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倫貝爾日報社,內蒙古 呼倫貝爾 021000)
基于社會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傳統報業的商業模式已經不適合當今信息化社會的發展,新媒體的應運而生更加對傳統紙質媒體產生一定的沖擊,同時也會對報業日后的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必須實現對報業數字化轉型,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有一席之地。同時建立出一套可行的經營發展戰略,關注好消費群體和廣告市場,拓寬報業市場未來的發展空間。
隨著當今社會信息化的不斷發展,傳統報業最終會被社會所淘汰,傳統報業的模式已經不適合信息化社會的發展,傳統報業會被數字化報業取締,轉型是否成功取決于應用什么樣的商業模式。總的來說,商業模式如果運營得好就會給企業實現利益最大化的盈利模式,商業模式是對企業生產方式、加工過程、利潤源頭進行系統管理的體系。商業模式也是盈利模式,能夠為企業獲得長久穩定利益的模式,它具有結構性和整體性的特點,每個行業的體系架構、運營模式都各不相同,所以商業模式也具有差異性。商業模式這一詞是在《發現利潤區》一書中提出,里面有二十幾種商業模式,商業模式實質上是贏利要素的相互結合。傳統報業是對信息的二次加工,既可以把加工的內容售賣給讀者,也可以轉售給廣告商,讀者數量越多,報紙的發行量就越大,傳統報業就會越來越盈利。
但新技術的產生,顛覆了整個傳統報業。一方面,社會越來越向信息化的方向發展,互聯網和手機的普及化使傳統報業受到了沖擊。雖然它們是業外機構,但也影響了傳統報業作為信息提供商的地位,這些機構擁有先進的技術水平和渠道等優勢條件。從盈利模式上來看,報業具有嚴重的同質化,還具有成本高利潤少的特點,當前報紙已經滿足不了廣大人民的閱讀需求,需要從根本上轉變商業模式,實現傳播的異質性[1]。
目前,中國數字化報業仍處于摸索狀態,數字化報業并非傳統報業的替代品,而是在傳統報業的基礎上進行改造創新。很多報業在數字報業商業模式轉型中,只是把數字報業看作簡單的報紙改造,錯誤地認為數字化即網絡化,以為單純研發一個閱讀軟件就是數字化轉型,把數字報業理解成數字技術的應用,以為使用了數字工具就是數字報業,對數字報業商業模式轉型缺乏正確的管理方法。
當前,很多紙質媒體在進行改革過程中,各自都建立了自己的報紙網站,但結合當前發展狀態來看,大部分網站內容重復率都很高,缺少對內容的創新。與此同時,商業新聞網站無論在空間存儲方面還是技術水平方面,都能對自身的劣勢進行彌補。在當今傳統報業轉型過程中,沒有體現新聞傳播的優勢性,在文章內容方面缺乏新意,這都是日后需要重視的問題。
在數字報業的轉型過程中,需要研發出一套合適的業務流程管理和組織架構管理,實現新媒體和報紙共同發展,加強對報業的創新和發展,對數字報業的運營模式加以確立,構建出一套完整的商業模式,在傳統報業的基礎上創新與發展。傳統模式是根據發行量原有計量方式,在沒有發展新媒體之前,廣告客戶對報紙的廣告回報率不能精準評估出來,但隨著越來越多的測量工具的出現,廣告客戶也改變了投放方式,從從前的粗投放模式到后來更加看重回報收益率,有價值地進行投放。所以,需要報社加強管理,和廣告客戶一起提高投資的回報率。其次,要依靠市場信息深度來研究報紙經營方向的立體化經營模式。需要報社建立內部企業文化,這樣才能加快向數字報業的轉型[2]。
相對報業來說,對報業發展最重要的因素是新聞產品,所以在報業轉型過程中,需要研發出符合當下社會潮流和具有競爭力的新聞產品。同時要把讀者看作消費者,把消費者放在重心地位,對消費者的喜好、信息進行全面掌握,提高消費者的認知水平,把握當下消費者群體的需求,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服務,研發出受消費者喜愛的新聞產品。值得一提的是,所研發出的新聞產品必須具有真實性和原創性,并在此基礎上足夠新穎。報紙相較于其他網絡媒體,并不占據優勢,而且還需要投入不小的成本。在未來的轉型中,首先報業要明確自身的發展優勢,并且將優點放大,對自身知識產權維護,保證開發出獨具一格的新聞產品,吸引廣大人民的眼球,凸顯自己與其他媒體的差異化,從而能提高報業的核心競爭力,實現全方面多元化的發展[3]。
總的來說,在目前信息化的背景下,如果想實現報業的穩定和諧發展,就需要對報業商業模式進行轉型,這樣才能更好地適應時代的發展,跟上社會的潮流,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本文針對當前傳統報業的局限性,對報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提出了相應的創新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