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積鵬
(甘肅省永昌縣畜牧獸醫站,甘肅 永昌 737200)
多次召開專題會議,認真學習貫徹國家和省市生豬穩產保供重要指示精神,研究部署生豬穩產保供工作,進一步強化責任落實,努力做好穩定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應各項工作,同時安排專人負責生豬生產檢測預警,每月對全縣生豬養殖場生產情況進行跟蹤監測,對新改擴建規模養殖場進行跟蹤調度;及時對2個生豬出場價格監測點和1個豬肉零售價格監測點實行價格周監測,密切關注生豬市場價格變動情況。
一是嚴格按照《甘肅省畜牧獸醫局關于開展生豬規模化養殖場補助項目摸底工作的緊急通知》,篩選出符合補助要求的9家生豬規模化養殖場(戶),申請財政補助2 198萬元,項目全部建成后預計生豬年出欄35.37萬頭,能有效保障永昌縣的市場豬肉供應。二是積極向上爭取資金,實施標準化規模養殖場項目,改擴建標準化豬舍并配套相應附屬設施。三是落實貸款貼息政策,為符合條件的豬場流動資金貸款利息補貼5.54萬元。四是全力推動生豬政策性農業保險,已承保縣域能繁母豬1 287頭、育肥豬4 153頭,并為174個養殖場(戶)372頭生豬理賠37.2萬元。五是開通了仔豬及冷鮮豬肉產品運輸“綠色通道”,對運輸車輛免收通行費用。六是對全縣登記在冊享受國家定期撫恤補助的優撫對象、城鄉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和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發放價格臨時補貼。七是開展政府儲備凍豬肉投放工作,將上級分配的凍豬肉全部投放市場,基本滿足節日期間市場需求,起到了平抑豬肉市場價格的作用。
嚴格排查監測、生豬調運、監督管理、消毒滅源和宣傳告知等各項防控措施,下發了永昌縣非洲豬瘟防控“一對一”監管人員安排表。對轄區內符合條件的生豬運輸車輛進行備案,對生豬屠宰場、生豬販運戶和生豬養殖場(戶)嚴格檢查,并發放宣傳材料,在新型媒體平臺對非洲豬瘟防控進行宣傳告知,全面禁止泔水飼喂生豬;對生豬定點屠宰場強化落實“一日一清洗、一日一消毒”制度,對養殖場(戶)實行定期消毒制度,監督指導生豬定點屠宰企業按照“頭頭采、批批檢、全覆蓋”的原則開展非洲豬瘟自檢工作。
結合永昌縣“大型招商活動”,積極吸引天康農牧、逸誠創信、牧然畜牧等公司在永昌落戶,積極推進大型生豬龍頭企業建設進度,保證永昌縣生豬養殖數量穩步增長,緩解市場供應壓力。調動中小養殖場(戶)生豬養殖積極性,宣傳生豬飼養政策、養殖技術、疫病防控等政策措施,進一步增強生豬養殖和生鮮豬肉經營戶的法制觀念和責任意識,并通過新媒體向生豬養殖戶發布市場信息,拓展銷售渠道。
落實生豬養殖扶持政策,對生豬養殖場(戶)采取一對一服務,引導合理調整生產結構,指導養殖戶提高生物安全防護水平和飼養管理水平,不斷提升市場風險規避能力。
一是綠康、逸誠創信2家規模化豬場新建項目因選址等問題影響,建設進展緩慢,目前仍未按照原定計劃投入生產。二是散養戶養殖意愿不強。受資金和設施設備的限制,加上散養戶承擔風險的能力較弱,散養戶不敢貿然擴大養殖規模,擴群愿望不強烈,大多仍在觀望狀態。三是根據農業農村部屠宰環節官方獸醫檢疫監管制度要求,屠宰企業需配置與屠宰量相應的官方獸醫人員,全縣2個生豬定點屠宰企業抽調的官方獸醫大部分為鄉(鎮)獸醫站人員,官方獸醫嚴重不足。四是疫病防控任務艱巨。因目前還沒有特效疫苗,只能通過落實門禁制度、加強消毒、嚴控飼料、排查監測、嚴格調運等傳統的措施進行防控,非洲豬瘟防控任務艱巨。
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及省市關于生豬穩產保供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實增強“非洲豬瘟”防控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和危機感。嚴格按照省、市統一安排部署,壓實責任、強化措施、嚴防死守,堅決防范“非洲豬瘟”疫情流入永昌縣。
以甘肅天康農牧科技有限公司30萬頭標準化生豬養殖場等項目建設為支撐,積極爭取項目資金,強化協調服務,推進逸誠創信、牧然畜牧等重點項目盡快投產運營,進一步促進全縣生豬產業健康、綠色、穩步發展。
進一步健全生豬養殖、防疫、消毒、檢疫檢測、糞污處理、病死畜無害化處理等各項管理制度,嚴把檢疫“三關”(產地檢疫、屠宰檢疫、活畜禽調運監管),強化疫病診斷檢測,把疫病防控工作抓實落細,抓出成效。
持續強化基層防疫隊伍建設,加強對鄉(鎮)和村級動物防疫人員的專業技術培訓,提高專業技能素質,進一步健全完善縣、鄉、村三級動物防疫網絡,切實解決基層動物防疫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積極提升基層動物防疫業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