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熱哈提·阿布來提
(新疆阿克蘇地區第一人民醫院,新疆 阿克蘇 843000)
現階段,計算機與網絡的作用逐漸凸顯,發展速度極快,基于此背景,我國的遠程醫療技術在不斷的進步與改革,在醫療事業中發揮了巨大價值[1]。遠程醫療在39年代初便首次開始得到了應用,但主要體現在航天事業中,會經遠程系統進行航天員機體健康狀況的核查與指導。而遠程病理與超聲會診在遠程醫療中的作用極為重要,雖然多數的大型醫院已經開始了遠程會診的應用,但基層醫院的落實情況還尚待完善。因此,為確?;鶎俞t院病理科能夠順應時代發展,為促進優質醫療資源的整合,為有效解決基層醫院中的病理診斷難題,則必須進行區域病理與區域超聲遠程會診項目的建設,借助數字切片掃描技術進行全面分析,并實現遠程的有效會診,推動基層醫院醫療水平的整體發展。
新疆阿克蘇地區第一人民醫院是一所集醫療、科研、教學、預防保健、急診急救于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和國家級愛嬰醫院,南疆地區首家具有職業健康資質的機構,是阿克蘇區域醫療中心。因此,對區域病理及區域超聲遠程會診項目建設的需求也極為迫切。
區域病理及區域超聲項目開展后,醫院中超聲病理診斷的質量將會得到顯著提升,同時也能促進遠程會診的網絡與信息化,對基層醫院和大醫院之間的交流協作也提供了可能[2]。我院在開展該項目時,于信息中心的中心機房安裝本地服務器,并通過互聯網從各縣市人民醫院指定設備獲取相關數據,匯總到區域病理和區域超聲服務器數據中心,超聲或病理科專家則在區域診斷平臺上進行診斷工作。將本次項目的開展,提高了醫療行業科技創新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帶動地區“76331”戰略實施,為建設阿克蘇地區第一人民醫院為主導的地區區域診斷中心提供了科技支持。
區域病理的遠程會診時,主要借助Motic數字切片掃描系統(麥克奧迪自主研發設計)進行。該技術會經全自動顯微鏡掃描平臺,掃描與控制軟件系統,將傳統的玻璃切片進行掃描和無縫拼接,生成包括傳統玻璃切片內所有信息,完成整張全視野的數字化切片(Whole Slide Imaging, 簡稱WSI)[3]。
從應用優勢方面來看,該系統是國內最早并且是國內唯一兩家SFDA認證產品、國家衛生部質控項目唯一指定產品、國內唯一通過國家衛生部專家鑒定、國內唯一可出具診斷報告的會診平臺(簽約專家200位,合法,醫療風險保障),同時,其在國內市場的占有率最高,達67%,享有ROI(感興趣區域掃描)專利,有標準、精度高、多層融合、3D等多種掃描方式,適用不同切片掃描的需求;同時還可進行實時遠程會診,可用于冰凍切片快速會診,一體化設計[4]。在病理學醫、教、研實踐中,數字切片具有傳統切片的所有功能,并具有不受空間與時間限制的優點。應用Motic開發的系統軟件與平臺,實現了切片制作、存儲和管理的數字化,可通過醫院PACS/HIS的接口,提供共享的全數字化病理信息;實現教學、科研、診斷以及遠程病理質控的網絡信息化;使各地醫院(同城或異地醫院)可進行學術交流和互聯網會議等。
遠程超聲主要選用的杏聆薈軟件,可充當院內或跨院實時通信工具,支持一對一通訊和群組通訊,通訊內容可為文字消息,語音消息,圖片,病例信息和超聲直播,PC版本在此基礎上還支持實時語音通話和視頻通話。另外,杏聆薈軟件內的溝通可有效地與微信中的私人信息溝通區別開來,便于用戶第一時間響應工作相關需求。在區域遠程項目中,各醫院各科室的杏聆薈群組,利用多種不同的形式進行溝通,搭建了不同醫院之間診斷、溝通的橋梁。軟件可支持500人以上群組,充分滿足醫院內部或跨院各類溝通需求,使得初級醫生或醫學院醫生能夠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接觸到第一手的病例分享,利于其業務水平的提高。
現階段,我院病理科醫生及技術專業人員短缺,且病理醫生的精力和所擅長的領域有限,經驗豐富的病理醫生不多,存在極大風險和醫療隱患。同時,科室設備普遍陳舊,導致精度不高,從而嚴重影響了技術標準的規范化??剖夷荛_展項目不多,尤其是免疫組化、特殊染色、分子病理及疑難病理會診。特別是術中快速病理診斷的缺失,直接影響到臨床科室不能開展手術和住院治療業務。另外,病人攜片外出會診會造成時間的浪費和本院病人的流失,同時嚴重阻礙本院病理醫生診斷水平的提升。
利用麥克奧迪自主研發的數字切片掃描與應用系統,將傳統玻璃切片進行數字化掃描,形成高精度數字化病理切片[5]。專業人員將患者病例資料及數字化切片上傳至麥克奧迪數字病理遠程診斷系統(國家衛健委官方的中國數字病理遠程診斷與質控平臺),提交遠程診斷申請。同時,由國家衛健委病理遴選的全國權威病理專家,進行遠程病理診斷并出具診斷報告,并且本院病理醫生可與專家進行在線交流,學習專家的病理診斷思路,提高自身診斷水平。常規病理診斷24小時出具報告,疑難病理診斷48小時出具報告,術中快速冰凍診斷20分鐘出具報告,滿足了臨床手術需求。另外,由國家衛健委病理質控中心及省、市級病理質控中心對遠程診斷的病例進行規范化嚴格質控,以保障病理診斷的標準化和規范化。而麥克奧迪對所有通過遠程診斷的專家病理報告負責,并購買商業醫療保險,以保障基層醫院和診斷專家的基本權益,并由國家衛健委認定的麥克奧迪醫學檢驗所(病理院士專家工作站),為基層醫院提供免疫組化染色、分子病理診斷、基因檢測等專業送檢服務,從而豐富基層醫院病理科的診斷及檢測業務。
我院在有效開展該項目后,取得了良好的會診成效,有效緩解了基層醫院內的就診難題,使治療更具時效性。另外,在區域病理與區域超聲的遠程指導下,使得患者在就診時有了更加可靠的實驗室與影像學結果,治療方案更具針對性,提升了遠程會診的價值。同時,在進行遠程會診過程中,能夠將患者信息進行及時傳送,并及時做好會診商討,使基層醫院的整體醫療水平也有了一定提升效果。此外,如果按照每年新增2000例(這個數字會隨著時間發展成幾何級增長)計算,可大大增加醫院的收益,提升醫院經濟實力。
在遠程會診下,患者僅在當地基層醫院便能接受有效診斷,降低了去往大醫院核查的醫療支出,醫療就診的時效性也較高,對“就醫難”問題起到了有效的緩解效果,屬于一項親民、便民、利民的民心項目[6]。另外,在遠程醫療會診之下,中心城市與周邊基層醫院可共享醫療資源,基層群眾就診時能夠獲得優質的醫療服務和診斷治療。而在良好的就診感受下,患者與其家屬的就醫滿意度將更高,減少了醫患糾紛事件,對醫療風險也有明顯的降低作用。
由于基層群眾的思想較為傳統,且傳統就醫形式的影響程度大,故有患者對遠程就醫存在一定擔憂與顧忌,不信任遠程技術[7]。此外,遠程就診時,醫療專家無法至現場親自查看,醫患之間的交流可能不全,且在傳輸病理和診斷結果期間,一旦出現疏忽、系統障礙或是影像資料的不清楚、偏差等現象,便會造成患者疾病的錯診或漏診,有著一定安全風險。除此之外,遠程項目每年所需的光纖專線費用較高,若政府的資金投入力度不足,患者的就醫負擔便會大大增加,并且遠程會診還未列入醫療保障體系中,就診無法報銷,對邊遠地區的患者來說,經濟壓力較大。
綜上,區域病理及區域超聲遠程會診的優勢諸多,但具體應用時,還需與患者實際相結合,做到遠程與現場的聯合分析,確保就診結果準確可靠。同時,也應做好遠程就診的知識普及工作,使基層群眾正確認識遠程會診技術,國家和政府也應加大投入力度,確保項目資金的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