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德國特約記者 李勇 青木 ●本報記者 李雪 ●柳玉鵬 任重

“中國有一個總體目標……成為世界最強大的國家。這不會在我的眼皮底下發生,因為美國將繼續發展壯大。”當地時間25日,在上任以來的首場記者會上,美國總統拜登用了很長篇幅談論對美中關系的看法。拜登重申不尋求與中國對抗,但會與中國激烈競爭。除了加大對美國科技和基礎設施投資,拜登阻止中國超過美國的“秘訣”還包括“重建聯盟”以及在人權問題上挑戰中國等。后兩條正是華盛頓近來出擊的重點,從張羅“四方安全對話”首次視頻峰會,到國務卿布林肯先后訪問日韓和歐洲,再到伙同英國、加拿大及歐盟以所謂“新疆人權問題”為由推出對華制裁措施,美國的動作多得令人眼花繚亂。這些拉幫結派和揮舞大棒的做法,怎么看都不像“競爭”那么單純,至少不是光明磊落的公平競爭。拜登所倚重的盟友們對華盛頓并非沒有提防,在他25日參加完歐盟視頻峰會后,德國總理默克爾直言,歐盟的對華政策同美國并非一致。美國的眼睛緊盯中國,中國的眼界要開闊得多。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26日表示:“中國的目標從來不是超越美國,而是不斷超越自我,成為更好的中國。”
花近十分鐘談與中國競爭
路透社報道稱,拜登25日表示,他將阻止中國超越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誓言要加大投資,確保美國在世界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之間的競爭中取勝。美國不尋求與中國對抗,但將會與中國激烈競爭。“中國有一個總體目標,我不批評他們的目標,但他們旨在成為世界領先的國家,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拜登說,這在他的任期內不會發生,“因為美國將繼續發展壯大”。報道稱,拜登此番論調與其競選言論頗為一致。日前,拜登政府官員同中方在阿拉斯加舉行首次高級別面對面會談。在此期間雙方激烈交鋒,顯示出兩國間的緊張程度。
這是拜登上任以來的首場記者會。按照“美國之音”的統計,在歷時一個小時的記者會上,拜登花了近十分鐘時間闡述他對美中關系的看法。福克斯新聞捕捉到一個畫面:現場照片顯示,拜登手持一張主題為“基礎設施建設”的卡片,上面列了多條發言要點。其中一則要點的第一個單詞就是“中國”,寫著“中國在基礎設施建設上的投入是美國的三倍多”。
美國雅虎新聞網稱,拜登計劃下周公布數萬億美元的基礎設施計劃。他表示,將確保美國增加在有前景的新技術領域的投資,如量子計算、人工智能和生物技術等,其目標是讓美國的研發投資從目前占GDP0.7%左右回升至上世紀60年代占GDP2%的水平。
拜登就“有效應對中國”專門強調要做的三件事。首先是加大對美國工人和美國科技的投資。第二是重建聯盟。他聲稱這并非是反華,但將堅持要求中國遵守所謂“公平競爭”“公平貿易”的國際規則。第三,堅守美國價值觀,繼續對所謂“中國侵犯人權的行為”發聲。拜登還將美國與中俄等國的競爭宣揚成“民主與專制的較量”,美國“必須證明民主是起作用的”。
《華爾街日報》評論稱,這是拜登上任以來就中國問題發表的最廣泛的評論。美國政府已經表示,無論對中國采取何種方式,都將與盟友建立統一戰線。彭博社26日稱,拜登拒絕回答現在是否比上任前更想保留對華關稅。目前,拜登政府在經貿和人權問題上還在維持特朗普的對華強硬路線。
“中國大使:中國的目標不是取代美國。”據CNN報道,拜登講話后,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接受CNN采訪時做出回應。崔天凱強調,中國的發展目標很明確,就是滿足中國人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國的發展目標不是同任何其他國家競爭或者取代任何國家,這從來不是我們的國家戰略。崔天凱表示,對中國來說,公開、公平競爭不是問題。實際上,中方非常支持這樣做。但問題是,中國企業受到了歧視和不公正待遇,有人明目張膽企圖把一切都政治化,民族主義、保護主義侵蝕國際規則,“這種情況下我們怎么開展公平競爭?”采訪中,崔天凱還當場批評CNN對中國新疆的錯誤報道“不道德”。
華春瑩26日在記者會上表示,不存在美方要求中方遵守國際規則的問題。世界上只有一個體系,就是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只有一套規則,就是以聯合國憲章宗旨為基礎的國際關系基本準則。在遵守國際規則方面,中國是模范生、優等生,而美國恐怕是差等生,這是公認的。
默克爾:歐盟同美國并非完全一致
“作為總統,拜登公開說出類似不讓中國超越美國這樣的話,說明他有些心虛和擔心,美國的自信已經大不如前。”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信強26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拜登如何能夠做到不讓中國超越美國呢?擺在面前有兩條路,一是兩國之間各憑本事,開展良性競爭;二是美國對中國使絆子、下黑手,自己發展不起來,也決不允許你發展。而現在來看,拜登政府的很多做法跟特朗普有點像,一方面想方設法維護自身優勢,另一方面又不停地用各種手段遏制中國崛起。
環球時報2021-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