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勝梅
(新疆伊犁伊寧衛(wèi)生學校,新疆 伊寧 835000)
當前,各大中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親和力是教師必須具備的重要素養(yǎng),也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zhì)量的重要因素。教師具備親和力不僅能拉近與學生的距離,還能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新媒體時代,我國中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教師存在親和力不足的現(xiàn)象,分析其成因,解決親和力不足的問題。
隨著我國社會的發(fā)展,多種信息技術不斷更新,知識傳播途徑增加,知識傳播速度越來越快,教師所儲備的知識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不符合時代發(fā)展。教師必須不斷鉆研思想政治理論,更新知識,用扎實的理論基礎開展教學活動。受多種因素影響,一部分教師具備較低責任感和職業(yè)道德底線,對思想政治理論理論了解不夠深入,研讀思想政治理論的相關作品較少。部分教師受學科專業(yè)影響,對思想政治理論無從下手且不具備扎實的基礎知識,不能適應不斷更新的思想政治理論[1]。
在課堂上,思想政治教師與學生存在較遠的距離。首先,教師對自身定位不清晰,在課堂中沒有為學生提供交流機會,以自身教學為準,完全忽視學生主體地位。思想政治理論課較為枯燥,教師不與學生保持良好的溝通,學生難以對思想政治感興趣,導致教學質(zhì)量下降。其次,進入中職院校的學生越來越多,中職院校思想政治教師數(shù)量有限,為解決這一問題,中職院校采取大班授課模式,一名教師為數(shù)百名學生授課,導致教師與學生難以溝通。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打破了知識傳播的界限,為教師授課擴寬了思路,提供了多種講授知識的途徑。教師可以靈活運用各種多媒體技術,將教學內(nèi)容拆分并具象化地展現(xiàn)出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理解和記憶知識點。新媒體時代各項多媒體設備具有交互特征,教師可以利用這以特點,展開互動,拉近與學生的距離。然而,當前我國中職院校中,思想政治理論教師對新媒體理解不充分,操作能力不足,導致新媒體各種優(yōu)勢不能發(fā)揮出來[2]。
思想政治理論教師必須具備扎實的專業(yè)基礎理論體系,豐富的知識儲備,才能在課堂上吸引學生的目光,讓學生跟隨教師由淺入深得進行學習。在日常生活中,教師要養(yǎng)成研究思想政治理論的學習習慣,研讀相關著作的習慣,不斷增加感悟,不斷加深理解,還要深入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把握毛澤東思想,與時俱進理解新唯物主義。此外,中職院校還要明確思想政治理論教師入職標準和退出標準,不斷激勵教師主動深入探索思想政治理論體系,提升自身實力[3]。
教師開展課堂教學活動,必須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引導作用,用平和的語言拉近與學生的距離,讓學生對教師沒有恐懼感和距離感。教師要了解當下社會熱點、時事政治,并把學生相關的熱點內(nèi)容拿到課堂中,靈活運用多媒體設備開展教學,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敢想、敢問、敢說,在探索中掌握思想政治理論,學會正確處理與朋友、家人的關系。教師要保持與學生長久的溝通,了解學生在每個時期的思想變化,為學生排憂解惑。教師還要擺正位置,決不能用高姿態(tài)面對學生,鼓勵學生用實踐解決實際問題,幫助學生成長。
中職院校要為教師提供交流機會,讓思想政治理論教師互相交流經(jīng)驗,提高教學水平。通過建立交流平臺、多校聯(lián)合開展交流會、公開課等形式,為教師提供交流機會。通過多種形式,打開教師的授課視野,讓教師及時反思授課方式,自查教學中不足之處,并不斷改進教學方式和教學內(nèi)容。
新媒體時代,把知識傳播限制打破,教師不僅可以同國內(nèi)教師進行交流,還可以同國外教師進行溝通,讓教師在交流中不斷吸收、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能,從中學習更多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中職院校課堂效率。
此外,教師還要不斷提高多媒體設備的使用水平。在課堂中應用多媒體,不僅能具象地展示理論內(nèi)容,幫助學生理解,還能吸引學生的目光,提高課堂效率。教師掌握一定應用水平,能發(fā)揮多媒體優(yōu)勢,改變教學方法和模式,讓學生擺脫傳統(tǒng)教學束縛,把目光集中在課堂中。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搜尋教學資料。在課堂中,只講授理論學生難以理解,思想政治理論課內(nèi)容比較枯燥乏味,因此,教師在課前準備環(huán)節(jié)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搜尋相關資料,用案例的方式進行講解,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還能拉近與學生的距離。
為提高教學質(zhì)量,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思想政治理論內(nèi)容,教師需改變觀念和教學方式,用親和力拉近與學生的距離,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新媒體時代,中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中教師與學生之間仍有距離感,分析其成因,通過豐富知識儲備、善用多媒體設備、與學生保持交流等方式,提高教師的親和力,不斷提升教學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