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輝
(淄博市中心血站,山東 淄博 255033)
隨著“互聯網+”行動計劃被提出,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現代制造業的深度融合,促進了互聯網金融、電子金融等行業的飛速發展。面對新形勢,血站作為公益性全額衛生事業單位,也必須要突破傳統體制的束縛,積極運用互聯網思維,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滿足干部人事檔案發展新需求,促進信息技術手段在干部人事檔案管理各環節中的融入,令信息化成為提升干部人事檔案管理水平,適應“互聯網+”時代特征的重要力量。
干部人事檔案是各級黨委、組織人事等部門在干部人事管理、人才服務等工作中形成的反映干部政績、品行、思想、學習、工作、家庭及社會關系的資料,也是人才評鑒、選拔及監督、管理和培養干部的基礎資料,是確保干部合法權益受到保障的重要依據,同時也是社會信用體系的核心構成部分,歸屬于黨和國家所有。
在《關于進一步從嚴管理干部檔案的通知》中明確提及,必須要對干部人事檔案管理的模式和手段進行創新,積極探索新的管理理念,加快干部人事檔案管理數字化建設進程,著力提升干部人事檔案管理水平[1]。就目前發展形勢來看,信息化是創新干部人事檔案管理的切入點。所謂信息化就是在干部人事檔案管理過程中,在組織人事部門的統一規劃與部署下,借助現代信息技術組織、管理和提供利用干部人事檔案的全過程。推進干部人事檔案信息化建設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提高人事檔案的利用率,對此必須要合理配置信息化建設所需的各類軟硬件設備,為人事檔案資源數字化、信息管理規范化、檔案服務智能化奠定基礎,實現干部人事檔案收集、分類、存儲、傳輸、利用一體化,推進干部人事檔案資源互通共享。
當前,很多單位干部人事檔案依舊以紙質檔案為主,現行的管理模式無法跟上時代發展步伐,導致人事工作效率受到影響。干部個人檔案信息不全、更新不及時等問題成為常態,甚至還存在著干部個人信息出入大、干部間信息矛盾等情況,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當前很多單位并沒有重視干部人事檔案管理,尤其是一些領導的支持力度不夠,將時間和精力用于人才培養以及業務發展方面,大部分資金多用于設備、科研等領域,用于單位檔案管理建設的資金極為有限,甚至一些單位并沒有配備專職人員開展干部人事檔案管理工作,多由人事工作人員兼任,沒有意識到干部人事檔案對于血站發展的重要意義,也沒有意識到干部人事檔案在保障干部合法權益中的作用[2]。與此同時,單位內部配合度不高,導致干部人事檔案管理不規范,資源利用率較低。
干部人事檔案工作原則性較強,且具有一定的政治屬性,既要與單位干部做好溝通,完善檔案資料,同時也要確保檔案信息的安全性,所以必須要配備專門的辦公場所,單獨存放干部人事檔案。但由于重視不足,導致管理方法還沿襲以往傳統的模式。比如依舊采用的是人工錄入的方式編目干部人事檔案,這樣就極易出現人為失誤,導致干部人事檔案信息錄入不全,或是在借閱、傳遞過程中丟失。
人事檔案信息化建設對于檔案人員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不僅要具備專業的檔案管理知識,了解干部人事檔案范疇,同時還要具備信息化管理技能,能夠熟練操作計算機及相關軟硬件。盡管當前很多單位都配備了信息設備,也初步建立起了干部人事檔案信息庫,但是管理人員思維還停留在紙質檔案管理模式中,沒有經過系統的信息化培訓,業余時間也沒有對干部人事檔案信息化建設相關知識、流程、業務等進行專研,業務水平有待提升,僅能進行最基本的信息輸入和檢索操作,無法滿足現代干部人事檔案管理的新要求,制約了人事檔案信息化管理的建設 進程。
血站應以健康可持續發展為目的,加快信息化建設進程,將檔案信息化納入單位管理體系之中,把提升人事檔案信息化水平和加強干部人事檔案數據處理能力,作為單位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科學化、規范化開展的重要保障[3]。對此單位必須要做好統籌規劃,以實際應用為導向,推進單位內信息系統融合互通,加強各項基礎設施建設,為信息技術在干部人事檔案管理各環節中的應用奠定基礎,并結合單位發展目標,從長期和短期兩個方面對干部人事檔案信息化建設工作進行科學規劃,確保信息技術在檔案管理中的應用發揮最大化價值。
通常,干部人事檔案數據庫信息來源主要是檔案中所記錄的干部個人基本信息、工作經歷、學習進修、獎勵懲處、職務職稱等信息,這些信息是可以勾勒出一個干部的基本輪廓,但卻是靜態的、平面的數據,無法動態反映出干部的政績、思想動態等信息。因此,單位組織人事部門必須要建立立體化的干部人事檔案資源庫,不僅包含干部人事檔案資料,同時還包括干部業務能力、績效考核結果、職業能力建設等多元化的信息,保證干部人事檔案實時更新,使得人事檔案管理工作與時俱進。此外,還應擴大干部人事檔案范疇,將干部每年的績效考評、對外交流所涉及的視頻資料、文件以及每年新開展的業務、發布的論文、論著等全部納入人事檔案管理范疇[4]。通過持續積累,構建起全面、立體、實時、清晰反映干部個人業務能力、思想素質、專業素養等方面的數據庫,進一步加強單位在干部提拔、人才培養等工作中的合理性、公平性,從而真正發揮出干部的作用,為單位人力資源建設工作奠定基礎。
大數據技術為干部人事檔案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新路徑,對此要充分利用好大數據技術,對干部人事檔案進行集成處理,提高檔案數據應用效率。通過大數據檢索功能,進一步整理、歸類數據,并根據需求進行多層次分析,在原有人事檔案資料的基礎上,對檔案數據進行深入分析,從中挖掘出有價值的信息,找出所存在的規律,并將結果運用到單位決策支持、人員調動、崗位設置等人事工作中[5]。此外,還應將干部人事檔案數據分析結果與人才培養、單位長期發展規律以及人力資源整體開發融為一體,根據分析結果,對單位人力資源建設規劃進行合理調整,并通過數據分析針對干部開展個性化培訓,著力提升其能力薄弱項,彌補專業能力中的不足,全面提升干部思想素養和業務技能。干部人事檔案關系重大,必須要將其與單位人才隊伍建設、人才發展中長期規劃等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出人事檔案的價值。
干部人事檔案不僅是知人善用的重要依據,也是確定干部個人問題、開展政治審查的可靠憑證,同時還能規范、檢查和監督干部人事工作,因此,要求檔案數據庫具備非常高的安全性,全面落實全國檔案安全體系建設工作會議所提出的有關要求,將檔案信息與實體檔案安全置于同等位置,有效采取各種手段保障檔案信息安全,為能夠長期、持久利用數據檔案奠定良好基礎[6]。對此就必須要進一步強化管理力度,依托先進技術為檔案安全保駕護航。首先,建立健全信息化安全管理體系,明確干部人事檔案數據安全工作的責任人,將工作落實到具體人員,同時要強化對數據庫操作人員的嚴格管理。其次,完善干部人事檔案安全管理制度,提高人事檔案數據庫安全防范水平。先進的技術是加強檔案數據庫安全防范的有效舉措,干部人事檔案管理員必須要充分利用好行業新技術,不斷提高干部人事檔案數據庫防范病毒、抵御入侵的水平,全方位推進數據庫安全防護工作的開展。不僅如此,還應加強業務培訓,定期組織開展干部人事檔案數據庫風險評估工作,找出安全隱患,并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措施。
推動干部人事檔案由傳統的人工管理向信息化管理轉變是創新干部人事檔案管理的重要手段。而信息化管理模式的運用,不僅可以降低紙質檔案的使用率,避免在傳閱和借調過程中損壞原件,還能提高人事檔案工作效率,保證干部人事檔案數據的全面性、真實性和準確性,真正實現干部人事檔案管理提質增效。總之干部人事檔案信息化建設是符合時代發展需求的,在相關工作的開展過程中必須要轉變管理意識,建立立體化的檔案數據庫,充分運用干部人事檔案數據,加強安全防范,全方位保障干部人事檔案工作高質量開展,提升血站干部人事檔案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