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夢婕
(陜西省延安市黃陵縣畜牧獸醫服務中心 727300)
動物衛生安全涉及動物疫病風險評估分析、疫情監測預警、疫病的預防、控制與撲滅以及動物、動物產品檢疫,殘留檢測與控制和定點屠宰監督管理等多個方面的工作,落實動物衛生安全保障工作是推動我國畜牧養殖業良好發展的必要條件,同時也是確保人民群眾動物食品安全的重要環節。
當前動物疫病風險的主要來源包括以下兩方面:
環境污染:主要指通過水、飼料、土壤、空氣等環境條件中的有害物質或細菌、病毒、寄生蟲傳播并引發動物疾病,常見污染來源有工業三廢、化肥、農藥、飼料中的有害物質以及生活垃圾中的病原微生物等。
劣質飼料:指因飼料質量或配方不合理而引發動物疫病。例如,飼料原材料受污染、飼料儲存不當變質、飼料中違規添加劑或營養成分缺乏等。
在動物衛生安全工作中,對于動物疫病風險進行有效評估和分析能夠為相關工作的開展提供良好的方向指導與決策參考,相關單位必須要結合相關法律規定以及實際情況,通過分析當地畜牧養殖規模、種類以及飼養環境、飼料選擇等情況,加強對相關動物疫病風險的檢測、預警和控制,將動物疫病的發生最大程度上扼殺在搖籃中,確保當地畜牧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基層畜牧獸醫工作是以預防和減少動物疫情的發生,控制疫情傳播,保證養殖戶的經濟效益和我國畜牧業的發展作為主要目標的一項工作,其主要內容包括了動物健康體檢、記錄當地的動物健康狀態、重點檢查和監控容易發生的疾病和容易患病的動物、督促養殖戶進行動物疫苗接種、對動物疫病進行治療、防止疫情擴散以及針對動物疫情展開相關科研工作等多個方面。
在防疫檢疫工作的開展過程中,為了及時的發現并解決疫情,將其控制在非常小的效果范圍內,最大程度上降低危害和損失,則必須要重視產地檢疫工作的開展,以檢促防。相關單位要通過直接、深入的對基層養殖場情況以及疫病發生與流行狀況進行了解和掌握,對養殖場、屠宰場等場所加強定期或不定期的檢查,通過檢疫環節及時發展當前防疫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監督養殖場完善防疫措施執行、設施建設,做好動物疫苗接種,提高防疫意識。
為了最大程度上保障人民群眾健康,保障動物食品安全,除了動物防疫和產地檢疫工作開展以外,還要對動物產品最終銷售環節加強監督和監管。相關單位要聯合食藥監、公安部門等加強對動物產品的市場流通環節的排查整治和檢疫,通過對市場中的動物產品進行定期、不定期抽查檢驗,加強對銷售企業或者個人的監督力度,確保其交易記錄登記齊全,對于來源不明、養殖檔案不全、藥物使用情況不明的動物一律不得開具檢疫合格證明,并對銷售、加工、經營病死禽畜的違法行為進行嚴厲打擊。
為了保障動物的健康成長,保證養殖戶的良好效益,在動物養殖過程中通常會選擇將藥物或添加劑拌入飼料內進行喂養,動物體內則必然會有少部分藥物的殘留。再加上養殖環境污染等因素的影響也會導致動物體內殘留一定的有害物質或病原體,因此加強對動物產品的殘留檢測與控制也是動物衛生安全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我國對于動物產品中的藥物、物質殘留有著明確的標準和規范,部分殘留物質處于允許范圍內通常認為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還有部分藥物或有害物質則是我國明確要求零檢出,如瘦肉精、三聚氰胺等非法添加物。
在當前動物產品殘留檢測和控制工作中,部分基層地區由于受到經濟、人才等因素限制,部分先進、快速的殘留檢測技術尚未得到良好推廣應用,部分檢測指標沒有明確落實。針對這些問題,相關單位需要積極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自身檢疫檢測技術水平,加強資金投入,保障檢測項目逐一到位,不留空項,同時結合相關控制、處理措施,對殘留超標的動物產品進行集中統一銷毀,對相關責任單位或個人進行處罰。
動物疫病風險評估、動物防疫、產地檢疫、動物產品檢驗、殘留檢測與控制等相關工作是動物衛生安全保障中的重要環節,是推動我國畜牧養殖業良好發展和保護人民飲食安全的重要力量。動物衛生服務相關單位要在現有動物檢疫防疫機制措施基礎上,結合我國畜牧業發展需要、動物疫情發展情況不斷進行優化和完善,落實事前規范、事中抽查、事后管理的全方位監管體系,從而為動物衛生安全的保障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