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力夏提·阿布來提
(阿克蘇地區圖書館,新疆 阿克蘇 843000)
近幾年,全民閱讀逐漸融入了人們的生活中,因其獨特的傳播方式,全民閱讀成為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途徑。
新的時代,經濟與科學技術的發展井中國推向了更遠的地方,來自全球各地的文化洶涌而至,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極大的沖擊。因此,要想在文化建設上獲得新的發展,必須將其他文化吸收轉化成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令其與我國的文化相融。閱讀作為文化傳承的主要手段,能夠在豐富閱讀者的內涵同時,以一種溫潤的方式吸收對應的文化。隨著全民閱讀在社會中的興起,其也成了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手段。將全民閱讀與優秀傳統文化進行結合,能夠促使社會得到傳統優秀文化的渲染,讓優秀傳統文化得到繼承,在新時代里與新文化相融,推動文化建設。
社會經濟水平以及科學技術的進步,令閱讀呈現出更多的方式,包括傳統閱讀、數字媒介助推的電子閱讀等,都使綜合閱讀率得到提升。但是不可忽視的是,在閱讀率提升的同時也存在許多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一是依靠網絡進行的閱讀因其處于復雜快速的環境中,閱讀者受到其他信息的影響,只能達到“碎片化”閱讀;二是市場經濟的快速變化,令閱讀者更多的關注功利性與實用性的內容,對于精神文化類的內容很少閱讀;三是閱讀不深入,社會快節奏的發展令人們將閱讀作為一種休息的方式,但是這也造成閱讀浮躁、不深入的情況;四是互聯網信息繁雜,為了博取眼球和流量,很多圖書不能達到質量保證,造成很多無效的閱讀;五是因競爭激烈造成“專一”閱讀。社會的快節奏和激烈的競爭,促使人們將閱讀放在考級、考公、考研等內容上,對于精神文化的閱讀卻少之又少。除此之外,全民閱讀在傳統文化傳承中還存在這其他問題,需要不斷去改進和優化。因此,必須采取合理的方式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全民閱讀中,融入人們的認知中,進而融入整個社會中。
如新媒體環境下,傳統、單一且刻板的閱讀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群眾的個性化閱讀,將與傳統文化相關的內容放在線上,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將其展現出來,以此來吸引群眾目光,調動群眾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閱讀興趣,從而達到不錯的傳播效果。同時,讀者也應該建立起一種嚴謹的學習態度,在“淺閱讀”之后要學會主動去對閱讀內容進行補充,以傳統閱讀來深入學習。
例如,可以借助圖書館經常舉辦文化藝術活動,致敬英雄、緬懷先烈。在舉辦學習教育《懸崖之上》紅色主題電影觀影會的時候,旨在引導群眾從百年歷史中吸取智慧和力量,重新溫故紅色經典。本次活動主要是經由地區圖書館舉辦,由“學黨史、銘黨恩”微黨課、共讀紅色經典讀物等活動組成,不僅能夠讓受眾感受到學習黨史的教育意義,同時,還能豐富黨史的學習方法。
新媒體環境下,要達到良好的文化傳播效果,必須緊跟時代步伐,將新媒體技術合理應用在優秀傳統文化宣傳工作中。如圖書館的宣傳部門應組建專業的新媒體團隊,對宣傳工作人員進行相關新媒體培訓,并將優秀傳統文化作為宣傳的重點,對優秀的傳統文化圖書進行推薦。使相關文化宣傳工作者能夠在掌握相當程度的新媒體技術上,熟練操作新媒體軟件來對優秀傳統圖書進行宣傳。
例如,在開展“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粽”情書海活動時,管理人員需要對宣傳人員進行此次活動意義與目的的講解,解讀此次活動旨在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精神,擬舉辦“‘粽’情書海”端午節主題系列活動,讓讀者深切了解和感受傳統節目的魅力。而在開展“四館”夜場活動中,阿克蘇地區圖書館“我和我的祖國·巧手剪出愛國情”剪紙主題文化夜場活動拉開帷幕。該館特邀剪紙教師張永龍從中國剪紙藝術的由來、剪紙藝術的歷史進程和近現代剪紙藝術的發展等方面展開講解,用形象的比喻和通俗易懂的語言,讓在座的100余名聽眾全面了解剪紙藝術,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接下來,家長和孩子一起動手,在張永龍的指導下,完成一幅幅活靈活現、精美絕倫的剪紙作品。有的家庭剪出了“福”字,有的家庭剪出了窗花,張芮瑄、張芮晗姐弟倆的作品《我為祖國點贊》《我愛你中國》成為當晚最佳作品。充分弘揚了優秀傳統文化。
學生作為社會中極為龐大的群體,其素質的養成對于社會的發展有相當重要的意義。因此,要想繼承優秀傳統文化,增加相關內容的閱讀,必須從學校著手,重點發展學生。
如培養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的閱讀興趣[1]。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應將傳統文化融入教材教學內容中,創新教學方式,挖掘教材中關于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并將其放大,對學生進行教學,鼓勵學生進行相關內容的閱讀。在學生出現閱讀困難時,及時給予幫助,以此激發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的閱讀興趣,塑造良好的中國觀。
從古至今,閱讀一直是學習和文化傳承的主要方式。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作為中國發展的精神支柱,對于社會的良好發展有極為重要的意義。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面對各種文化的沖擊,如何有效傳播優秀傳統文化是重中之重。只有將優秀傳統文化與全民閱讀結合起來,依托先進的互聯網技術,采用有效的宣傳方式,才能有效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