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寧霞
(陜西省丹鳳縣龍駒寨街道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 726200)
非洲豬瘟是由非洲豬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烈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該病季節性不明顯,發病迅速,病死率高,嚴重危害著養豬業。當前,非洲豬瘟病毒已在國內定植并形成較大污染面,疫情傳入和傳播渠道多,疫情防控形勢復雜嚴峻,疫情發生風險依然很大。所以,做好非洲豬瘟防控工作,是實現生豬生產恢復和畜牧產業目標如期實現的關鍵。
非洲豬瘟防控要認真貫徹“加強領導、密切配合,依靠科學、依法防控,群防群控、果斷處置”的防控方針,落實“早、快、嚴、小”的工作要求,繼續開展非洲豬瘟專項監測排查行動、餐廚廢棄物處置專項整治行動、生豬生產穩定健康發展行動和豬肉供應保障行動等非洲豬瘟防控“四大行動”,以消滅傳染源和切斷傳播途徑作為防控非洲豬瘟的主要措施和關鍵手段,切實做到“滅、查、限、禁”,以維護養殖業生產安全、動物產品質量安全、公共衛生安全為出發點,努力實現非洲豬瘟疫情不傳入、不發生的工作目標,全面打好非洲豬瘟防控殲滅戰、持久戰。
目前,全世界尚無有效疫苗和藥物用于預防和治療非洲豬瘟。近兩年來,在我縣雖然將非洲豬瘟防控工作放在畜牧業發展的首位,但由于脫貧攻堅的重要性,大量的畜牧技術干部又不由自主地投身到脫貧攻堅的行列中去,疑似非洲豬瘟(或稱混合高燒癥狀)不時在我們的身邊出現。不管怎樣講,損失最大的還是養殖戶和農民,現一斤毛豬市場價每千克31元,損失一頭100kg的育肥豬,就損失3100元(其中成本:仔豬1200元,飼料1000元)。截止目前:一是國家沒有研制出非洲豬瘟疫苗。二是沒有研制出對癥專用藥物,致使廣大養殖戶和散養戶整日提心吊膽,養豬的熱情不高,積極性不大,大大阻礙了我縣畜牧產業的發展,致使豬的飼養量大幅下降,豬肉價格飆升居高不下,本縣豬肉供不應求。
我作為一名戰斗在畜牧工作第一線的普通技術干部,也只能盡力而為,盡量讓養殖戶的損失降到最小程度。
非洲豬瘟是以接觸性傳播為主,以空氣傳播為副的傳播特點,非人畜共患傳染病,為切實做好非洲豬瘟防控和徹底消滅工作,保障我縣生豬產業健康持續發展,依據今年來防控工作開展實際,特提出以下措施。
4.1 設立檢查站杜絕傳染源:在跨縣主要路段常設檢查站,杜絕疫情傳入,檢查人員要技術熟練,履職盡責。
4.2 嚴禁從非洲豬瘟疫區調運生豬及其產品,種豬、商品仔豬經非洲豬瘟檢測報告和檢疫合格證明可以調運流通。引進后必須實施落地報備和檢疫,并留觀15~20d。
4.3 嚴格落實病死豬無害化處理措施。養殖場(戶)一旦出現病死豬要嚴格進行無害化處理,同時定點生豬屠宰場的殘留物也要進行無害化處理。嚴禁病死畜禽隨意拋棄行為,一旦發現,嚴肅處理。
4.4 疑是病例撲殺或死亡后,要認真落實無害化處理??拥兹鰺龎A,死豬表面撒柴油焚燒,深埋結實,嚴禁事后非法出售,或野狗偷吃,出現尸體、尸骨漏出地面。
4.5 養殖場必須做到以下防控:
一是嚴格隔離,切斷傳染源。在做到場內所有豬程序化防疫的基礎上,嚴禁外來車輛靠近養殖場。
二是嚴禁未消毒的人員入場。養殖場實行封閉式管理,禁止外來人員(特別是生豬販運人員或承運人員、保險理賠人員、獸醫、技術顧問、獸藥飼料銷售人員等)進入養殖場。若必須進場,經同意后按程序嚴格消毒后進入。
三是入場消毒池內消毒燒堿必須按比例投放。場外圍3m內5日消毒一次,場內4日消毒一次。并做好每次消毒的檔案記錄。定期開展消毒滅源,嚴禁使用餐廚廢棄物(泔水)飼喂生豬。
四是場內工作人員盡量不和外界接觸。養殖人員不到其他養殖場串門,從高風險場所回來后應隔離(建議2~3d),隔離期間淋浴、更換衣服和鞋、消毒,注意清洗頭發、剪指甲,方可進入生產區。
五是嚴格養殖生產管理。豬群實行批次化生產管理,按計劃全進全出,并確保棟舍有足夠時間徹底清洗、空欄、消毒、干燥。也可在飼料中添加提高免疫、抗菌消炎等作用的中草藥。如增強免疫力中草藥配方:黃氏30g、二花20g、連翹30g、板藍根50g、牛蒿子30g、竹葉5g、荊芥5g、黃芩20g、梔子30g(本方可供體重100kg的育肥豬三日使用,研成粉劑加入飼料中使用),此劑量是預防,且有較好的預防效果。
六是嚴格售豬管理。禁止生豬販運人員、承運人員等外來人員,以及外來車輛進入養殖場。
七是一旦發現臨床疑似病例,禁止治療和解剖病死豬,應立即上報并采樣進行非洲豬瘟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