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滿喜 白圖雅
(內蒙古醫科大學,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110)
全國高校網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中足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到教育教學全過程中,要在工作中運用新媒體、新技術,將思想政治工作的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需要開辟網絡新視野,不斷傳播網絡正能量,做好正確的網絡引導,從而達到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的目的。
與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深受90后和00后的青睞,在大學生中新媒體的應用廣泛,新媒體已經是現代學生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更是他們交流溝通必不可少的工具。在新媒體高速發展的今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很多機會的同時也存在很多壓力。
首先,新媒體給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不利的一面。高校大學生是思想最為活躍的群體。對新事物的好奇是他們的本能,微博、博客、微信、QQ等新媒體關注和使用度很高。新媒體在我國的發展對社會主義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發展都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尤其對文化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該站在時代的前面看到問題的正反面。新媒體上有著各種不同的“聲音”,這種不同的“聲音”,會對自制力較差、辨別能力不夠強、社會經驗不足的學生群體產生影響,從而影響學生的三觀,進而對社會主義制度教育和國家的穩定和愛國主義教育產生不利的影響。
新媒體網絡時代信息爆炸,各種新穎的、新鮮的事物的泛濫,網絡詐騙、網絡游戲等吸引著大學生嘗試使用。有的甚至過度沉迷、投入,打破了大學生正常的學習生活。從而引發一系列的問題。這其中很嚴重的就是學生心理上產生各種問題。因為網絡的虛擬與現實的殘酷往往會造成很大的誤差,在網絡中可以用虛擬的身份扮演的角色在現實中無法滿足,因此,這一問題也成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的問題。網絡時代的到來也帶來很多誠信危機以及社會責任的缺失問題,在其具體事情中表現為可匿名與他人交流、隨意發布信息,這些往往很容易被大學生接受,在不法分子的誘惑下被套進網絡詐騙案、校園貸等,影響到大學生對社會的信任和對現實生活中的責任感。
其次,新媒體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新的機會。網絡新媒體時代對于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開放、平等的溝通平臺。新媒體網絡時代信息爆炸,可以在網上搜集或者共享優質的教學資源的同時,可以和全國各地優質資源進行分享,可以交流溝通分享思想,利用這個平臺可以獲取最新的信息進行教學。新媒體網絡時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容易被大學生接受的另一個原因就是,用新媒體網絡可以把教育教學與文字、圖片、聲音生動地結合起來,讓教學教案活起來,不像傳統的教學只用黑板和白粉筆進行理論的講解,現在可以用生動的視頻內容進行生動活潑的教學,這樣學生更容易接受和吸收。
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推動整個“互聯網+”生態環境的形成。因此,依托互聯網信息技術實現信息交換和人際溝通方式的不斷更新是大勢所趨。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更是符合當代大學生的需求。現今大學生以95后、00后為主流,他們是21世紀的網絡生力軍,他們的主要特征和以往的大學生不同。他們更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容易被內容新穎、形式獨特的教學方式所吸引。從主動接受理論教育轉變到主動接受網絡媒體傳播的更多思政內容和時事要聞。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改變能提升高校教育的生命力,網絡語言的親和力、感染力能走入學生的內心,能夠與學生無縫對接,在傳播正能量的同時更容易及時地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這樣能針對性地進行幫助和教育,做到因材施教。
互聯網的發展,網絡時代的信息化對輿論引導很重要。信息碎片化和多元化背景下,紛繁復雜的網絡熱點正在吸引著人們的關注度,突出輿論引導是思想政治教育回應時代的重要體現,作為新一代青年的大學生群體,擁有緊跟時代的創新性思維無疑是培養創新人才的有利條件,但學生個性發展的前提是擁有正確的價值觀念、積極向上的思維方式、清新的網絡辨識度,這就需要對網絡輿論和思想進行正確的引導,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目的之一。在網絡接觸中用學生喜歡的方式潛移默化對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進行正確引導,因時而新,做學生成長成才的引路人。
網絡的影響大大超過了廣播、電視媒體,成為反映社會輿論的重要載體,很大程度上在大學生主流群體中形成輿論引導。利用網絡引導學生正確的輿論導向,傳播思想的正能量,這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首要任務。
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面臨著網絡時代的新挑戰,亟須開辟網絡發展新路徑。在大數據時代,網絡數據的透明化帶來了一定的便捷,利用好網絡數據是當下把握學生實時思想動態的有效方法。關注網絡動態,主要關注相關學生在網絡上的狀態,盡管朋友圈等公共自媒體平臺上不一定能反映學生的真實狀況,但通過長期關注,可以通過總結分析得出相應的結論,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一定的支撐作用。開展網絡問卷調查,通過在網上發放網絡調查問卷、網絡大數據的分析,持續關注學生在校期間的言論話題、學習、生活情況以及宿舍生活人際交往的處理等學生息息相關的一些數據進行采集和分析歸納,這樣可以建立起學生思想動態的數據庫,為進一步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強有力的理論支撐,這樣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更有針對性。
目前,我國大部分高校輔導員和學生數量配比仍然明顯不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肩負著千條線一根針的繁重任務,所以必須要發揮好學生骨干的作用。組建一組優秀的班干部隊伍,從中選拔一部分人當輔導員助理,因為學生干部是從學生中來的,是具有較高綜合素質的一部分人。他們更了解學生,他們的觀點、思想容易被對方所接受,這樣能更好地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有著潤物細無聲的特點。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注重課題教育、書本教育的形式,雖然效果較為明顯,但是在新的時代特點下,不斷豐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斷與時俱進的有效手段。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從傳統媒體的教育和宣傳手段向新媒體不斷延伸。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利用新媒體手段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時代賦予的新的內涵,也是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由之路。
新媒體與大學生有著天然的聯系,新媒體更容易被大學生所接受,大學生也更善于關注和使用新媒體平臺。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相比具有傳播速度快、交互性強的特點,該特點的有效利用可以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媒體既保留了傳統媒體開放性的特點,又具備了傳播速度快、訂閱人群相對集中的特點,這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既可以實現新媒體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傳播,又可以利用新媒體的平臺功能實現教與學的良性互動,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宣傳新陣地,需要在黨的領導下,充分發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隊伍的主體作用,有效利用黨的宣傳部門的宣傳主陣地,不斷加強廣大學生的參與度和認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