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紅艷 白玉娜
(延安市中醫醫院,陜西 延安,716000)
慢性萎縮性胃炎是臨床常見的疾病類型,隸屬于消化內科。該病的病因相對復雜,且具有病程長、易復發等臨床特點,嚴重影響著患者的身心健康,讓患者的生活質量大打折扣。臨床研究發現,慢性萎縮性胃炎主要由幽門螺桿菌感染所引發,因此,通過針對性的治療和護理,大部分患者可以獲得良好的預后。在具體實踐中,有效的護理干預成為了改善患者病情和生活質量的關鍵。在本次研究中,探討了優質護理在慢性萎縮性胃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以及對生活質量的影響,作如下報道。
選擇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間手指的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79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對照原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39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7例,年齡分布在22-71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5.55±5.35)歲,體質量分布在51-82kg,平均值為(61.94±6.79)kg,病程分布為1-5年,平均病程為(2.44±0.48)年。觀察組40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齡分布在20-7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6.17±6.15)歲,體質量分布在48-86kg,平均值為(62.81±7.19)kg,病程分布為1-5年,平均病程為(2.62±0.45)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案,觀察組采用優質護理方案,具體包括:(1)心理護理: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在具體生活中常常會伴有胃痛、胃灼熱、消化不良等體驗,也會因為這些不適而導致其他的負面情緒,因此,給予有效的護理,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護理人員需要耐心解答患者的問題,向患者耐心解釋疾病的成因以及注意事項等,并通過成功案例介紹來為患者建立治愈的信心。(2)飲食干預:具體到患者的飲食問題,在患者住院期間,護理人員應該為患者制定詳細、科學的飲食干預計劃,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減輕胃腸道的刺激作用。(3)健康教育:在患者服用藥物期間,需要告知患者藥物治療的原理和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等,提升患者的治療依從性。
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以及生活質量情況。護理效果的評價指標包括胃炎炎癥消失時間、黏膜恢復正常時間以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生活質量評價采用生活質量核心量表(QOL-C30)進行操作。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數據進行分析,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胃炎炎癥消失時間、黏膜恢復正常時間對比詳見下表1。

表1 兩組患者胃炎炎癥消失時間、黏膜恢復正常時間對比
2.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詳見下表2。

表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2.3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對比詳見下表3。

表3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大量研究[1-3]表明,對于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在常規護理干預的基礎上,開展優質護理,既可以明顯改善患者的臨床療效,也可以改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臨床實踐意義突出。優質護理的實施,通常包括健康教育、心理干預、藥物干預、人文關懷等方面,減輕了患者對疾病的無知和錯誤認識,提升了患者的依從性,同時也提升了患者治療期間的舒適程度,調動患者的主觀能動性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從而加速康復過程,提升患者治療后的生活質量[4]。在本次研究中發現,實施優質護理的觀察組在胃炎炎癥消失時間、黏膜恢復正常時間方面明顯優于對照組,在不良反應發生率方面明顯低于對照組,在生活質量評分方面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由此可見,優質護理用于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的護理實踐后的效果十分顯著,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