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波
(吉林省松原市教育學院,吉林 松原 138000)
在我國目前的教育背景下,學校的整體素質和實力主要表現在學校的教育管理、整體教學質量、學校的安全等方面,其中教育教學管理質量直接影響著學校的整體實力,關于教學管理涉及的范圍廣泛。例如,一年一度的招生工作、學校的行為規范、人力資源的調動和管理等,還要求學校具備基礎的教學設備,對學生的行為進行規范,有自己的管理體制。在新時期的階段,高中教育教學管理模式也在不斷地更新發展,改革教育的同時也注重高中教育教學管理體系是否完善。落實創新教育模式對高中教學管理起著重要的基礎作用[1]。但在現實中,高中教育教學管理仍然存在很多問題,教育對社會的影響逐漸加大,要培養知識性人才需要高中教育教學管理改革更嚴謹,憑借教學實力被社會和家庭所接受。因此,高中教育教學管理是相對復雜的一項工作,也對學校的師資評級有著重要的作用。
高中階段正是人生發展的重要時期,也是價值觀與人生觀形成的關鍵階段,這也表明高中教育教學工作想要順利開展,就需要提升高中教學管理工作的整體發展水平,才能實現高中生的綜合能力。目前,雖然我國已經全面實施綜合素質教育教學管理思想,但還有少部分教師的教學方式仍然需要改進與創新,那么創新發展應用于高中教育教學管理中,能夠實現教師在教學管理過程中的交流,是加強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方式之一,同時增強高中教學管理的整體發展。所以,創新模式已經成為高中教育教學管理的重要方式,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國的信息化發展迅速,學生學習環境已經有了巨大的改變,學生可以借助互聯網與手機輔助學習,對學習資料進行有效查找,進而完成學業的同時還能夠對接下來的學習任務進行預習,傳統教學模式已經不能幫助學生實現需求,也無法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需要新時代的高中教師結合當代的發展特征,以學生心態出發,管理模式的不斷創新才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所以,當代高中教育教學管理創新模式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重要模式[2]。
現代教育需要多方位的全面發展,已經不再像傳統教育方式單一化,有些高中教師在授課教學管理中雖然和學生保持著很好的溝通方式,但忽視了和其他教師之間的交流,不能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對于學生在其他學科方面是否掌握也不能有效地進行分析,認識不到關鍵性,只一味地要求學生完成學習任務,教師自身的授課任務,不能有效、全面地了解學生整體的生活學習情況,沒有真正做到教育教學管理模式的人性化實施,管理方面存在不足,想要達到有效提高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動性和學習效率是很困難的。
現代社會的發展越來越注重教育的發展,以此為背景下的教育教學管理模式想要創新就需要與家庭之間建立良好的溝通,這是保證管理工作順利進行的首要條件,學校對于學生的管理工作不再只是課堂和校園內,學生在回家之后的情況也需要被重視,很多學生回家后不完成作業只沉迷游戲和網上世界,完全放飛自我,沒有學習自主性,最后導致學習習慣不良,影響學習成績,逐漸喪失對學習的興趣。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該重視課后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在教育管理工作方面實施有效的措施。但現實生活中想要實現這些管理模式存在很多問題,教師和家長不能有效地進行一對一交流,也不能全面、系統地實現掌握全部學生的實際課后學習情況。
現在很多學校只追求學校的升學率,學生分數占比和學校運營相關的費用問題,忽視了全面發展教育中也包含的心理方面的教育,學生教育工作不僅僅是分數,在傳統應試教育模式的影響下,高中教育教學管理往往很容易忽視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出現的心理問題沒有及時得到幫助和解決,也會造成不良影響和嚴重的后果。在高中這樣關鍵的階段,學生思維快速運轉,個性化強,同時面對很多情況都表現出極度的敏感和脆弱,需要被認同,也需要歸屬感,了解和支持學生內心的真正需要,但往往經常被忽視。
因為受到傳統教學管理方式的影響,教學與管理思想存在一定問題,高中教學管理評價機制較為單一化。第一,評價方式與功能較單一,評價主要以課堂教學中的選拔功能為主,更關注學生的成績。第二,管理主體單一化,教師成為課堂教學中的組織者與管理者,處于活躍狀態,然而學生則正相反,處于被動狀態,缺少發言權,學生的思想情感和自尊在管理評價機制中缺少關注。第三,教學評價標準較單一,以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學習成績作為提升評價的標準,對當前提倡的關注學生情感、價值觀等方面的培養缺少關注。
在高中教育管理工作中,傳統的教學管理方法已經不再適用現代教學管理模式,需要發揮創新性和良好的管理體系。不僅和學生進行溝通,和教師之間也要有效良好的交流學習,保障高中教育教學管理體系的有效進行,也為高中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建立基礎[3]。例如,從學生的生活入手,了解學生有哪些興趣愛好,學習中有哪些有效的學習方法,從而轉化成學生接受的教學方式,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隨著互聯網的普及,教師也在不斷地創新教育模式,互聯網引進課堂,改變刻板的授課方式,結合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引入視頻或相關圖片,生動形象地詮釋所要教授的內容,使學生更全面更容易記憶分析的學習。促進學生學習的能動性,積極地參與教學內容,對學習產生興趣,降低不良情緒,從而達到提高高中教育教學管理的效率。
在有效地開展高中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中,需要提高教師的管理認知,家庭教育管理和學生教育管理是同樣重要的,針對學生的實際狀況分析了解,與家長進行有效的積極溝通,落實課后學生的學習情況了解,需要家長配合工作。例如,在家中負責規范學生的學習習慣,能夠掌握班級內部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態尤為重要。同時,利用微信等線上APP的應用軟件,加強與家長的溝通頻率,并根據每個學生的個性和不同找出學生的優點,引導學生自己發揮優點,增強學習動力,了解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的壓力和問題,挖掘學習中的潛在能力,使其發揮最大作用,幫助學生提高整體能力。
教育發展至今,教育是否具有公平性也一直受到社會各階層的廣泛關注。教育是否公平是教育體系良性發展的重要前提。高中教育教學是九年義務教育的關鍵階段,是為國家培養高素質高水平人才的重要機構,關系著國家的未來命運。需要著重強調教育的公平發展,學校內部更要保障學生受到的教育公平均衡發展。還有很多學校只看學生的分數,把成績作為衡量學生好壞的唯一標準,課堂上也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只喜歡提問成績較好的學生,而忽視了學習較差的學生也有表達的需求。這就要求教師在授課的時候注重注意公平性。例如,除教師之外,學校也應該做到清廉教學,一視同仁,不搞特殊情況,避免學生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在獎懲問題上更要注意公平性,嚴格禁止體罰等不良習慣,教師也應該接受監督。
課堂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學評價是其重要因素,對于優化教學功能起著重要作用,傳統的教學評價以成績為本,選拔機制與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當代高中生的發展需求,教學評價機制的完善應改變單一化的問題,構建激勵性、多元化的評價機制[4]。例如,評價機制主體多元化,主要通過改變以教師為主體的評價模式,尋求學生、他人以及自我的評價主體體系,教師能夠自我評價和反思,結合當前的教育理念,增強管理模式,了解自身不足進而對課堂教學模式進行創新,促使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能夠將學校領導者、教師、家長等多種評價主體進行結合,相互推動教學活動的發展。同時,不應只單純灌輸學生成績才是評價標準,其評價內容可以更為廣泛,包括學生的價值觀、態度、情感、心理等,學生的思想品德都納入其中,有助于提升學生建立自我認識進而發揮評價機制的功能。
綜上所述,學校只有從實際出發加強高中教育教學管理制度和規范,才能為高中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然而學校有序、健康的教學環境,才能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從根本解決教育教學管理中的問題,促使學校在良好的教學環境中發展向好。本文主要針對高中教學教育管理中遇到的幾點問題,找出了相關的解決措施,希望能為研究此項目的學者提供借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