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瑞玲,劉金云,崔生玲
(1.靈武市動物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751400;2.寧夏回族自治區獸藥飼料監察所 750011)
非洲豬瘟具有很強的傳染性,生豬一旦被感染很容易發生死亡。非洲豬瘟在我國暴發后,國家非常重視非洲豬瘟防疫體系的建設。為了避免非洲豬瘟疫情再次暴發以及避免養殖戶的養殖效益受到損害,國家開始投入大量的資金大力支持防疫體系的建設。在防疫體系的建設實踐中,不僅要在城鄉間建立聯動防疫機制,還應不斷提高基層防疫體系的建設水平[1]。
由于生豬養殖不可能像工業產業那樣形成一個專門的聚集園區,因此生豬養殖戶的養殖場所較為分散。在城鎮周邊不僅大型的生豬養殖場無法做到成片管理,農村的零散養殖更無法進行充分地監管工作。另外,零散養殖的小豬場一旦暴發非洲豬瘟疫情后,很容易將病毒傳染給大型養豬場,從而導致非洲豬瘟連續暴發。雖然國家大力支持動物防疫工作,相關部門也展開了詳細的工作部署。但是,農村地區的養殖分散,且養殖戶對非洲豬瘟的防范意識薄弱,再加上各村防疫人員與上級防疫部門的聯動較少,導致非洲豬瘟聯防機制依然存在著無法持續聯動的問題。
首先,基層防疫隊伍建設不完善,對于鄉鎮以及農村的防疫人員的指導工作不夠全面。其次,地方財政對于鄉村的基層動物防疫隊伍的工作經費落實不到位,致使基層防疫隊伍工作力量較低。另外,基層農村的基礎設備老化陳舊的問題依然沒有得到徹底地解決,致使農村基層防疫人員在工作時既缺少資金支持,也缺少專業的設備支持,導致基層防疫隊伍無法真正落實上級下達的防疫任務。
目前,寧夏地區在大力推進防疫體系建設中,創建了“產、加、銷”一條龍的生豬市場經營防疫體系,確保了寧夏生豬市場的健康發展。寧夏地區不僅在多個環節嚴格把控生豬流轉的防控工作,也在境內設立了全面的防疫機構、服務機構以及非洲豬瘟防控涉及的相關企業等組織機構已經達到了數百家。但是,要建立完善的防疫體系,必須將基層的防疫工作落實到位。本文通過對基層防疫體系構建過程中的相關問題進行分析,提出了以下幾點具有針對性的優化策略。
各級防疫部門要重視基層防疫隊伍的建設,建立完善的城鄉村聯動機制。在建設基層防疫隊伍時,不僅要讓基層防疫人員在崗在位,還要嚴格監管基層防疫工作是否落實到位。在基層隊伍建設中對于存在的頂崗、占位的現象,要進行嚴格的審查和處理,打造實實在在的防疫隊伍。對于空缺編制的要及時補充專業技術人員,確保市、縣、鄉三級防檢疫人員定員到位。要減輕基層畜牧獸醫人員的工作負擔,原則上不安排其他工作,讓基層畜牧獸醫人員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畜牧獸醫工作中,沒有后顧之憂。針對基層隊伍的建設中人員技術問題,相關部門也要進行嚴格的審核,禁止不懂技術的人員混入防疫隊伍[2]。
基層非洲豬瘟的防疫工作離不開大量的資金支持,政府應積極協調財政部門成立專項的基層防疫資金。由于農村生豬養殖戶的位置較為分散,這種情況給基層防疫人員的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導致防疫人員時常奔波、工作量較大。因此,為了激勵基層防疫人員的工作熱情和責任心,有關部門應對基層防疫人員進行交通補貼,免除基層防疫人員的后顧之憂。其次,有關部門還應將基層防疫站老舊的設備進行更換,以便順利開展基層防疫工作。
針對農村的零散養殖場的日常監管工作,縣級防疫部門應實行劃片包村的模式進行管理、排查。在防疫工作中要進一步細化明確責任,建立分片包村包場排查機制。每個包片責任人都要建立詳細的排查臺賬,做到心中有數,每個責任人和所負責的區域要相對固定,便于及時掌握情況。每個養殖場戶都要明確排查報告員,每天向包片責任人報告情況。另外,包村基層防疫人員要在走訪排查的過程中,將非洲豬瘟的防疫知識傳達給養殖戶,提高養殖戶的防范意識。基層防疫人員還應積極了解每個養殖戶的養殖情況、消殺情況以及是否了解非洲豬瘟相關的知識。在深入走訪的過程中,要建立屬于自己的工作日志或養殖戶情況記錄手冊,幫助上級防疫部門能夠快速掌握各村的養殖情況,從而促進非洲豬瘟防疫體系的統籌規劃工作的進一步實施。
綜上所述,建設完善的寧夏非洲豬瘟防疫體系必須落實到基層工作中。在建設基層防疫體系的同時,增強對基層非洲豬瘟防疫體系中的設備支持和人才培養。在此基礎上,引導養殖戶樹立針對非洲豬瘟的防范意識,從而降低養殖戶因非洲豬瘟造成的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