館的管理與服務工作質量造成了明顯的影響。有些公共圖書館正在積極加強數字信息化建設,但是其精力大多數都是投放在數字信息化圖書資源的收集與存儲、數字信息化管理與服務設施的購入和安裝等方面,這意味著以數字信息化技術為支撐的管理與服務工作依舊存在不足。歸根到底是公共圖書館未能深刻意識到數字信息化技術的重要性,從管理與服務工作入手,推進數字信息化建設,已經成為勢在必行的舉措。
數字信息化時代帶來的變化非常多,讀者的閱讀需求、閱讀方式、閱讀習慣等等都開始發生了一些明顯變化。尤其是對于少兒、中青年這兩大群體的讀者而言,數字化閱讀已經成為常態。有些公共圖書館在開展管理與服務工作的過程中,對讀者已經發生變化的閱讀模式缺乏深入的了解[2]。這體現在公共圖書館的館藏圖書對許多讀者喪失了吸引力,若是長期任其發展下去,則會讓公共圖書館的重要性呈現日益淡化的發展趨勢。
在新時期,有些公共圖書館的服務發展方向不夠明確,發展空間也有限,不利于迎接新時期圖書館管理與服務工作面臨的挑戰。這意味著公共圖書館應加快服務創新的步伐,開拓更大的服務工作發展空間,為每一位讀者提供質量相同的圖書館服務,突顯公共服務的特有魅力,讓讀者對公共圖書館提供的服務產生信賴感,有利于提高讀者對圖書館服務的滿意度。
1.1加強館員培訓,提高館員數字信息化管理水平。公共圖書館如今正在推進數字化圖書館建設,這項措施對于館員來說,帶來了不小的工作壓力。為了讓館員能夠在數字信息化環境下熟練地開展圖書館管理與服務工作,公共圖書館應從人員培訓這項基本的管理工作入手,著重培養館員的綜合素質,使其樹立與時俱進的管理思想,懂得操作數字信息化設備,在新時代的圖書館管理工作中善于通過現代信息技術、通信技術提高自身的管理效率,避免出現管理理念滯后、管理方法陳舊的問題,旨在實現公共圖書館各種資源的有機整合與有效利用[3]。公共圖書館可設立各種具有實用性的館員培訓活動,如計算機使用與維修培訓、優秀館員外出參觀學習等等,全面提高館員應有的數字信息化管理水平。
1.2注重全過程性,落實一條龍式數字信息化管理。公共圖書館應該將數字信息化管理模式貫穿在整個圖書館管理過程之中,突顯這一管理工作的全過程性,使圖書館管理工作做得更加扎實,并且更加規范化與科學化。對此,公共圖書館可建構一條龍式數字信息化管理,涵括圖書資料與文獻信息的收集、驗收、記錄、分類、著錄、入藏以及借閱等等一系列的管理內容。公共圖書館需將數字信息化技術靈活地運用到這些管理環節之中,提高館員的管理效率。在一條龍式的圖書館管理模式下,公共圖書館也可針對每個管理環節設立一個專員小組,將每個管理環節的職責落實到小組及組內成員的身上。這既可激發館員的工作積極性,使其主動提升自己的數字信息化管理水平,又可保障圖書館數字信息化管理實效。
2.1樹立“公眾第一”的服務理念。在全民閱讀風氣越來越濃烈的大環境下,公共圖書館應將服務的目光投向公眾,對公眾需求進行全面的調查、分析與解讀,然后立足于公眾的實際閱讀需求,提供相適應的讀者服務。因此,公共圖書館館員應樹立起“公眾第一”的服務理念,做到主動敬業,遵守自身的職業道德準則,堅持以讀者為本,始終尊重讀者,滿足讀者的需求,幫助讀者解決實際的問題[4]。比如有的讀者對信息檢索不熟練,館員要主動上前為其指導或者示范,并適時地了解其閱讀需求,然后為其介紹相關圖書資源;也有的讀者對古籍產生了閱讀需求,公共圖書館應主動向讀者介紹古籍文獻信息,并且為讀者提供相關借閱服務。此外,對于足不出戶的讀者,公共圖書館同樣要針對他們的閱讀需求提供合適的閱讀服務。公共圖書館可選擇建立起“藏”“借”“閱”“咨”等為一體的服務管理模式,為讀者提供館藏資源的電子目錄或其他電子介紹內容;為讀者提供在線的借閱服務和信息咨詢服務。
2.2提供個性化的圖書館讀者服務。公共圖書館可朝著智慧圖書館的方向不斷加強自身的數字信息化建設,建構基于知識挖掘的個性化智慧服務系統。公共圖書館可借助知識挖掘技術,立足于智慧管理、智慧服務理念,深層地挖掘海量的圖書館館藏資源,并以數字信息化技術為支撐,向公眾呈現深層次的館藏知識內容。而且公共圖書館需通過多重關聯功能、聚類功能,建立一個能夠儲存這些海量知識的數據庫,然后對其進行科學管理。公共圖書館可依托這個數據庫,了解廣大讀者的需求,主動為其提供個性化的知識服務。
在技術支持的前提下,公共圖書館還可增強讀者的個性化閱讀服務體驗。公共圖書館可通過個性化智慧服務系統,將館內的圖書資料和文獻信息嵌入微信聊天群、QQ聊天群等社交網絡中,旨在快速把握好公眾的閱讀需求,并促使館藏資源的最大化利用。
3.1加強圖書館志愿者服務的科學管理。圖書館志愿者服務隊伍是公共圖書館向公眾提供優質服務的一個重要團隊,志愿者的服務素質與服務水平是影響其服務質量的關鍵因素。為了避免志愿者服務素質參差不齊、服務水平偏低的問題,公共圖書館應該加強志愿者服務的管理。首先,公共圖書館可設置一個志愿者服務管理組織,對這項志愿者服務工作進行合理的規范,全面做好志愿者招募工作、考核與培訓工作、激勵工作等等,保障志愿者服務活動的有效性。其次,制定合理的志愿者服務條例與制度,實現志愿者服務管理的制度化,讓志愿者在明確自己的權利與義務的基礎上,帶著足夠的熱情,投入到圖書館志愿者服務工作中。最后,挖掘志愿者的閃光點,使其在志愿者服務中發揮個性魅力,提高讀者對圖書館服務的認可度。
3.2向不同群體提供社會包容性的服務。對于一些具有不同特征(如視障、老年人、幼兒等)社會成員,公共圖書館應予以寬容對待,主動扶持弱者,帶著他們一起投入到全民閱讀運動中。而且對于語言不同、思想相異、信仰不同、專業領域不同的社會成員,公共圖書館同樣要對其給予包容[5]。為了滿足不同閱讀群體的閱讀需要,公共圖書館可建構起多元化、便捷化的圖書資源借閱體系。一方面,公共圖書館尊重了每一位社會成員接受社會教育的權利,維護了他們基本文化權利;另一方面,公共圖書館滿足了不同社會成員的多元化閱讀需求,有利于實現公共圖書館實現管理與服務工作的多功能化。
總之,在數字信息化時代下的公共圖書館面臨著諸多的新挑戰,為了讓當前的圖書館管理與服務工作獲得創新性的發展,公共圖書館應該全面加強數字信息化建設,提高數字信息化管理與服務水平。公共圖書館還要注重建立起基于公眾需求的服務工作模式,同時,要在社會視角下推進圖書館管理服務的創新改革。實踐證明,迎合新時代的發展需要與圖書館自身的發展需要,對圖書館管理與服務工作進行優化,能夠保障公共圖書館長期健康地運轉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