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福嫻
(棗莊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山東 棗莊 277800)
土地資源作為我國最為重要的資源形式,土地資源檔案中包含了重要的地質礦產信息、土地建設信息等,加強對土地資源檔案的管理工作,能夠為政府部門全面掌握土地信息提供幫助。大數據背景下,為國土資源檔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以創新為出發點,提出全新的管理策略,提升國土資源檔案管理質量,發揮國土資源檔案的重要作用。基于此,加強對大數據下國土資源檔案管理創新策略的研究具有十分現實的意義。
完整性作為當前國土資源檔案最重要的特點。任何一塊土地,從土地審批、利用,到完成過程,所有涉及的問題都會記錄在檔案中,只有通過詳細的記錄,才能保證國土資源檔案的有效性,形成一個完整的國土資源檔案體系。
在我國國土資源檔案系統中,包含了多種檔案信息,具體可以分為綜合類檔案、業務類檔案。其中,業務類檔案主要包括土地利用規劃檔案、建設用地檔案等;而實物檔案、電子檔案、科技檔案等都屬于綜合類檔案。另外,按照載體、門類等方式,又可以將國土資源檔案分為其他不同的類型,也形成了多樣性的檔案特點。這種多樣性特點會增加國土資源檔案管理的難度,借助于信息化管理模式,實現自動化分類與檢索,提高檔案管理效率。
大數據背景下,傳統國土資源檔案管理模式受到了極大的沖擊,已經無法適應新時期檔案管理工作需求。當然,利用大數據技術以及先進設備,能夠為國土資源檔案管理提出新的功能服務。考慮到大數據先進性、檔案管理復雜性,所涉及豐富的信息量,且數據格式多元化,更是增加了國土資源檔案管理的難度。
根據相關工作實踐發現,國土資源檔案管理工作開展中,由于檔案內容涉及方方面面,不僅種類多,且數量龐大,這無疑會增加管理難度,也會導致國土資源檔案管理復雜性增加。加上檔案管理周期長,有時候難免導致檔案陳舊、老化等問題。傳統的國土資源檔案管理模式下,通常是利用人工編著、檢索的方式,對相關檔案數據進行記載、記錄。而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國土檔案資料激增,每天新增檔案量巨大,如果仍然采用傳統工作模式,無疑會影響整體檔案管理工作的質量,甚至會發生失誤。另外,以往國土資源檔案管理使用設備相對滯后,相關機械設備更新不及時,不能滿足當前的工作需求。且大數據背景下,信息泛濫問題日益明顯,國土資源所涉及資源數據量龐大,增加了檔案數據檢索的難度。
從大數據時代背景中,國土資源信息數量多,對國土資源信息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國家成立了國土資源不動產登記中心,能夠將國土和房產進行有機地結合起來,這對于建立不動產登記大數據系統具有重要的意義。傳統的國土資源檔案資料較為單一,必須對相關數據進行有效挖掘,保證國土資源數據具有更加豐富的層次性。近年來,我國國土活動明顯增加,國土活動所產生數據量也明顯增加,對國土資源檔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據大數據時代檔案管理需求,必須能夠對國土資源檔案中非結構數據進行二次開發,能夠結合實際情況,明確國土資源檔案管理的發展方向。充分利用計算機技術,能夠充分挖掘相關數據,構建智能化檔案服務體系,建立不動產登記中心數據庫,為我國土地房產信息處理工作奠定基礎。
與傳統檔案管理模式相比,大數據下對國土資源檔案管理人員素質要求更高。要求國土資源檔案管理人員不僅能夠熟練掌握相關檔案管理知識,同時,更需要學習先進的管理理念,懂得創新,為國土資源檔案管理工作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然而,當前我國國土資源檔案管理工作實施過程中,一些管理人員思維模式較為陳舊,工作開展中依舊受到傳統檔案管理思維束縛,無法滿足新時期檔案管理工作需要。另外,一些年齡相對較大的檔案管理員,對于新型管理理念不能接受,不愿意主動學習先進的專業知識,嚴重阻礙了國土資源檔案管理創新發展。同時,一些檔案管理人員責任意識差,由于對自身工作不重視,在實際工作開展中容易發生錯誤,給國土資源管理工作造成極大的阻礙。
在大數據不斷發展過程中,越來越多先進的數據技術廣泛運用與各行業中,為社會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利用大數據技術,能夠從海量信息中將有價值的信息提取出來,并對相關數據信息進行自動整理、分析,提高數據信息的利用價值。在國土資源檔案管理活動開展中,也可以借助于大數據技術,幫助管理人員快速獲得所需數據,有利于提升國土資源檔案管理的整體水平。新時期,國土資源檔案管理部門必須重視對大數據技術的利用,樹立大數據管理意識,不斷提升數據提取效率,在此基礎上對各項基礎工作加以完善。在信息化建設不斷深入的今天,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已經基本上實現了信息化檔案建設,歷史檔案信息也基本上進行了信息化存檔,檔案數據量激增,可以通過GIS技術,實現這些檔案數據信息的統一化管理,還能夠建立合理的數據存儲空間,發揮大數據技術在數據整理、分析方面的能力,充分挖掘有價值的信息數據。
大數據背景下,加強對國土資源檔案信息利用,挖掘國土資源檔案資源,不斷強化檔案管理工作創新。在具體實施創新過程中,檔案管理人員必須能夠樹立服務意識,提高國土資源檔案服務水平,以便于提升整體檔案管理效用,更好地服務于社會發展、服務于政府部門管理。具體實施中,可以通過PDCA循環計劃:P(plan)是計劃階段,必須能夠根據具體情況,進一步明確檔案管理目標、方針等,并在此基礎上設計出科學的方案;D(do)就是實施,必須嚴格執行計劃方案,將計劃方案落到實處;C(check)就是檢查環節,必須全面檢查執行的結果,判斷其是否滿足國土資源檔案管理工作需求;A(action)是處理環節,是根據檢查的結果,根據國土資源檔案管理工作要求,對相關工作進行處理,以便于提升整體檔案資源知識服務能力。
第一,在人員招聘環節中,必須對檔案管理人員進行嚴格把關,選擇業務能力強、政治素養高的人員,保證其符合愛崗敬業相關要求。第二,做好相關崗位調配活動。對于國土資源檔案管理部門來說,必須配備專門的檔案員,發揮骨干力量的帶頭作用,在部門內部選配優秀人員負責檔案工作,逐漸形成完整的檔案管理組織網絡結構。第三,注重人員素質教育培訓工作。國土資源檔案管理部門必須定期開展教育培訓活動,促進相關人員素質提升。做好人員技能培訓活動,同時,注重技術人員橫向交流工作,全面提升其檔案管理能力。注重思想道德建設,幫助檔案管理人員樹立強烈的責任心,以便于能夠更好地投入到檔案管理活動中。第四,端正工作態度,對于每一項工作,在工作開始前都需要設計具體的部署,而工作結尾必須做好相關小結,切實保障檔案管理工作質量。這就需要制定科學的獎罰措施,起到良好的激勵作用,提高相關工作人員的積極性。
在國土資源檔案管理工作中,可以利用RFID技術,結合原有硬件基礎對數據庫管理系統進行升級改造,將RFID技術和檔案管理系統對接起來,從而將電子政務系統、國土資源數據中心等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對于前端生成的電子文件數據,能夠進行自動化管理,還可以實現同步檔案利用。
具體實施的過程中,國土資源檔案管理中需要建立電子標簽數據庫,為國土資源信息檔案信息提供一個統一的存儲空間,以標簽數據庫作為系統核心,對國土資源檔案數據進行有效收集、存儲以及讀寫,提高檔案數據信息的利用價值。國土資源檔案借出時,需要將借出信息錄入到相關標簽內,檔案歸還時通過驗證標簽信息即可。在智能管理終端中,對檔案文件位置、數據身份等開展驗證,提高檔案管理水平。目錄管理是檔案管理中的關鍵,具體內容集中在檔案編目管理上,對檔案分類結構進行重構,實現檔案數據自動歸類。另外,可以建立數字化檔案管理系統,將國土資源檔案中相關視頻檔案、音頻檔案、照片檔案等集中管理,提高國土資源檔案管理的規范性,為相關用戶檢索工作提供便利。
國土資源檔案信息關系重大,必須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建立智能化管理系統,能夠具有智能防盜、電子盤點以及防毀壞等功能。對每一份國土資源數據檔案,入館前需要輸入物理特征碼,并將其錄入到RDID系統;檔案使用后,需要檢測其物理特征碼,并和之前的數據比對,切實保證數據完整性。利用電子盤點功能,可以盤點相關檔案數據,相關數據收集、整理都可以通過RFID閱讀器完成,系統還可以直接形成盤點報表。至于防盜系統功能,是一旦發生未經允的檔案取用情況,或者檔案出現異常離庫,都會發出警報信息,提醒相關管理人員進行處理。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對國土資源檔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檔案管理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新時期需要。因此,必須強化檔案管理創新,借助于大數據技術構建檔案管理智能化系統,不斷提升檔案管理管理人員素質,進一步落實檔案安全管理,挖掘國土資源檔案信息數據的價值,為我國國土資源高效利用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