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軒宇,劉波
(中國石油集團渤海石油裝備制造有限公司遼河熱采機械制造分公司,遼寧 盤錦 124209)
油田高含水油污泥是指含油污水儲存和處理過程中產生、未經脫水處理、含水率高達85%以上的油污泥,其成分極為復雜,其性質表現為油水密度差小、黏度大、比阻高、穩定性強,難過濾、難破乳、難脫穩。高含水油污泥處理技術雖得到了快速發展,但脫水效果差仍是油泥處理處置的瓶頸,而解決油污泥脫水的關鍵在于調質脫穩。目前,油污泥調質脫穩方法主要有氧化、破乳、絮凝、微乳化及萃取等,上述方法均能實現調質脫穩,但萃取、破乳和微乳化法藥劑消耗量大,氧化法選擇性差且有一定安全風險,絮凝法則不能有效回收油,幾種方法組合雖能實現脫穩和回收油,但工藝流程復雜、投資大、運行成本高。
水熱法高含水油污泥處理技術是指在一定溫度、壓力條件下,密閉加熱并閃蒸,實現油污泥絮體破解脫穩和礦物油回收的調質脫穩技術,已廣泛用于污泥脫水預處理,在油污泥脫水預處理方面也開展了實驗研究,且取得了較好效果。
含油污泥卸入流化罐預熱,預熱后輸送到反應裝置內,同時藥液進入反應裝置,蒸汽加熱,反應裝置反應完全后,物料被壓入閃蒸罐,水蒸氣冷卻成水與不凝氣分離,不凝氣體被吸收。物料經過冷卻后進入脫水設備進行脫水處理,脫水后物料進入干化機進行低溫干化處理,最終實現出泥含水率≤30%。
實驗裝置由十個主要單元:加熱單元、水熱單元、脫水單元、干化單元、尾氣處理單元、自控單元、監控單元、水冷卻單元、供配電單元和附屬單元組成。
(1)加熱單元:自來水經過軟化處理后進入蒸汽發生器輸出高溫高壓蒸汽,為裝置提供熱源并可實現設備清潔吹掃功能。
(2)水熱單元:是指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力下,將污泥在密閉的容器中加熱,使污泥絮體發生一系列物理化學變化的預處理過程,水熱處理后利于后續脫水處理。
(3)脫水單元:污泥脫水過程實際上是污泥的懸浮粒子群和水的相對運動,本項目采用機械法脫水以實現經水熱處理高含水油泥脫除游離水。
(4)干化單元:在密閉干化倉內吹入低溫干燥空氣與污泥對流,通過濕度交換原理將污泥中的水分帶出。濕空氣經除濕烘干后循環使用。利用熱泵原理回收水分凝結潛熱用于加熱干燥空氣。干化單元將高含水油泥脫水至≤30%。
(5)尾氣處理單元:油污泥高溫熱水解過程中可能會產生惡臭味熱解氣,同時,有機物中的易揮發組分在高溫環境下會揮發出來,主要以氫氣、一氧化碳、甲烷和低組分烴類等有機可燃氣體為主,需對該氣體進行有效處理,方可排放。本項目擬采用吸附技術處理,對廢氣中的有機組分去除效果較好,工藝簡單。

圖1 油田水熱法處理高含水油污泥裝置流程圖
主要包含主體撬塊(流化罐、反應裝置、吸附罐及儀表管路)、離心干化撬塊、油水分離撬塊及控制設備。
自動控制系統以PLC為控制核心,通過采集現場溫度、壓力、流量、物位參數,轉換為電流信號傳入PLC系統,PLC通過邏輯編程實現對系統的溫度、壓力的調節控制;確保系統按預定設計方案實現邏輯啟停、報警及聯鎖保護功能。
裝置主要運行參數包括油泥加量、反應溫度、停留時間、干燥能耗等,由于設備處理能力與停留時間相互關聯,試驗主要考查處理溫度、停留時間、加熱功率等參數的組合。
另外,分析廢水、廢氣等指標,綜合評價裝置性能。
實驗現場能夠獲得多種物料的處理效果,選擇兩種典型物料污水站油泥、聯合站油泥,實驗優化不同油泥的最佳處理條件,獲取最佳處理條件下的排渣含油率、含水率,不凝氣產率、設備能耗等。
(1)高含油油泥(含油率≥3%):熱水解-離心-干化。(2)低含油油泥(含油率<3%):離心-干化。
本實驗研究對污泥含油率、含水率進行取樣分析。對不凝氣成分分析需將不凝氣用取樣袋收集,送外單位檢測分析。實驗過程中實驗數據需詳細記錄,待實驗完畢后做系統分析。
取樣:取樣口,取樣時間/頻率,取樣器材計劃。
檢測分析:樣品名稱,分析項目,分析方法名稱,分析器材計劃。
送檢:樣品名稱,數量,分析項目。
分別對油泥樣品、污水、污油進行基本性質的檢測,以便于調整工藝參數優化工況條件,對含水油泥處理裝置處理效果作出評價。

表1 樣品檢測指標與方法
高含水油污泥經過水熱處理后液化非常顯著,由無流動性的膏狀變為流動性強的液態,靜置至常溫后呈油-水-泥三相分離狀態,黏度大幅降低,并有一定量不凝氣產生;進一步脫水處理后,有大量水脫除,殘余固相呈灰色塊狀。

圖2
高含水油污泥處理前疏松,粗糙多孔且孔大,而水熱處理后絮體結構破碎,水析出,輕質油揮發,油泥經過擠壓脫水處理后變得致密緊湊,孔變少變小,140℃和160℃區別不大,但180℃時雖仍平滑,但凹凸不平且孔變大變多,可能是部分重質組分發生了熱水解,油泥表面由光滑變得稍粗糙。
經過水熱處理后,膠質和瀝青質均有去除,瀝青質輕質化顯著,減少了72%,膠質和瀝青質合計去除了38%,可能是油泥中膠質和瀝青質部分發生熱水解致含量大幅降低,破壞了油泥的穩定性,利于后續脫水和干化處理。
油污泥水熱處理后,再采用低溫干化處理,與直接熱干化能耗對比,可節能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