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金海岸小學,山東日照 276800)
現在新型的課程教育標準要求我國小學教育工作者們應該通過課程教育來逐步提升小學生們的自身修養與道德素質。對學生們的素質教育已經成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那如何開展對小學生們的道德教育呢?恰好,道德教育與小學語文教育教學有異曲同工之處,并且道德教育體現在語文教育教學的每一個階段中。
學校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們的社會認知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將來做一個對社會、對國家、對人民有用的人才,這是技術性教育。學校對學生們技術性教育固然重要,但是也需要注意對學生們進行道德教育,培養學學生們良好的素質。道德教育沒有其他學科那種新奇有趣的教學內容,他是枯燥無味的,單純地讓學生們從思想上認為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對的,這對道德教育來說是十分困難的。所以,為學生們營造良好的道德學習環境,保證學生們對道德教育的積極學習興趣,可以更好地讓學生們從思想深處來認同道德教育所講的內容,為他們樹立正確的道德價值觀[1]。
道德教育沒有什么固定的教材,而小學語文教學旨在培養小學生們的聽、說、讀、寫的能力,從而讓他們認識世界,了解世界,而且小學教育是教育的基礎階段,正是對他們進行道德教育的最好時候,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道德價值觀,以后可以更好地與人交流,適應社會的發展。
我國歷史悠久,中華文化文明且燦爛,在歷史長河中積淀了無數的傳統美德和良好的道德品質,有無數的名人事跡在現代社會依舊膾炙人口,廣為流傳。在小學語文的教育教學中,語文老師們可以在語文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適當地講解一些歷史名人的道德小故事,如王祥臥冰求鯉的孝道,季布一諾千金的誠信,俞伯牙與鐘子期高山流水的友情,文天祥寧死不屈的愛國情懷等等。這些名人小故事,既吸引住了學生們的注意力,可以保證語文教學的質量,又在語文知識的傳播過程中滲透著道德教育,對學生們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促進學生們自身道德素質的提高[2]。
不止歷史長河中的名人名事對學生們有積極的引導與勸建作用,當今社會,也有許多默默無聞的人也在努力踐行著好的道德行為。我國每年都會對全國范圍內的好人好事進行評選,選出“感動中國十大杰出任人物”他們分別是各行各業的不同工作者,他們有的尊老愛幼,有的報效祖國,有的愛崗敬業,有的樂于助人等等。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舉辦各種形式的演講活動,了解我們身邊這些如“感動中國”人物的光榮事跡,學習他們身上那些優秀的品德,為同學們宣傳他們的優秀的道德和美好的品質。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書,多讀書,多讀好書。讀書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讀書重在讀書的過程,讀書的過程需要集中注意力,需要開動自己的思維去思考,去描繪書中的場景,跟隨書中的情節跌宕起伏,喜怒哀樂。將書讀完之后可以記住書中所講的內容,我們從書中學習到了怎樣的教育知識,我們從書中得到了什么啟發,可以培養我們怎樣好的品德。讀書,增加了學生們的集中注意力,鍛煉了學生們的思維思考和邏輯分析能力,也從書中學到了知識,得到了認識與教育,提高了自身素質。并且,增加小學生們的讀書機會與讀書時間也是新的教育標準對小學語文課堂和教學的要求[3]。
小學時期正是學生們表達交流能力發展的時候,也是培養道德素質最佳的時候,我們在對小學生們進行語文教學的時候,將道德教育滲透在教學過程中,可以以文明道德,素質提升為主題寫作文,寫演講稿,寫征文進行比賽。這些活動既可以鍛煉小學生們的寫作能力,提高語文成績,又可以推進小學生們素質教育,文明道德的培養。
道德教育不是隨口一說,不只是存在于理論中,我們的身邊就存在著很多很多的道德教育的機會,道德教育的事情,上課認認真真地聽老師講課,尊敬老師,積極幫助其他同學學習,關心同學,努力學習,將來好報效祖國,服務社會等我們身邊的小事情都是可以對小學生們進行道德教育的好例子。從我們身邊的小事情對小學生們進行道德教育,更有利于小學生們對道德教育的理解,也有利于老師們對小學生們道德教育的開展。
道德教育,又稱品德教育,關乎一個人在未來如何在社會中生存,是否和睦地與他人相處,是為了培養一個人有良好的品德素質,而以教學的模式進行教育。道德教育單純地來講比較復雜,小學生們不太容易理解,所以,將對小學生們的道德教育滲透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通過語文知識的傳播,帶動著道德教育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