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杰寧
(湛江科技學院,廣東 湛江 524000)
高校的內部管理主要分為教學管理和行政管理兩大部分,其中所涉及的管理內容復雜多樣,而辦公室行政管理是高校內部管理最為重要且基礎的工作之一。在新的歷史時期,高校要重視辦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改革與創新,提升辦公室行政管理的效率,將精細化管理的理念運用于辦公室行政管理之中,制定科學的精細化管理制度,完善精細化管理標準,促進高校辦公室行政管理水平的提升[1]。要實現行政管理的精細化,就要從精和細上下功夫,“精”就是重在行政管理工作的精準化與精簡化,減少不必要的管理流程,“細”就是重在行政工作的標準化與量化管理,提高行政管理的可操作性。
高校辦公室實行精細化的行政管理,能夠進一步強化內部的溝通與交流。在進行辦公室行政管理的過程中,需要充分地發揮信息樞紐的作用,實現上傳下達與內外溝通,可以說溝通與信息傳遞的效率就直接影響行政管理各項工作的開展效率。在以往的辦公室行政管理中,受到層級限制,影響了內部的溝通和交流,信息傳遞需要經過一系列復雜的流程,使得行政管理效率低下[2]。而通過采取精細化的管理模式,能夠進一步精簡工作流程,同時優化內部管理結構,采取扁平化的架構方式,極大地提升內部溝通的便利性,從而推動各項行政管理工作的高質高效運轉。
高校辦公室加快推動行政管理的精細化發展,還能夠提升行政管理的規范化水平。在以往的辦公室行政管理過程中,由于行政管理工作涉及方方面面的內容,在具體執行操作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職權上的交叉,行政管理的標準化與規范化水平有待提升。在精細化管理理念的指導下,辦公室行政管理工作對各崗位的職責加以界定和明確,同時嚴格落實人員的管理責任,明確各項工作的執行標準,細化分工,使得辦公室行政管理工作能夠有章可循,推動辦公室行政管理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
要提升高校辦公室行政管理的精細化水平,基礎就在于深化精細化管理的意識。精細化管理是高校辦公室管理改革與創新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必須要強化對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性認知,用精細化管理的理念來代替傳統的辦公室管理觀念,以思想指揮行動,確保各項精細化管理舉措的有效落實[3]。要深化辦公室,行政管理各部門及其人員的精細化管理意識,首先,高校要擴大宣傳,結合國內外優秀的精細化管理案例來肯定精細化管理的作用與價值。其次,高校要結合當前辦公室行政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來進行精細化管理的宣傳,重在如何利用精細化管理舉措來解決實際的問題,提升行政管理部門及其工作人員的認同感,從而為精細化管理模式的應用奠定重要的思想基礎。
高校辦公室在推行精細化行政管理的過程中,要加快健全和完善精細化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充分發揮制度的規范和約束作用,有效提升精細化管理的實施效果。首先,要制定行政管理精細化流程,根據行政管理各項工作的不同特點,都制定對應的工作環節和執行程序,盡可能減少不必要的中間環節,實行即辦即批,提升行政管理的效率。其次,再制定精細化流程的基礎上,還要基于每個工作環節來制定相應的行為規范和標準,尤其是要明確任務目標,對于一些可量化的工作要制定相應的量化標準,比如,辦公室財務管理等[4]。這樣有利于行政管理工作的監督和執行。最后,要建立配套的崗位責任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在進行精細化管理的過程中,要細化責任分工,明確不同崗位的職責,并且結合崗位工作特點來制定層次性的考核指標,并且將考核結果與行政績效管理相掛鉤,調動各崗位工作人員的積極性,有助于推進辦公室行政工作的精細化管理。
高校要提升辦公室精細化管理質量和水平,還要從人才培養的角度入手,組建一支精細化管理團隊,切實提升行政管理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首先,精細化的行政管理對行政管理工作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政管理人員要加強學習,了解精細化管理的理念,適應精細化管理模式,提高自身的執行力和協調配合能力[5]。其次,高校要重視對辦公室行政管理人員的綜合培訓,除了定期地開展精細化管理培訓之外,還要著重地提升行政管理人員的信息素養、溝通能力、應變能力等等,讓工作人員掌握更多的技能與方法,全方位地提高行政管理能力。
綜上,高校要重視辦公室行政管理精細化改革,從思想認識、制度建設以及人才培養等多個方面入手,深入探索辦公室行政管理精細化的路徑,切實提升行政管理水平,開創高校辦公室管理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