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振梅 李聚慧
(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谇会t學系,河南 漯河 462000)
在針對醫學生的教育中,我國首先實行“三個習慣”醫學人才培養方法。通過學習、運動以及健康飲食習慣,培養出全面性的應用人才。學生通過“三個習慣”,可以對自身的運動、膳食、健身等領域實現加強效果。在醫學院教學中,可以開展臨床思維,培養大學生主動關注自身體質以及健康。以醫生視角構建全新的體系,為后續學生的發展奠定堅的實基礎。同時,也為我國提供堅實的醫療衛生人才,全面落實健康中國的發展思想。目前,在“三個習慣”的養成中,需要分析“三個習慣”對于培養性應用人才的意義。以及如何有效地在教學中開展“三個習慣”的實施。討論在“三個習慣”開展后,對于學生的培養效果。
對于人才培養方案而言,為了保障提升自身的辦學理念以及辦學定位,需要執行人才培養目標。并在后續的教學中,促使整個培養方案能夠達成規格化、具體化,以保障自身的教學水準、教學質量能夠實現有效成長[1]。在培養工作上,能夠提升全面的指導思想。目前,在教學中,口腔專業是非常重要的學習領域,同時也是我國的重點發展目標。因此,需要整體遵循“三個習慣”教學思維,完成對于學生學習、生活領域的加強。例如,在學生入學后,對學生開展“三個習慣”的培養方向,可以保障學生完成學習習慣、運動習慣、飲食習慣的培養方案。通過健康培養方案,可以保證醫學生能夠堅持自身的健康原則,在此基礎上開展多項的實踐活動,形成能夠適應時代需求發展的全面性人才[2-5]。在學生入校后,開展“三個習慣”,可以培養學生能夠形成良好的生活理念??谇粚I是一個理論以及實踐結合的專業,自身具有明顯特殊性。扎實的理論基礎不僅可以支撐起學生的臨床學習,同時還可以保障學生能夠充滿朝氣、健康陽光,在學習、課間休息時能夠進行積極的學習。此外,臨床醫生更應具備強壯的體魄以及堅強的意志,才能夠面對復雜艱苦的環境。學生在學習之余,必須增強自身的體質,規律自身飲食,提升整體素質。在踏入醫生行業后,將所需的口腔知識技能等應用至臨床,并培養科學運動,以健康飲食指導患者,做到預防大于 治療[6]。
在“三個習慣“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系統性的分析,總結出對于應用型口腔醫學生的培養要素??梢缘弥诮虒W時,教師需要根據系統性的教學方案,制定學術氛圍,對學生的學習態度進行培養。良好的學術氛圍能夠激發學生的鉆研精神,使學生形成嚴謹的學科態度,在后續的臨床實踐中進行自我改進學習,提升自身的學習技能。目前,在教學過程中,部分學生出現的自制力差、紀律性差的問題,而口腔臨床操作要恰巧需要嚴謹的理論知識以及嚴格的實踐操作。因此,在培養過程中,教師可以設定相關的主題。如“別把青春交給手機”主題活動,在課前將學生的學習物品、專業書籍、口腔實訓工具等裝入書包。學生上課后,手機入袋,不得輕易取出,認真學習專業的口腔知識。保證將理論課程融合至實踐基礎,強化整體的臨床操作能力[7-9]。在教師以及學生的共同努力下,學生自身的學習積極性將有較大幅度的改進和提升,可以扎實自身的理論基礎,強化學生的臨床操作能力。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后,學生可以自主地在課后對教師提出自身疑問,并與教師探討。通過學生自主完成教學筆記,并分析學習框架,提升自身的臨床操作能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口腔醫生的治療環境中,其要求長時間地保持坐姿以及低頭動作,因此,口腔醫生常見的職業病為頸椎及腰椎病[10-13]。為了提升人才培養的質量,需要在口腔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陶冶學生的性情。在時代的發展下,學生能夠實現慢節奏、平和性的成長,落實自身的成長目標。
此外,在教師的培養中,可以培養優質且為人類健康服務的醫療衛生人才,將其作為醫學教育的根本目的。醫學應用型人才,必須注重自身的臨床實踐能力,并利用理論知識進行分析解決,又要保證自身有一定的創新意識,不能一味重復目前的工作。因此,口腔醫學從本質來說一門臨床綜合以及實踐性極高的專業,對教師隊伍進行大規模的改進優化,以身作則,為學生建立榜樣,增加教師的隊伍作為后援。師生通過共同努力,可以形成多樣性的競技比賽,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使學生變相的將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
在教學培養中,通過“三個習慣”,分析學生養成后的效果??梢缘弥?,基于“三個習慣”的人才培養方法,能夠更好地實現人才培養目標。教師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健康運動習慣以及營養飲食習慣,學生不僅沒有抵觸,反而積極配合。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目前,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方針設定中,學校實行“寬進嚴出”的教學體系。在期末考試以及學生畢業考試中,倡導學生認真對待。在學校題庫中,教師隨機抽題,根據口腔系學生的學習目標,教師在日常復習中,可以通過復習題以及模擬實踐的方法,對口腔系學生進行集中培養,保障學生能夠積極通過考試。且在參加工作后,能夠最快地通過口腔執業助理醫師考試。
為了落實“三個習慣”的運動目標,學校開展了各項體能訓練。如學校每年開展春季及秋季運動會,鼓勵學生參加田徑足球、籃球、劃龍舟及拔河等體育競賽,將體育鍛煉與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融合,避免學生肢體能力不足,使學生出現厭學現象。讓學生從思想上充分認識運動對于人體健康的重要意義。同時讓學生養成晨跑的習慣,學生可以自由選擇晨跑時間,培養學生早起運動的習慣。另外還要進行體育測試考核,將學生參與的課下鍛煉與體育成績掛鉤,體育成績與學生的評優評先掛鉤,激勵學生主動參與各項鍛煉。并且通過體育運動,可以抒發學生對于學習的壓力,讓學生在參與體育運動中,能夠調整心態,以最飽滿的情緒迎接學習,解決學習中所帶來的困難。
良好的飲食習慣也很重要,俗話說“病從口入”。學校為了讓學生能夠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也做出了各項措施,如不讓外賣進校門;完善學校餐廳膳食體系,減油、減鹽、減糖。為學生制定合理的營養食譜。同時,通過各種渠道給學生開展健康飲食教育,讓學生懂得不僅要吃好,還要吃出健康,培養健康飲食觀念,使健康飲食成為學生的一種習慣。吃的健康身體才能健康,身體健康才能有更好的精力投入到學習當中。
此外,教師亦可以每年舉辦相關的教學分享會,學校組織優秀教師以及優秀學生在分享會中發表自身的教育理念以及學習經驗。引導其他同學進行自主學習,體現校園文明以及學習文明的雙重融合。還可以舉行各種教學比賽,以達到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目的。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優秀的畢業生。
綜上所述,在培養“三個習慣”的人才中,可以形成更好的培養方案,并在新時代背景下能夠實現有效的學生培養。在診治的基礎上,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開出“三張處方”。以“三個習慣”培養目標為基準,開展人才培養方案,可以培養出一批具有較高專業能力、實踐操作能力,且擁有良好品德、高尚情操的口腔醫學生。在學生畢業后,可以更好地服務于我國當地百姓,實現自身思想道德、團結協作能力的全面成長。
此外,經過“三個習慣”培養的學生,其人際溝通能力也保持了較高的滿意度。因此,“三個習慣”在培養應用型口腔醫學生推廣中取得了較大成功,可以為其他教學領域的應用提供良好基礎,提供可行性的借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