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年醫(yī)院主任醫(yī)師 張建春
很多腫瘤患者聽到骨轉移就非常害怕,認為是疾病晚期,離死亡不遠了。事實并非如此!
腫瘤的轉移途徑主要有直接侵犯、血行轉移、淋巴轉移和種植轉移。骨轉移是腫瘤最常見的轉移部位,約占遠處轉移的一半。血行轉移是骨轉移最常見的方式。
脊椎骨和骨盆等中軸骨,由于紅骨髓豐富,血流緩慢,腫瘤細胞容易停留在這些部位,形成轉移灶。其次是肋骨、股骨和肱骨。容易引起骨轉移的腫瘤,主要有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腎癌等。
骨轉移最主要的癥狀是疼痛,還可導致病理性骨折、高鈣血癥、脊髓壓迫等并發(fā)癥。病理性骨折表現(xiàn)為患者受輕微外力作用,就會發(fā)生轉移部位骨折。若出現(xiàn)脊柱轉移,還可能會破壞脊髓、神經(jīng),嚴重的可能導致截癱。因此,惡性腫瘤患者應定期進行檢查,及時評估病情,若發(fā)現(xiàn)疼痛,要盡快就醫(yī)檢查,以較早發(fā)現(xiàn)轉移病灶,采取有效、最合適自身的治療方式。
大量研究及臨床試驗證明,惡性腫瘤骨轉移后還可以有很長的生存時間。放療是目前最有效、最經(jīng)濟的骨轉移治療手段,可以控制疼痛、減少骨折風險、提高生存率。脊椎、股骨等負重骨骨轉移,有并發(fā)病理性、壓縮性骨折的危險,脊椎骨轉移壓縮性骨折可導致脊髓壓迫及截癱,一旦出現(xiàn),病人生存質量明顯降低,生存時間明顯縮短。及時對負重部位骨轉移灶進行放射治療,可減低病理性骨折的危險。治療后,照射部位局部止痛有效率約為80%~90%。
有些患者聽到放療就非常害怕,認為好壞細胞一起“殺死”了。其實并非如此,放療是目前副作用最小的腫瘤局部治療方法,一些90多歲的高齡患者都可以順利完成。放療也可以結合化療、靶向藥物、免疫藥物等同步治療腫瘤骨轉移。要相信醫(yī)生,通過治療可以切實延長生命、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