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 云
(鐵嶺市自然資源事務服務中心,遼寧 鐵嶺 112000)
做好自然資源檔案是時代賦予自然資源系統檔案管理人員的新使命,檔案管理人員必須有政治自覺,提高政治站位,借助此次機構改革,依照對于資源檔案管理的新要求,按照高標準、高要求,進行自然資源檔案管理工作。為提高此次檔案的工作效率與業務能力,本文結合檔案信息化、檔案保密技術、檔案風險管理和移交歸檔工作展開討論,期望給各單位開展檔案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由于基層自然資源局工作人員,自身自然資源檔案管理意識薄弱,缺乏科學系統的自然資源檔案管理方法指導,他們在進行文書歸檔時往往不夠全面和完善,導致后續許多重要文檔遺失或難以找尋,致使檔案完整度以及查找資料及時性不能得到保證,導致自然資源檔案無法發揮其 價值。
由于自然資源檔案涉及年限跨度之長,許多過去的自然資源檔案,往往是以文書形式保存在基層中。由于缺乏硬件設施,以及檔案信息化工作未受重視,目前自然資源檔案信息化程度不高,制約了自然資源管理工作效率,無法達到系統規范的要求。同時,文書資料的保存條件比較嚴格,許多珍貴的自然資源檔案有可能因儲存不當而無法使用。因此,雖然在計算機應用大范圍普及的當下,由于硬件設施的缺失和原始自然資源庫的龐大,許多自然資源事務服務中心并未開展用計算機進行檔案管理,由此可見,自然資源檔案的信息化程度不高。
自然資源管理工作要求工作人員有較高的專業性,以及融會貫通的能力,一般進行檔案管理工作及考驗工作人員的歸納整理能力,這就要求工作人員具有過硬的專業素質以及相關工作經驗。同時其綜合素質,包括資源管理意識以及計算機應用水平也影響其今后的工作發展,因此,許多工作人員由于缺乏專業知識,資源管理意識淡薄,經其整理的自然資源檔案內容往往浮于表面,未能被深入分析,因此,其整理的各類檔案往往關聯性不大。他們在進行自然資源檔案管理工作時僅僅做到了保管好檔案,這在新形勢下缺乏競爭性。
1.1 提高思想站位,正視自然資源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檔案工作是“對歷史負責、為現實服務、替未來保管”的一項工作,在新時代背景條件下,新形勢又給自然資源檔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要更好發揮自然資源檔案管理工作的職能作用,這是面向整個自然檔案管理工作人員提出的新考驗,也是自然資源檔案管理工作發展的新機遇。每個工作人員需要做到統一思想,牢牢樹立為民服務的宗旨理念,提高政治站位,積極為更好地進行檔案管理工作出謀劃策,樹立“為黨管檔”的宗旨理念,保證思想先進,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指示,為做好新時代檔案管理工作而切實努力。
1.2 依靠時代背景,把握形勢,主動應對自然資源檔案管理工作的新考驗。機構改革給自然資源檔案管理工作提出新要求的同時,許多新問題亟待解決,為了積極應對工作中的問題,捋順工作思路,做到檔案規范化管理。檔案工作人員要有面臨新挑戰的思想準備,有解決實際問題的技能準備,不斷提高業務能力,時刻準備應對新考驗,以積極的工作狀態,應對新形勢下自然資源檔案管理工作提出的新挑戰。
1.3 補充知識儲備,提高自然檔案管理工作的業務水平。為切實做好新形勢下的自然資源檔案管理工作,要求自然檔案管理工作人員具備良好的業務能力,具有堅實的專業基礎和計算機素質。因此,各級單位要開展好業務培訓工作,加強各工作人員之間的業務交流,幫助參訓人員補充新知識,掌握新技能,解決新問題。開展業務培訓工作時應當著重組織與信息化、保密管理、安全風險管理和檔案移交工作有關內容的授課,使得自然管理工作人員能夠加深對檔案專業知識的理解,以創新和可持續的新思路,解決自然檔案管理工作的新問題[1]。
為了保障自然資源檔案管理工作,能夠有效科學的進行,需要依據完善的標準體系作為行動指南,指南中必須界定檔案的業務規范以及檔案電子信息化的標準規范。一方面,為了保證自然資源檔案的完整性和系統性,在進行檔案收集工作時,應界定明確的收集范圍,在進行移交管理時應當具有接收規范,標準體系中應當明確有關分類標準、保管年限以及負責人等方面的規范;另一方面,在當前機構改革的背景下,檔案信息化管理已經成為新趨勢,因此,在進行檔案信息化管理時,應有完備的技術標準規范,應當對文件的格式、錄入字符、數據接口、文件組織有統一的規范。現存標準并不足以應對機構改革形勢下對資源檔案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為加快自然資源檔案管理工作的數字化進程,建立科學的、全新的、高效的自然資源檔案標準體系,應當是各自然資源檔案管理人員的首要任務。
3.1 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與過去的文書檔案管理工作不同,數字化自然資源檔案管理對于基礎設施,提出了新的硬件設施要求,應當完善計算機硬件設施和網絡系統的覆蓋,依照《電子信息系統機房設計規范》的要求,建立B級以上的數字檔案館機房,確保數字檔案能夠在各網絡信息點安全保密的傳輸,同時也要保證相關信息的公示,確保工作系統的透明性和公正性。自然資源檔案的機密內容,應當有足夠的安全保障體系,相關部門應當確保建立防火墻、病毒掃描、防入侵,日常維護和資產審計有關的安全體系,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檔案,做好安全評價工作和應急預案,切實確保文檔安全,確保自然資源檔案能夠穩定運行,提高抵抗各種風險的能力[2]。
3.2 建立可靠的信息管理系統。先進的檔案信息管理系統,是高效開展信息管理工作的基礎和核心,當前可以借助數字信息技術實現建立可靠的信息管理系統。“收集、管理、保存、應用”是信息管理系統的四項基礎業務,同時信息管理系統也要具備其他的系統配置功能。利用信息管理系統可以對自然資源檔案進行自動化的管理,包括歸納整理、分類存放和隨查隨取等工作,能夠按照檔案的接收、管理、利用的順序進行模塊化系統設計。依照這種模塊化設計,檔案管理系統允許有授權的接口進行檔案整理出入庫、儲存管理、檔案檢索調閱、檔案編輯修改、檔案審計分析、檔案統計匯報等操作,允許用戶設置各項權限、分類管理應用各種文檔。通過建立可靠的信息管理系統,可以提高自然資源檔案管理工作的高效性與有序性,建立起有目錄的可檢索的數據庫,方便工作人員對自然資源進行調閱和管理,大大提高了日常辦事效率,滿足各項需求[3]。
由于自然資源檔案涉及的業務較廣,信息來源廣泛,包括地籍信息、地質勘察等資料以及大量的業務數據,為確保電子文檔儲存時能更加具有關聯性,在檔案與業務數據之間形成有機的聯系,方便進行文檔調閱與查詢,應當基于數據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角度,在構建文檔管理系統時,應當建立自然資源文檔與業務文檔相對應的規范,進行文檔歸檔時強化與業務數據的對接,建立起相互關聯,從而更好地完成各項業務,指導業務人員進行決策等。
當前各級單位的自然資源檔案往往是在本單位內部進行管理儲存,然而在實際工作中,由于資源的分割使得跨區域共享資源數據成為難題,因此,在現階段進行自然資源檔案管理管理工作時,應當加快構建互通平臺,實現市區兩級檔案統籌管理。由于全市范圍內的自然資源數據量十分龐大,因此,可以采取分布式和集中式相結合的存儲管理模式。在大范圍上建立集中式的管理,制定統一的規章、分類條目和業務流程,在集中管理的前提下,各級單位可以構建分布式儲存資源架構,各級單位利用獨立的服務器對檔案進行電子化存儲,可以有效地擴充存儲容量,減輕集中存儲負擔,提高運行效率,進一步提高自然資源檔案管理系統的可用性[4]。
為民服務是宗旨,建立數字化的自然資源檔案管理系統,應當充分考慮人民需求,開設線上查詢服務系統,提供自助查閱的檔案資源庫,給有需求的人民提供專業可靠的數據,可以利用線上推送,為民眾提供更加具有溫度的服務。同時應當注重結合各種先進的身份識別系統,開展更加安全的業務辦理服務,充分結合人民的需求開展各項業務,保障人民的利益,不斷實現便民、利民的服務理念。
為確保機構改革后的自然資源檔案管理工作有效開展,各級工作人員應當統一思想,提高站位,不斷提高業務能力,積累工作經驗,在允許的范圍內進行更加有創造性的設想。認清當前資源管理工作的不足和進步方向,結合各單位實際情況,采取各項有力措施,推進自然資源管理檔案數字化的進程,逐步完善自然資源管理系統,不斷提高業務水平,為民服務。此舉可進一步完善當前檔案管理體系,進一步推動改行業向前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可推動社會經濟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